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神经时间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注重临床思维养成,注重精彩病例解析,注重最新指南发布。神经时间,注重神经科医生的需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肿瘤资讯  ·  7年OS率89.1%! ... ·  2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及分型... ·  3 天前  
丁香园肿瘤时间  ·  TACE vs. HAIC,肝癌介入治疗怎么选?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神经时间

脑卒中 10 大高危因素的应对方法

神经时间  · 公众号  · 医学  · 2021-03-11 19:59

正文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早期进行脑卒中筛查,及早针对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八+二」项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判定标准




危险分级



  • 具有「八」项脑卒中危险因素中 3 项及以上者,或有「二」中任意 1 项者均评定为脑卒中高危人群。


  • 具有 3 项以下危险因素,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三种慢性病之一者,评定为脑卒中中危人群。


  • 具有 3 项以下危险因素且无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为脑卒中低危人群。





脑卒中危险人群的随访要点



高危人群: 分别在满 6 个月、12 个月时开展 1 次随访。其中,满 12 个月时随访应针对高危人群开展体格检查,血压测量,以及血糖血脂检验,卒中患者应进行 MRS 评估。


中危人群: 依据国家卫生计划委脑卒中防治血压、血糖及房颤指导规范开展综合干预和指导,在满 12 个月时开展 1 次随访,了解并控制其相关危险因素。


低危人群: 予以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并持续开展科普宣教活动。




高危因素的干预要点



01
对于「二」

既往有脑卒中病史及既往 TIA,要积极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控制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在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和 TIA 的二级预防中规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心源性栓塞



动脉狭窄导致的 TIA 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非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或 TIA 的要进行充分评估考虑非药物治疗。



特殊情况下缺血性脑卒中或 TIA 患者的治疗



02
对于「八」

高血压


正常血压高值者(收缩压 120~139 mmHg 或舒张压 80~89 mmHg), 应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并每年筛查高血压。如其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应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 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除应改进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外,应进行持续、合理的药物治疗。


降压目标:



若能有效降压,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均应推荐以降低脑卒中风险。具体药物选择应基于患者特点和药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治疗。


糖尿病


糖尿病的治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