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理想
“看理想”诞生于知名出版品牌“理想国”,以“做出版”的态度,开发视频节目、直播、音频及周边产品等一系列媒介,探寻文化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玄鸟书屋  ·  《道德经》: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 ·  16 小时前  
媒哥媒体招聘  ·  BIGGER ... ·  5 天前  
三表龙门阵  ·  极越崩盘,媒体吃席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理想

刺客信条:士为知己者死

看理想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10-11 12:47

正文



[古今:杨照史记百讲]

《刺客列传》


今日更新

第83期,刺客信条:士为知己者死


豫让是晋人,豫让的时代就是原来的霸主晋开始大乱。


三家分晋的重要的背景是有六个非常强大的士卿,除了后来三家分晋的韩赵魏之外,另外有范智中行。


豫让先是在范跟中行这两个重要的士卿旁边服务过,但是他在范跟中行家不是重要的角色,“无所知名”,没有人认识他们。


智的领导者智伯,有勇力有谋略,他借由自己的势力灭掉了范跟中行。在智伯灭掉了中行的时候,原来服务于中行的豫让就转移到了智伯旁边。转移到智伯旁边之后,豫让的生命有了很重要的转折变化,那就是他得到了智伯的信任。


这个时候晋的主要的士卿的力量就剩下四股,那就是智韩赵魏。


接下来所产生的主要的冲突就发生在智伯跟赵襄子两个人之间。智跟赵水火不容,所以赵襄子就去联合了韩跟魏,如果是单一的任何一家的力量都抵不过智伯,可是三家的力量加在一起之后,他们就胜过了智。所以韩赵魏三家合在一起之后他们就把智伯跟智家给灭掉了。


灭了智伯之后就有了三家分晋的事件。而赵襄子因为一直不断地被智伯欺压,所以他最恨智伯。恨到什么样的程度呢?他到后来灭了智,杀了智伯都没有办法泄恨。


他把智伯杀了之后,还留着智伯的头颅,把智伯的头颅做成了漆器,也就是在他的头颅外面加上了不透水的漆,然后拿智伯的头当酒杯。用这种方式来泄恨。


智伯死了之后,原来在他身边的豫让就逃,逃到了山里面他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史记司马迁告诉我们,豫让自言自语,他的念头是“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这就是人跟人之间最深刻的感情。


然后他说“今智伯知我“。非常关键的一件事情是”智伯知我“,今天智伯死了,我只剩下一件事情,我非做不可,我要为他报仇而死!


这个时候他就隐姓埋名,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刻意让自己犯法变成了刑人,变成了刑人去当奴仆,找到了机会进智伯的宫中做最污秽不堪的工作,那就是去扫厕所,他就随时在身上夹着匕首,唯有这种方式他才有可能接近赵襄子,他才有机会可以暗杀赵襄子。


可是赵襄子命不该绝。有一天赵襄子就在豫让埋伏的厕所,可是他突然之间“心动”,觉得不对劲,立刻去叫左右去把旁边在这个厕所里面的人抓起来,一抓找到了豫让,一看豫让手上是握有匕首的,所以当然就把他带到赵襄子的面前,豫让完全不隐瞒,他立刻直接告诉赵襄子说我是为了要帮智伯报仇的。



哇!这是一件暗杀国君的重要的大事,左右当然直接的反应就是应该要把这个人给杀了。但是赵襄子不忍心,赵襄子说这个人是“义人”,所谓义人是他做他自己相信对的事情,他是一个有信念的人,不要杀他吧,我就避着他吧。


在这段故事当中我们看到不只是写豫让,而且司马迁在写赵襄子。赵襄子当然是一个个性非常非常直率而冲动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在跟智伯的这个争执结束了之后,还把智伯的头做成漆器来喝酒,作为饮器。


这样的一个直率的人他有他内在的真性情。


而且这个时候你可以看到赵襄子在受到了豫让的刺激之后,他在心情跟心态上面的改变。依照一般的封建跟宗法的道理,要报仇的应该是智伯的后人。我原来以为智伯没有后人,所以我不用担心有人要为智伯报仇,我真的没有想到智伯没有后人,但是竟然有如此忠诚的臣子还会想要来杀我替智伯报仇,这是“天下之贤人也”,这里面内在有一种我必须尊重的价值。


所以用这种方式赵襄子放过了豫让,但是豫让没有要放过赵襄子,他对于智伯的效忠不会因为赵襄子放过他之后他就放弃。


但是换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他在被赵襄子放过了之后,豫让也欠赵襄子一份人情,他跟赵襄子之间也有了一种交情或一种互动。因此豫让必须要重新调整他的策略,这就是《史记.刺客列传》最感人的一段。


最感人的一段那就是豫让如何再次行刺赵襄子,他又跟赵襄子之间再发生什么样的互动?他会成功?他不成功?


在这里面我们随着司马迁的笔法就有了这么大的强烈的关怀跟悬念,我们很想知道豫让接下来他会怎么做。




更多内容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收听《古今:杨照史记百讲》


▽ 



***


【古今:杨照史记百讲】

音频课




“经典摆渡人”杨照

带你穿越“what”

走入历史的“how”&“why”


节目预告片



“一个年轻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知道世界有多大。《史记》跟很多经典一样,它在帮助我们离开我们的现实。”


想了解中国历史,不能不读《史记》。想理解中国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能不读《史记》。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中国第一部“通史”,对后世影响深远。从神话时代到汉武帝,52万字,叙述3000年的中国历史。《史记》又是中国文学的高峰,司马迁让汉字“活起来”,开拓性的书写方式,一直潜移默化影响每一位中国人。
 
在《史记》百讲中,杨照用他特有的“历史式读法”——将传统经典还原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脉络中,解释当时重大人物事件的因由。


让今天的我们穿越回历史剧中的现场,贴近真实的历史;配合“文学式读法”,解读司马迁的视角与态度,让远古文字鲜活地跨越时空与读者对话,并对当今世界有所映照。



***


《经典里的中国》



《经典里的中国》

华文世界独一无二的经典领读者杨照

带你重回朝气蓬勃的先民时代

阅读中国的经典,走进经典里的中国


本系是杨照结合“历史式读法”和“文学式读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墨子》《庄子》《战国策》《左传》《荀子》《尚书》)的选读和导读。


通过对这十部经典的部分章节的逐字逐句解读,还原经典于具体的历史情境和历史脉络,展现出先秦时代诸子百家面对现实变化提出的因应之道,勾勒学派代表人物有血有肉的个人形象和个性及其现实活动。


同时,通过还原,让今天的读者领略到经典所展现的思想和时代精神独特魅力,既因为古今时代境况差异而激发个人的思考,又因为古今相同而感同身受,汲取古人先贤应对生活的伟大智慧。


这些产生于不同时空环境下的文献,记录的毕竟都是人的经验与感受,我们今天也就必然能够站在人的立场上,与其经验、感受彼此呼应或对照。


也就是,我们能够从中读到相似的经验、感受,隔着时空会心点头;也能够从中读到相异的经验、感受,进而扩张了我们的人生体会。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购买这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