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e170516 —
目标越清晰、越多事件完成率就越高吗?你也许有会有个答案,也许拿不准,但这都没关系。更关键的是,你要有一种思维,如何去寻找更靠谱的知识来源,并如何利用这知识来源去探索、解答你的问题——
今年初,给新精英古典老师帮忙策划专栏时,跟他探讨过一个问题:「清晰具体的目标」到底算不算是一种克服拖延的好办法?
古老师在助人领域耕耘十余载,比我更早,所以我们都很清楚这个尴尬的事实:合理而清晰具体的目标有时候能立刻让你行动起来,立竿见影;但也有些时候,你压根定不出来这种目标,因为你得先懂得某个领域,才能定出高质量目标。目标「不是你想定,想定就能定」好吗?很多人本该及早行动,却把时间拖延在了确定完美的目标上。也有的人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强行定目标,效果似乎也不怎么好。这是我俩共同的感受,于是我们想到了同一个点子:查文献!毕竟,PDF 是谎话最少的文件格式。
然而……作为公众号作者,很不愉快地承认,其实还有三句话:
文献查阅的总体结果是:具体清晰的目标,曾经是目标达成领域的「政治正确」,很少有人质疑。它也确实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研究者们已经开始关注它的副作用。
一种值得推荐的基本方法
怎样达成目标是目标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它跟动机心理学往往分不开,所以我们一般称之为「动机与目标心理学」。在这个领域,很多研究者发现,设定具体清晰的目标,的确能提高达成率,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基本方法。
为什么只要具体清晰,就有用呢?想想看,如果你的目标是考出80分,那么79分就不能算达成;要减掉15斤体重,只减了14斤也不能让你满意。 清晰的目标可以斩断后路,免得我们用「尽力而为」这样的说法来麻痹自己。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很像是已经尽力而为了。
怎样才算具体清晰呢?一个常用的标准是「SMART 原则」——这是五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至于五个单词究竟是什么,有多个版本的解释。根据英文维基百科,最常见的解释是:具体(Specific)、可量化(Measurable)、可达成(Achievable)、与愿景相关(Relevant)和时间限制(Time-bound)。
如果你的目标已经符合了SMART 原则,这看起来很理想。不过,细想起来,有些时候达到这个条件还真不轻松,比如:
把目标定多高,才能算「可达成(A)」呢?
「量化(M)」的标准是不是合理?
「时间(T)」究竟够不够用?
这些前提,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理清的。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做事,尤其是进入职场的前几年,学习是我们的重要基调,踏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也是常态。
这时如果给自己订立一个武断的目标,为 SMART 而 SMART,可能并不会带来理想的结果。达成目标往往是个有机的过程:你往往需要允许自己做尝试,并获得反馈,几次三番后才能定出心中有底的目标。
目标过于清晰的副作用
你有没有经历过「完美计划」订立后的「完美怠工」? 计划列得棒棒的,看着就开心。可一放下计划,就去做那些丝毫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了。简直匪夷所思。
为什么会这样?可能就是因为你计划太「完美」了,完美到需要你耗尽所有力量才能做到,完美到你自己都不觉得自己能完成。这时,伴随着不确定感,焦虑、压力和恐惧这类负面情绪也陆续驾到,于是你很容易逃避原先的目标。毕竟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挫败感。
这种时候,学习者的姿态和探索性的心态,反而更有利于你放下心理包袱,轻装前行。
就像是一味追求GDP,会导致对其他因素的忽视一样,研究者们发现,设定过于清晰的目标至少有以下四种副作用:
可能让我们视野变窄,忽略视野之外的因素。
可能让我们冒更大的风险,不择手段地追求目标的完成,从而导致潜在的危害。
可能会损害我们身处其中的组织文化。用通俗的话讲,目标让大家变得更加「势利眼」了。
最重要的是,目标有可能会损害我们做事的内在动机,这恐怕是最大的影响。
既然目标可能让我们视野变窄,那么多设置一些目标是不是就好了呢?也未必。
德国心理学家让两百多名中学生在电脑模拟环境中做物理实验,学生们要观察立方体在不同密度液体中的浮沉状况,并总结规律。其中一批学生被设定了更详细、全面的目标,要确定14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另一批的目标没那么详细,只需要确定3组。
实验发现,目标过多的学生,会完全聚焦于解决问题上,一旦达成了某项目标就会迅速进入下一项。对实验中学到的知识,并没有很好地记忆;而目标较少的学生,则能够把实验同时作为两个过程来看待:一个是解决问题;一个是学习。他们会使用两种策略来处理,学习效果更好,而且大脑认知负担反而更轻。
现在,你应该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包括古典老师和安替老师,都推崇每天「三件事」的目标了吧?之所以是「三件」而不是更多件,也因为它可以解放我们的大脑。
所以,如果某件事对你来说,唯一的意义就是结果本身,那你就定各种目标吧,有时你会更快、更准地完成。但如果除了结果以外,你还希望积累一些别的什么东西,滥用目标恐怕不是好事。 目标不妨少而精。过多的目标会占据你的大脑。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过多的目标、过于沉重的目标一塞进脑子,整个人都不好了。
有时,没有目标也无妨
说到底,我们终归是有血、有肉、有缺点的人类。我们跑得再快也比不上高铁,画画再逼真也比不了照相机,就连下围棋都已经不是阿尔法狗的对手了。
这个时代里我们的尊严在哪里?就在于高铁、照相机和阿尔法狗都是我们人类发明的。我们一直提倡, 考虑职业发展时要面向未来,跟机器分工合作,而不是跟机器抢工作,因为你压根抢不过它们。
设定目标,然后一一达成。这在本质上仍然属于机器的工作,适合用在那些有「确定解」的问题上,智力含量并不太高。就像是网络游戏里,如果不是被封号,一个作弊外挂也可以代替你杀怪升级、做任务、长经验。
未来,需要运算、达成目标的工作就交给机器。人类的分工则可能越来越侧重于机器的另一端:诉诸直觉、赋予意义。 这可能会是今后人类和机器友好相处的前提。
总结我的建议: 目标要少而精,抓住重点,解放大脑,减少压力;面对某些问题,或者身处某些阶段,没有明确清晰的目标也不见得是坏事。总之,先接受现实,再图改变。
番外:哈佛大学诅咒没有目标的人吗?
有一项所谓的哈佛大学研究,说3%的年轻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他们成为了社会精英;10%有清晰的短期目标,后来成了专业人士,生活在社会中上层;60%的人目标模糊,一辈子碌碌无为;还有27%的人没有目标,几乎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这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如今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因为根本找不到这项所谓研究的原始文献,更不确定是不是哈佛大学的研究。
即使曾经有过类似的研究,也得出过这样的结论,也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孤证不立。另外,各种以哈佛名义招摇撞骗的说法多了去了。以至于有个耶鲁毕业的小伙伴,不懈地说:也就是他们哈佛,成天爱整这些幺蛾子,我们大耶鲁就靠谱多了。
不过还是要说,本文参考的一篇重要文献,通讯作者恰恰就是哈佛商学院的 Max Bazerman 。看来,哈佛跟不定目标的人并没有仇,它只是又一次替人背锅了。
部分参考文献:
Ordóñez, L. D., Schweitzer, M. E., Galinsky, A. D., & Bazerman, M. H. (2009). Goals Gone Wild: The Systematic Side Effects of Overprescribing Goal Setting.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3(1), 6–16. https://doi.org/10.5465/AMP.2009.37007999
Wirth, J., Künsting, J., & Leutner, D. (2009). The Impact of Goal Specificity and Goal Type on Learning Outcome and Cognitive Load. Comput. Hum. Behav., 25(2), 299–305. https://doi.org/10.1016/j.chb.2008.12.004
本文特别感谢 Psyleaks 和果壳网的 tadayima ,以及 Jeremy Dean 博士,感谢他们在帖子中给予的线索,总有些 html 是靠谱的。另外要说,Goals Gone Wild 这篇文章刊出后,学术界也不乏拍砖争论。所以呢,如果你认同这里的新观点,不妨转发;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纯属胡说八道,也不妨扩散,毕竟,「是中国人就转」嘛。
(PS:除了目标,还有计划。除了计划,还有执行和习惯…目前高地清风老师讲授的有关拖延症和自我管理课程,正在在喜马拉雅FM上线,有兴趣的同学可点左下角「阅读原文」进行免费试听)
(编辑:十三维)
- The End -
↓↓↓ 戳原文,了解如何战胜拖延症与进行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