|
网络空间的“文化休克”与文化认同: 基于中国留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生命故事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世纪潮一代”的网络社会资本重构:对比在英流寓华人Facebook和微信的数字化融入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反思传播学”专辑评论赠书活动结果揭晓!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李金铨:“媒介专业主义”的悖论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JOC主编Silvio Waisbord:后学科状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继续研究?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刘海龙 | 传播中的身体问题与传播研究的未来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韦路 | 中国传播学研究国际发表的现状与反思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赵心树 | 选择螺旋——一个传播学大理论、元理论、预测理论和预设理论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张志安 | 大数据与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想象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张涛甫 | 影响的焦虑 ——关于中国传播学主体性的思考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评论赠书 | “反思传播学四十年”特别活动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喻国明:传播学的学术创新:原点、范式与价值准则——在“反思传播学圆桌论坛”上的发言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杨国斌 | 转向数字文化研究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吴予敏 | “重构中国传播学”的时代场景和学术取向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龙强 吴飞 | 认同危机与范式之惑:传播研究反思之反思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史安斌|政治传播研究的“行省化”: 理论反思与路径重构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邵培仁 | 携手共同构建人类整体传播学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邱林川 | 多元、对话与有机的传播研究:基于2018年JoC新酵母专刊的反思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潘忠党 | 走向反思、多元、对谈的传播学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
|
胡翼青|显现的实体抑或意义的空间: 反思传播学的媒介观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6 年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