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未尽研究
技术是一种看见自然的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药明康德  ·  死亡风险降低近80%!突破性疗法获FDA优先 ...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航运业年度100】十大人事变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未尽研究

从中美科技巨头的AI差距,看如何为自己创造出资本激励

未尽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5-17 23:56

正文


在美国同行财报高峰的半个月后,本周,阿里巴巴、腾讯与百度相继发布财报,给市场留出了观察对比中美AI差距的窗口。它们的差距会比市值差距更大一点吗?中国三大上市巨头的市值总和,已经不足微软、谷歌、亚马逊与Meta市值总和的10%

在追赶了18个月后,与美国类似,中国大模型终于也轮到基础设施赚钱了。在降价换市场的云端算力全球大甩卖后,阿里巴巴旗下核心公共云产品收入同比两位数增长,AI产品相关收入三位数增长,预计来自外部客户的云收入将在年底重返两位数增长。生成式AI为百度智能云贡献收入占比继续扩大,达到了7%。

而且,推理需求已经真实存在。去年底发布以来,阿里巴巴近1.7万中小外贸商家订购了AI生意助手,发布了上百万商品,搜索量提升近四成。字节跳动将豆包大模型接入了抖音、飞书等业务,日均处理1200亿token文本,但没有公布参数等细节,可能是因为与Tiktok用了类似的推荐算法。百度文心大模型日处理文本2500亿token,日均调用量为去年底的4倍。腾讯已经把混元大模型用在了会议、读书与游戏客服上;这家社交巨头最大的资产是用户时间,AI支持的广告服务的点击率与交易量也在上升。

但市场并没有来得及充分嘉奖这些中国巨头。ChatGPT发布近18个月来,中国科技巨头的市值一直在低位徘徊,只有腾讯最近才实现了“零”的突破,远远不及美国同行。

市值是对未来的贴现。美国巨头已经完成了把业务建立在大模型的基座之上,目前业务与应用也开始牵引大模型的研发从单纯的大语言模型走出来。如多模态推理,更泛用的自然交互技术,即是未来大模型的发展方向之一,也能让谷歌产品,包括软件与硬件,充分调用现有模型的智能。

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大模型技术本身最耀眼的成就,基本上来自初创企业而不是巨头的内部团队。微软投资OpenAI并“收购”了Inflection,亚马逊投资了Anthropic,谷歌让DeepMind整合了谷歌大脑和AI研究部门,只有Meta算得上是完全自己干的,在开源模型领域为巨头们挽回了一点颜面。一定程度上,美国巨头当前的市值是对它们投资的大模型明星初创企业的未来的贴现。

大模型竞争是资本密集型的竞争,更是算力密集型的竞争。初创企业拥有更有利的创新氛围,没有历史包袱,但缺乏资金支撑自己的野心。OpenAI刚成立不久,就发现如果没有每年10亿美元的持续投入,买卡,抢人,与当时最强的谷歌抗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于是奥特曼选择了纳德拉领导的微软作为自己的“摇钱树”。如今它的投入随着扩展定律继续攀升。

美国巨头越来越频繁地在大模型创新中扮演金融资本的角色,甚至让市场有了对泡沫的担忧。它们都在疯狂抢购英伟达芯片,甚至核电站,让AI数据中心扩张满足大模型扩展法则。它们以算力入股,投资收益与公司市值都在迅速膨胀,然后伺机寻求下一轮资本扩展。美国市场的芯片股与电力股等都为此兴奋不已。

巨头在这一轮AI技术变革中,同时发挥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作用。它们拥有算力、业务、场景、用户与数据,它们首先在自身的平台上和生态中建立起大模型经济。而大模型经济否向M7之外大规模扩散,将决定着这一轮AI能否真正产生技术革命的效应。

近一个月国产大模型让市场产生了正在追平美国的印象,很多亮点也来自初创企业。月之暗面将上下文长度扩展至200tokenMinimax出海陪聊应用Talkie日活接近 Character.AI;发布了Vidu的生数科技,提出U-ViT架构比Sora还早;开源模型DeepSeek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让成本降至1块钱百万token输入。

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早期创新生态要更为脆弱。美元基金基本退出了国内的活跃交易,国有产业基金理应重视顶层设计;尚在活跃的本土基金变得现实,要求初创企业很快盈利,或者早早就考虑退出途径。国内科技巨头是最合适的投资者,它们在两次芯片禁令前,抢建了性能强大的算力集群;它们还有大量现金在手。

阿里巴巴已经开始效仿美国同行,大力支持初创企业,至少投出了五家本土大模型独角兽企业。在今年初对月之暗面的10亿美元融资中,阿里巴巴领投的8亿美元中,一半是以云算力的形式出资。据称,这些资金存放于托管账户中,以确保最终转化为阿里云收入。

阿里巴巴的资本正有序向大模型扩展,该公司CEO吴泳铭亲自监督了这几起投资。年初,他在网信办杂志刊文,“将通过开放繁荣的产业生态、稳定高效的算力平台、泛在普惠的智能应用,为加速产业智能化贡献力量。”之后国产大模型就小爆发了。

美国的科技头在用巨额的资本与算力,为自己创造一个未来。最新一个季度,谷歌、微软、亚马逊与Meta的资本开支合计达到了47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月都投了1.5OpenAI15个月之暗面。

人工智能也在通过巨头在海外建立AI数据中心的方式扩散。据fDi Markets的数据,自2020年以来,中国公司已承诺(pledged)海外投入约185亿美元用于数字基础设施,还不到亚马逊一家已部署(deployed)资本的一半。阿联酋的G42,最终选边了美国,而微软的Azure云计算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美国巨头海外数字基建投资

来源:fDi Markets,2024年截至3月。

巨头对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果断下注,与资本市场兴奋,才能把人工智能最终推向广泛的应用,这是一场技术革命的必要条件。美国科技巨头抢购英伟达芯片,18个月内将后者市值最高推升了5倍;还在持续迭代自研芯片,最近一周,苹果发布了TOPS翻倍的M4,谷歌拿出了第六代TPU,微软即将公布Cobalt,它们的半导体合作伙伴也享受到了市场的景气。

从芯片开始完善做强全栈的技术,抓住了技术变革期的本质,让推理服务的成本降下来,并且能进行差异化的产品创新,构建新的增长曲线。面对真正的人工智能创新,没有一家公司有护城河。巨头想守住自己的平台,保住自己的垄断领域,最终会被一场技术浪潮冲击得找不到北。

如今,中国与美国出于不同目的,都不乐意中国巨头继续采购美国巨头的先进芯片,自今年3月缩水版的H20发售以来,中国厂商订购了约40亿美元,低于去年向英伟达下的50亿美元订单。是时候给国产芯片一点兴奋了。

如果说美国巨头发挥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作用,在端到端地构建AI大模型经济的过程中,也撬动了自身市值,这是对驱动技术革命的一个资本激励;那么,中国巨头也需要为自己创造这样一个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