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为中国医务工作者提供有用、有趣、有态度的医学资讯。“服务医生,改善医疗”是我们的使命。投稿或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drpei  ·  团购 | ... ·  昨天  
医学界  ·  90后三甲医生辞职创业,收入翻了7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涨见识了!这个部位的脑梗死太少见!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 公众号  · 医学  · 2019-06-17 19:42

正文

不想错过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 设为星标


这个部位的脑梗死,症状真不典型!



碌的病房里刺耳的电话铃声响起了,值班医生接起电话,电话那头自报家门,是来自急诊ICU的。


电话里描述:来了一位64岁男性患者,发现意识障碍、肢体乏力4小时。已经急查了头部CT,没有看到出血,可能考虑急性脑血管意外,申请 神内会诊


值班医生挂掉电话,匆忙赶去急诊ICU,经一番询问后病史如下:


  • 患者4小时前在卫生间被发现意识模糊、肢体乏力,无口吐白沫、肢体抽搐。家人拨打120送至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不详。


  • 入院一般查体:体温37.3℃,余无特殊。


  •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灵敏;失语,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双上肢可见自主活动,可见摸索动作;双下肢坠落试验阳性,四肢肌张力增高,感觉检查不配合,双侧病理征阴性。


ICU副主任医生问:“ 这患者考虑脑血管病吗?体温稍有低热,感染也不能排除吧,要不要做腰穿?”


神内医生眉头紧皱,思考着:


定位诊断


失语状态——额颞叶;

双上肢摸索动作——额叶;

双下肢肌力差,肌张力高,病理征阴性——胸髓病变?双额叶内侧面病变?

感觉检查不配合,无法判断有无感觉平面。


定性诊断


患者急性起病,有高血压高危因素,病前无感染诱因,脑血管病可能性更大。

定位定性分析无确切结果,神内医生决定还是先按脑血管病治疗,预约头部核磁,待结果出来进一步考虑。


核磁结果出来了,如图示:



双侧大脑前动脉梗死,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由左侧大脑前动脉发出。


看到结果后,大家都惊讶了——还有此等脑梗死,怪不得症状不典型。


翻阅文献,发现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占所有脑梗死患者中的比例只有0.3%-4.4%,极易误诊为额叶占位性病变、基底动脉闭塞、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 [1]


那么让我们随着文献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种特殊的脑梗死吧!


发病机制


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多与Willis环变异有关,尤其是A1段变异 [2] 。大脑前动脉变异较为常见,为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脑梗死提供了解剖学基础,如累及单侧大脑前动脉常致双侧脑梗死。常见的变异模式有 [1]


  • 单侧大脑前动脉,其变异发生率为0.2%-4.0%;

  • 一侧为主的大脑前动脉,其发生率为2%-7%;

  • 一侧A1段缺失或发育不全,其尸检变异率为10% ,临床仅为1%-2%。


单侧大脑前动脉


MRI对大众人群的研究发现,单侧A1段不发育者达5.6% [3]


在解剖变异的基础上,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的发生机制可能有 [4]


  • 心源性栓塞;

  • 动脉-动脉栓塞;

  • 动脉狭窄导致局部血栓形成;

  • 继发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管痉挛;

  • 动脉夹层等。


临床表现:


双侧大脑前动脉梗死临床表现多样,与额叶联合区、运动性语言中枢、皮质运动区、运动前区、尿便中枢等额叶功能区及胼胝体损伤相关。症状可能有:

  1. 运动障碍:尤以双下肢中枢性瘫显著

  2. 精神症状:表情淡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3. 原始反射释放症状:强握、噘嘴反射

  4. 帕金森综合征

  5. 排尿障碍

  6. 言语障碍


有了这次的经历与学习,对这种特别的脑梗死我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9 , 16(2)

[2] Stroke,1994, 25(6):1279-1281.

[3] Neuroradiology,2006,48(9):647-52

[4]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7 , 14 (1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