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市界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韩国南部金海市某部队发生爆炸 ·  昨天  
新华社  ·  韩媒:韩国南部某部队发生爆炸 ·  昨天  
人民日报  ·  辅警正在输液,听到这句话“DNA动了”!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独享纪录,祝贺谷爱凌! ·  2 天前  
新华社  ·  马航370航班客机搜寻,马官方最新表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市界

请不要忘记马航 | 《人物》新刊抢读

市界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13 12:00

正文




新刊抢读


比海更深

马航 MH370 消失的三年里






 



走下去。这不是什么伟大的使命,这近乎一种本能。选择这种生活,你必须接受它的每一部分,消化繁复的技术资料,准备法律文件,一轮轮地交涉,四处奔走,漫长等待……「如果母亲知道我这么做,她一定很心疼,但是我相信她也会认为我做的是对的。」姜辉说。这是他作为儿子的选择,是白拴富作为丈夫的选择,是宋春杰作为弟弟的选择,也是文万成作为父亲的选择……这是个人选择,也是一群人的选择。谁也不知道最后结果,它不是一道损益得失可计算的数学题。这样的坚持,为的是一个具体的名字,一个原本应该共度一生的人。


姜辉说,他理解那些视「活着」为信仰的老人。「那是家属的一种精神支柱,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去剥夺他们的精神支柱。只不过他现在是在疾病期间,做出来他的一些反应。」他说,「妖魔化也好,或者说把家属描述成那种特别不理智,这不是他们造成的结果。是由于文化,是由于现实种种的情况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家属提出的疑点,部分已经有了说法。官方请了通讯专家来做过确认,姜辉在场。乘客电话能打通,是电信服务方为保证用户接通率,先行放出的接通声音,而QQ上线,可能是盗号。


他并没有解释给更多家属听,「因为我觉得这事实,是很残忍的,很残酷的。」


2017年3月底,《人物》记者去拜访文万成,他展示了一项他的「证据」,他称儿子的电子邮箱在2014年底收到通知,显示有人更改密码,那应该是儿子给他发来的暗号。


邮件里确有「change」一词,但那不过是一封常规的产品服务条款更改的通知信。当记者脱口而出,指出这一点时,文万成愣了一会儿,不再说话,表情显得有些难过。但很快,他把话题岔开了。


那天晚些时候,他打开电脑,观看着登机录像——这是他刚刚实现的重大突破,姜辉多次向马方索要的登机录像,竟被他率先拿到手了。他没有透露具体方法。登机录像对于家属而言,有着重大意涵,它是目前亲人留存于世间的最后影像,一些老人也抱有希望,亲人从未真正登上那架飞机。私下里,文万成把录像发给了需要看的家属。


过去几天他看过多遍录像。4岁的孙子先前在里面看到爸爸,高兴得直蹦,「爸爸要回来了,爸爸要回来了!」


快进、倒退、暂停,机长走出来,并排的是副驾。然后,一个穿西装的男人从屏幕上方出现了,他平静地说:「你看,我儿来了。这不是还穿着那个坎肩吗?」对于所有家属来说,时间永远分为那天之前和那天之后。而他眼前的儿子,属于2014年3月8日之前,这让他感到些许安慰。


画面中,不同肤色的乘客一个个走过安检门。所有人的形象是那么清晰。有人推着婴儿车,有人搀着长辈,有人微笑着,有人打着哈欠。很快,飞机就要起飞了。







   

  《人物》为什么持续关注马航事件:

 

2016年春天,从马来西亚起飞的那架著名的飞机MH370失踪两周年,《人物》曾经记录过那群失踪者家属的故事,当时的主笔王晶晶曾写道,「没有起点,看不到终点……希望和愤怒共同寄生在这些家属身上,吸吮着他们的生命力。」一些人相信自己的亲人仍活在这个世界上,飞机只是被劫持了,他们用一切微小的证据、传言、不确定去佐证自己的结论。家属中那些接受死亡事实的人被视作严重的背叛。


2017年春天,MH370失踪的第三年,主笔谢梦遥再次去写了有关这架飞机的故事,你能看到,故事的主题仍是如此,没有起点,看不到终点,家属们期待的戏剧性的时刻没有发生,失踪者们仍无踪迹,没有遗体,但也没有重逢。


真实生活总是缺乏波澜可言,它甚至不允许任何文学的技法去设置悬念和冲突。但可以因此就认定它缺少力量吗?3月27日,谢梦遥正在山东采访一对老夫妇,他们的独子乘坐MH370后失踪至今。第二天,谢梦遥发了一条朋友圈:


「昨天住在老人家里,她为我煮了面,我们聊起搬入的新家,突然间,她语气平板地对我说了一句:『简单铺了地板,等我儿回来要重新装修的。』我想即便10年后,我也忘不了她操着山东方言说话的那一刻,她神情笃定的样子。」


是的,那些最有力量的诉说常常埋伏在日常生活之中,它们会突然跳出来,狠狠击中灵魂。《人物》所从事的工作便是:对真实生活中的故事的记录,命运之手安排着故事的节奏,几乎所有那些打动人心的故事都没有框架可言。



《人物》记者想说:


我始终无法放下马航家属的故事。他们持续不懈的对真相的追寻,这里面蕴藏的巨大悲伤、坚信和无助让我牵挂。在马航事件一周年的时候,还在亚洲周刊工作的我初次接触并报道马航家属。随后两年,我与几个家属保持着联系,过年会给他们包个象征意义的微信红包,偶尔问候几句。在2015年11月底,姜辉从留尼旺探访回来,我还去他家里聊了一个下午,那时我已经离开亚洲周刊,其后几经辗转,计划中的报道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发表媒体,再加上其他事情的耽误,没有推进下去。

 

我一直等待并寻找着机会。来到《人物》后,这本杂志我经历的两任主编都支持这个选题,并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于是3周年时,我与6位家属代表一起去吉隆坡,参与周年纪念,并跟随了他们在当地的部分行程,与外国家属、自费搜救者也进行了交流。随后,我辗转香港和山东两地采访家属。我的同事单琦、车灏楠在北京做了一系列采访。受访者十几人,录音有三四十万字,如何处理信息是最大难题,但我们能做的是不要一味迎合过于盲目的执念,但也要柔和地写出我们所理解的事实。

 

这个故事关于爱。每一个人都不完美,想法都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在等待着、期盼着、推动着真相。在调查飞机失事原因与所谓的「阴谋论」上,我们能做的很有限。但这份爱、这种坚守,应该被铭记。不要忘记MH370。





其他精彩内容


陈可辛:夹带火种,混过海关

封面故事




同样作为导演,陈可辛小心翼翼地躲避着父辈的失意。这种「尽量求生存」的不安全感,一路引着他早早踏上内地市场,作为生意人和文化人的结合体生存了下来。对于观众喜好的选择和判断,陈可辛总是能把准每一次脉搏。但他终究是个「依稀记得自己要什么的人」。所有看似经过精确计算和迎合观众的内容,其内里都有他掩饰不了的「中产」艺术底色。




闫妮 梦中人

特写




常常独处,常常沉默。




裁员传闻中的华为

特写


公司不是家。




老有所依

专题



这是一所只收留老年性工作者的养老院,女人们在这里避免了内心最深的恐惧——像老鼠一样死在街上。在这里,她们意识到,自己可以像所有人一样保有尊严。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即可购买本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