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睡前人间
睡前消息备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视觉志  ·  七言 | 暗恋是风,喜欢是海啸 ·  2 天前  
视觉志  ·  许知远,被降伏 ·  3 天前  
玄鸟书屋  ·  《道德经》四十七章:不窥于牖,以知天道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睡前人间

睡前消息842期文稿:文科就业难,AI产业需要你写回忆录

睡前人间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12-19 18:4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关于回忆录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包括官方的支持和对个人记忆保存的重要性。文章还强调了回忆录对于中文AI发展的重要性,并呼吁社会对此产业的支持和传播。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回忆录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潜力

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回忆录产业正在兴起。它不仅可以为文科毕业生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还可以成为服务业的重要部分。此外,这个产业还具有潜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业机会。

关键观点2: AI在回忆录产业中的角色与挑战

虽然AI工具可以用于帮助搜集和整理回忆录的内容,但它们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判断和创造力。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关键观点3: 回忆录的重要性及其对中文AI发展的影响

真实的回忆录对于训练AI模型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提供了真实的人类经验和情感。此外,回忆录产业也可以为中文AI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训练材料,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然语言。

关键观点4: 对普通人写回忆录的建议和支持

作者鼓励普通人积累生活经验并尝试写回忆录。他认为国家应该重视普通人记忆的保存和传播,并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来促进回忆录产业的发展。

关键观点5: 对中国传统葬礼和现代葬礼的对比

作者通过对比中国的传统葬礼和现代葬礼,强调了现代中国对普通人记忆的重视,并呼吁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回忆录产业。


正文

睡前消息编辑部公众号恢复更新啦!感谢老观众从睡前消息到“睡前人间”的陪伴,不意外的话,从今天开始,睡前资讯列表更新将回到“睡前消息”主号,“睡前人间”将作为平行账号,发布深度内容,期待各位观众同步关注。


点击下图观看视频



大家,2024年12月17日星期二,欢迎收看842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最近几年,文科就业都是大问题。企业提供不了足够多的对口岗位,很多名校文科生都去考编制了。刚刚结束的2025年公务员国考,259万人参加考试,比去年又多了33万。泛文科专业的考公意愿最强,比如法学、汉语言文学、会计学、经济学、政治学与行政学。

督工,你一贯不太赞同年轻人集体考编制,但就业难是客观现实,你对文科就业有什么建议吗?

 

根据中国年鉴,中国已经有19个省级单位进入了老龄化阶段,同时新生儿数量剧烈下降。小城镇纷纷关闭过剩的中小学,大城市利用幼儿园完善的安全设施,把招不到学生的幼儿园改成养老院。


老人消费,或者说“银发经济”,成为就业热点。对于文科专业的毕业生,我推荐看看中国新闻周刊11月25日的专题报道,标题是《为老人代写回忆录,年入6位数?》


请静静帮我读一段:


“私人订制回忆录,一本赚6万”“为老人代写回忆录,年入6位数”,今年以来,为老人代写回忆录的经验分享帖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流行开来。根据传主的支付能力,回忆录的体量可大可小,但基本在3万字以上。按照每万字5000元到6000元的收费标准,一部回忆录的价格在1万元到8万元之间。

在刚刚萌发的市场中,能够提供这种新兴服务的主体是多样的,有初具规模的公司,也有员工人数在10人以内的工作室和小团队,还有焦急寻找副业或经济来源的兼职写手、自由职业者。

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96亿人,占总人口的21.1%。“银发经济”的蓝海中,代写回忆录能成为新风口吗?


其他官方媒体跟进话题,对回忆录产业给出了正面的评价。浙江日报的标题是:《凡人“正史”,我替你写》。


光明网的标题是:《老人给自己写回忆录,普通人想为自己留下“史诗”》。


文科毕业生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传统岗位,或许可以考虑加入类似的团队,帮普通人写回忆录。


写回忆录,是利用老人的怀旧情绪。这会是一个长久的生意吗?


会,首先老人在不断增加,其次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要表达自己。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卷入现代生活了。

写回忆录,核心价值是表达自己生活的独特性。这个独特性,是相对同一代人的不同,也是相对祖辈的不同。普通人的生活彼此区别大,普通人的生活和祖辈不一样,这是两个新现象,都是卷入现代生活的结果。

泡在水里的鱼,不一定能感受到身边的水。所以不需要记录水位变化。大多数古人虽然身处历史之中,但并不参与历史的变化,不存在个人的历史,所以也不需要回忆录。

设想你是一个古代农民,一辈子没有遇到大的灾难,就是守住祖产,好好经营,接受祖辈的农民价值观再传到下一代,那他的生活和祖先一致,和同辈人一致,的确不需要回忆录,只需要在族谱上加一个名字,精神上就算达到了圆满。

除非他考中科举,或者当了将军,改变了自己在传统社会的地位,族谱上要单开一页,甚至是重新开创一个家族一块领地。这就需要立传了。中国的24史,主体内容就是这种人的5000多份列传。

2000年才有五六千人立传,官方就承担了全部写作任务。就算有一些民间传记,也和普通人没关系,很难成为一个吸引普通学生的产业。

最近几十年,中国社会在物质上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这带来了两个效果:职业分化、人的解放。

职业分化,是增加个人选择,一个人就算不改变自己的社会等级,也可能拥有复杂的生活经历,不能用别人的生活来概括自己。个人解放,就是不需要按照别人规定好的方式生活,可以做选择。选择带来的不全是幸福,但几十年后回头看,无论是得到的成就,还是事后的遗憾。都构成了人的表达需求。其中一部分人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但还有一批人,有丰富的体验,但缺乏整理和表达能力,总量远远超过了古代上层。所以写回忆录能在2024年成为一个产业。

未来的中国,有三个可以预见的趋势。

第一是卷入现代化社会的人越来越多。从几十年的时间尺度来看,大多数人都有精彩的见闻,都能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普通人已经开始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历史的一部分。

第二个趋势,熟人社会继续解体,普通人缺乏倾听者。普通人平时可能觉得生活平淡,退休后回顾一生,会发现攒了很多故事没人可说。

第三个趋势,因为新媒体、短视频的普及,普通人写作能力的提升,要比大学教育的普及速度慢。我做了十几年媒体,招聘,面试过几百人。其中一个必备条件,就是把最近写的文章给我看看。不要课程论文,不要工作成果,就要看每个人自己主动想表达的内容。这个要求难住了很多人,其中学新闻传播,学中文的尤其多。

我现在可以断言,绝大多数人写东西的高峰期就在中考高考结束那一刻,之后再也没主动写过500字以上的东西。前两年杭州民办小学招生,有个小学要求家长现场写一篇作文,难住了很多父母。

这三个趋势,每一个都利好回忆录写作市场。所以我建议,文科生积攒几年社会经验,来试试这一行。


最近几周的报道都提到,回忆录产业大规模使用AI写作,很多新入行的年轻人发现被AI抢走了订单,收入明显降低,《新周刊》的报道标题是《靠代写回忆录赚钱的年轻人,被AI卷哭了》。

督工你怎么评价AI写的回忆录?


十年前,AI还没热起来的时候。有人跑到我的老单位推销AI工具,说帮我们写新闻,快速处理内容。老板有点兴趣,但是管it技术的同事表示,和媒体内容相比,计算机代码肯定更标准化,更套路。而且读者对文章的需求更情感化。所以AI如果真的能帮人类写点东西,替代几个岗位,肯定从我们写代码的开始。如果写代码的还没下岗,就不要着急用AI替换编辑和记者,否则读者肯定一眼看出来。

十年过去了,我很佩服那位同事的判断。AI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首先还是节约程序员的工作。如果一定要写文章,用来编造体制内的套话,应付上级的官僚主义程序问题不大。如果用来应付读者,受过初中教育的人,不难一眼看出来。

所以,AI在回忆录产业,必然是低端工具。只能提供有限的辅助,速记功能。如果有人会被AI卷掉,说明他在回忆录市场上也是最低端的工具,最多能帮别人记流水账。

这种人当然也有用,可以给对老人当一个倾听者,记录者,但不能当作者。他这种人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录音机,而不是AI。说自己被AI淘汰掉,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给同一个人写回忆录,人和AI的作品有什么明显区别吗?


别人需要我们写回忆录,并不仅仅是狭义的“写”。最关键的工作,是对经历的选择和整合,是挖掘对方的潜意识。当事人看自己的回忆录,不仅有真实感,还应该有共鸣和感慨,承认作者找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比如说,某个人讲述自己年轻时外出赚钱的经历,有10件类似的生意,也许都赚了不少钱,但如果模式差不多,就不应该平等地占用篇幅。选出最典型的一两个介绍,其他的只记一下区别就行了。

但如果老人每次介绍赚钱的时候,都提到自己先去买某个小东西,奖励一下自己,这个小东西,可能就是人生记忆的要点,代表了他年轻时最珍惜,或者最渴望的东西。赚钱的事情可以放到一边,要通过提问,沿着这条线索往下挖。找到他自己可能忽略的重要人生节点,写出他的执念。举个例子,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花了大量篇幅,讲述主角每次卖血之后去吃猪肝。这份猪肝,就是人生的钥匙。

每天都要制作新闻列表,所以我看了大量AI作品。和人类作品相比,当前AI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透过表面上的宏大叙事,给出核心价值。AI写的东西,往往两极分化。第一种是形容词多,头衔多,像过去的套路化评书一样,讲一个空洞的大故事。另一种AI写法,是企图扭转前面的印象,堆砌一大堆过于具体的情节,造一些离奇的小故事,结果细节多到变成流水账,情节离奇到荒谬,也能一眼看穿。如果写回忆录的人怕2024年AI,说明他也是借着写回忆录的名义骗钱的。


在某些人均退休金高的城市,回忆录产业规模足够大,已经产生了自己的二级产业——教人写回忆录的培训班。有公益性的培训班,也有商业性的培训。督工你怎么评价培训效果?



从透漏出来的资料看,这些培训班主要是教套路的。按照时间或者按照领域把老人的人生拆解成不同部分,对不同部分提出模式化的问题。把回答组合起来,变成一本书。这种套路,还是用人去模拟AI,作为搜集材料的方式可以,真用来给我、给亲人写回忆录,我不会满意。


督工,如果让你替别人写回忆录,会关注哪些内容?


写回忆录,就是通过专访做深度报道,是媒体工作的一部分。

如果我去写,我一定先问采访人的职业、年龄、活动地区,然后去查行业相关资料,看地方志和年鉴,对他的生活空间有初步了解,然后再去采访。

他讲述的每一个重要事件,我要反过来联系社会背景,给出一个超越个人描述的解释,然后双线叙事,把背景和个人故事放到一起来看。这样才能写出本人也爱看的回忆录。

比如说,也许某个人的某件事,是重大历史事件的一部分,但他自己不知道。我舅舅给我讲过他年轻时出门当临时工,看了一场军事演习的故事,我查资料之后发现,他大概率参与了1981年的华北大演习,在最后阶段,和国家领导在同一列山脉上看演习全景。

又比如说,我妈妈1952年出生,记忆中童年有一大批解放军路过家乡,带来了外部世界的信息。和各种资料对照之后,这批解放军,就是1958年从朝鲜撤军返回驻地的志愿军。

我问我父亲,第一次感受到现代化社会是什么时候,他说在60年代初的某一年,发现邻居的手推车换成了橡胶轮胎,和之前的木轮子比,省了一半的力气。这对应的是1960年兰州合成橡胶厂投产,给中国这个温带国家提供了民用橡胶产品。

甚至神话故事也能找到现实依据。我奶奶一直坚持相信世界上有龙,原因是她小时候见过江湖马戏团展示的龙骨。这实际上是1934年营口市一头搁浅的鲸鱼,一部分骨架被带出来巡回展示骗钱。

有了这些资料,我和家人聊天,气氛会更热闹。如果我帮他们写回忆录,肯定也不只是纯粹的帮他们做记录,而是可以用讨论的方式,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

另外,现在交通方便了,也有无人机能提供新鲜的视角。根据老人的口述回忆,我作为一个媒体人,完全可以替老人去回顾,去俯瞰现场,丰富他的记忆。

不要说别人,就是我自己长大之后,回去看自己生活过的地方,都发现了很多当年没意识到的东西。某些建筑和场地的尺寸,现场看,和记忆中完全不一样。某些当年以为完全不相关的地方,在卫星照片俯瞰下来,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当年从不同的角度进去。这些现场调查出来的差异,都可以补充记忆的不足,丰富一件事的多个侧面。最起码可以探讨当年为什么会产生错觉,是视角问题,还是关注点不一样。

现在B站有几个id,就在做类似的事情。比如说我关注的“海豚的旅行”、“白小强”,就喜欢跑废弃城市和三线工厂,第一视角和无人机航拍结合,带回了很多人的记忆。东莞有个民间摄影师占有兵,用20年时间,拍下160万张照片,记录了沿海工业的几十年兴衰,拍摄了很多已经被新一代企业覆盖的工厂。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出来打工,老年回到家乡,看着他这些照片,才发现自己经历了多少历史变化。

现在已经是新媒体时代了,老年人也喜欢看视频,也希望能从视觉上还原记忆。如果制作回忆录只局限在“写”,那就太狭隘了。


也许很多中国人产生了表达欲望,但回忆录多了,不可能每一本都有足够的读者。大多数回忆录,可能写出来也不会有人去看。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这有意义吗?


考古学发现,几万年前的原始人,在生活上和动物区别不大,但是开始懂得举行葬礼。在特定的地点,用特定的装饰品处理先辈的遗体。这说明原始人开始认识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秩序是有区别的。如果一个人脱离社会,回到自然秩序,就要在文化上做一个标记,一个给活着的人的标记。

从第一次做文化标记开始,人类就具备了宗教和历史概念,开始主动塑造一种和动物不一样的生活。所以,一般认为,人类文明的起点是葬礼仪式。

葬礼仪式发展到今天,物质上的表现就是丧葬产业,文化上的表现就是写回忆录。但两个产业的规模显然是不相称的。现在中国每年死亡人数1100万,丧葬产业的产值是3000亿到4000亿元,这还不算自家预留墓地、陪葬和其他纪念用品的投入。

这么大的投入,我们留下什么呢?无非是一大批几十年后要续费的墓地。没人续费,就要拆掉,除了浪费水泥之外,毫无价值。相比之下,回忆录产业可以留下信息量极大的文化遗产,可以用电子化的方式长期保存,成为人类的永久财富。

我相信,在经过这一波房地产周期之后,未来的中国人不会太执着于物质上的葬礼。新一代人应该会买更少的墓地,抛弃很多宗教仪式,改成多写一些回忆录。哪怕回忆录产业规模只达到丧葬产业的三分之一,也是1000亿的服务业产值,至少雇佣几十万人。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有潜力的产业。

至于说对社会的用途。现在社会对普通人生活的记录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最近几年,中国文化圈都关注新整理出来的《杜凤治日记》,一本清朝县官的生活流水账。我和工作室的穆好古同学聊天,说这本日记不是因为是古代作品才火起来。如果有个当代的县长,几十年如一日的像他这样写日记,把自己所有的行为意图都记下来,所有的出入账目都记下来,对所有人的评价都写出来,同样能火。

很可惜,当代社会没有这样的东西,所以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回忆录很重要。


如果一定要说经济价值。我想回顾一下574期节目,当时我提到。中文AI发展的一个瓶颈,就是可靠的中文训练材料太少了。中国互联网在快速消灭普通人的真实写作,鼓励虚拟故事和狗血段子占据存储空间。这样中文很容易把自己掐死,在未来加强英语的霸权地位:


真实可靠的中文言论,和导弹、芯片、石油、人口一样,是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来源,可以直接决定产业革命的效率,影响国家的生死存亡。

到了这个时候,我觉得无论是支持保留中国文化内核的人,还是支持文化革命的人,都应该放下争论,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必须先让中国互联网文化繁荣起来,让人民好好说话,给中国AI、中国经济乃至中国文化留一条活路。

……

对于中国这1.5%网页的质量评价,有智商且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不会乐观。美国有维基,我们有百度百科;美国有reddit,我们有贴吧和只剩下一口气的天涯,而且每年自己把剩下的优秀内容选出来,随机屠杀一半。至于微信公众号上的东西,良莠不齐不说,连搜索生态都是封闭的,其他公司的AI不能随便搜索利用。最后,只剩下知乎还有一点优秀数据,但先是被管理员屏蔽,然后被知乎运营团队自己制造的盐选狗血故事污染,实在不好意思拿给AI去学习。

过去一年,我过去常看的几个网站,天涯死透了,人人网跟着死了,抽屉网关闭了,知乎大多数话题下,官方推荐的盐选造假故事越来越多。这种东西用来训练AI,也许有意外效果,但价值肯定比不上真实的故事,尤其比不上普通人的回忆录。

所以,虽然我不看好现在的AI去写回忆录,但我很看好真实回忆录对AI的训练。如果我们希望AI能吸取越来越多的人生智慧,替我们做更可靠的事情,就应该鼓励回忆录产业,甚至可以考虑国家补贴发展回忆录产业。

按现在的标准,退休干部死亡之后,国家发放几千元的丧葬金,另外有超过20个月的退休金做抚恤。退休职工去世也至少有相当于9个月收入的抚恤金。如果从中拿出来一个月退休金当做回忆录补贴,可以按1:1的比例用于回忆录产业,可能是对中文AI最好的一笔政府投入。

如果你不信,我建议你看看美国网站Reddit,定位类似于中国曾经的百度贴吧。每天活动用户一亿,主要服务就是提供一个自由讨论空间,爱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喜欢别人说的,就自己成立一个小圈子去说。

2024年,Reddit办成了两件大事,上市和首次盈利。支撑盈利的收入增量,就来自AI授权,允许AI公司用Reddit上的人类对话训练自己的数据库。如果我们每年能给几百万老人认真做回忆录,可以秒杀Reddit那点内容。

当然了,写出来的东西,要公开、要上网,才能卖钱、才能促进中文AI产业的发展。所以这里还有个出版和传播问题。老观众可能记得,曾经有一位我采访过的老志愿军,写出回忆录因为审查不能发表,在我的节目上求助。这件事的后续得到了某些体制内朋友的关注,但并没有顺利解决。

现在的回忆录产业,也有类似的障碍,写出来没问题,自己小规模印刷没问题,但上网和出版是大问题,最后往往只能变成几本非常容易损坏的纸质文件,隔一代人可能又当废纸扔掉了。

每个人的回忆录都会从不同的视角描述历史,写出来的不一定是真相,但必然包含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果用现行的审查标准去限制,可能大多数都不能进入公开数据库,但相互比对,可以让我们无限接近真相,重建历史。所以,我希望国家能把普通人的记忆当回事,对回忆录的传播宽容一点。让普通中国人的精神遗产能在AI时代传递给后人。

睡前消息544期的标题是《评价社会化抚养,先给父母写自传》。当时我说,推行社会化抚养的一个理由,是中国一半以上的家庭没什么文化传承,父母很难用平等的方式和子女分享人生故事,子女也没有能力给父母的人生写一部传记,甚至连编年史都写不出来。但这也不是中国人的错误,而是历史的惯性。在传统社会,只有贵族官僚家庭才需要历史传承,普通人的家庭从来不具备类似功能。

现代社会普通人也需要文化生活,所以我们需要社会化抚养,在文化上越过家庭,向年轻人传递历史感,同时教父母和子女平等交流,增强子女对父母人生的了解。效果上看,社会化抚养反而是保护家庭文化,维护家庭的存在意义。

作为一个运气好的中国人,我和我的家庭,在保存记忆方面,是占了一点便宜的。我小时候和父母生活在一个几千人的国企矿区。这个矿区行政级别比较高,设置了专门的矿志办,在最终破产之前,出版了自己的历史记录。我现在拿着这本矿志,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熟悉的事件,把个人记忆和群体记忆结合起来。后来我拍旅游节目《我们生长的地方》,上一季还专门回到我生活的矿区,拍了一集节目,这几天会分享给大家。

这些记忆,构成了我的人生观,让我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但是大多数人没有类似的优越条件。所以,我期待所有人都可以享受类似的精神产品,无论是个人,还是某个群体,都应该想办法保存记忆,把回忆录分享给社会。

新中国是在毛泽东领导下成立的。毛泽东选集最重要的几篇短文,几十年前被称为《老三篇》,要求每个受过教育的人背诵。其中有一篇《为人民服务》,相信各位在自己的课本上也看到过。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普通战士张思德葬礼上的演讲,也是对中国人葬礼仪式的指导,这里我复习最后一段: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自古以来,只有贵族和官员可以得到墓志铭,普通劳动者和士兵去世,搞一点宗教活动,祝福来世,就算死的体面了,不会有人回顾他的成就和事迹。毛泽东为了带领中国进行现代化转型,宣布移风易俗,普通人也要办追悼会,要在追悼会讲他这一生的事迹。让最基层的军民看到为人民服务的荣耀。

按中国传统的说法,过去儒家社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毛泽东给普通人开追悼会,是 “礼下庶人”,做了颠覆性的改革。

按现代社会学的说法,毛泽东改革传统葬礼仪式,是在没有历史的群体中创造历史,让普通人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主人。新中国现代社会就是这么来的。

毛主席写《为人民服务》的时间是1944年。当时大多数人不识字,现代印刷设备还很稀缺,所以毛主席只能要求总结普通人的事迹,在葬礼上讲一讲。现在的中国,完全有能力保存每个人的人生记录,我们也应该把毛主席的革命精神再推进一步。所以我认为,平民回忆录产业应该是朝阳产业,应该有十倍百倍的发展。

再过一代人,我希望:

每个中国人在退休后,都能整理自己的回忆录;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父母的成长经历。

每个人的葬礼,都有亲朋好友讲述他的贡献。

人生遇到问题,向AI提问,AI可以轻松地帮我搜索上一代人遇到类似情况的人生经验,提出一组典型案例供我参考。

这样的中国,才是一个有历史传承的中国。和这些新技术条件下可能的文化传承相比,24史不过是24姓家谱,对具体生活的指导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了。期待我的观众能投身新型的回忆录产业。

842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观众的陪伴。过去几个月,马前卒工作室制作了一款付费订阅节目,主题是《中华民国史》,依托唯物主义历史观,用量化的方式,给出一个容易理解的历史框架。欢迎关注历史话题的观众订阅。

接下来,睡前消息恢复每周三次更新,周二、周五、周日播出,欢迎收看。我们周五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