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讨论了媒体在报道企业问题时的倾向和方式,以及作者对于某些现象的看法。文章指出媒体倾向于报道企业崩盘后的深度调查,而忽视了提前预警的重要性。同时,作者批评了某些员工缺乏经验却过度批评公司战略和老板,以及媒体在信源采信度上的问题。
文章提到媒体越来越擅长做这种简单的事,即事后诸葛亮,深度调查、万字复盘,对着尸体,每个人都是神医。
文章指出媒体在报道时,信源的采信度并不准确,有时过于采信基层员工和离职员工的观点,而忽视更有可能接触到决策层的信息源。
文章以一个30岁出头基层员工的例子,批评了这些员工从战略、营销、组织等层面过度复盘母公司,却不知真正情况的行为。
文章指出媒体和某些员工在事后组织专家会诊的行为,而没有先预警吹哨,作者认为事前预防比事后补救更为重要。
治未病胜于治已病。
先有结果,再去找原因,往往简单多了,一句话——你别管我说的对不对,你就说它死没死吧?
媒体越来越擅长做这种简单的事了。
事后诸葛亮——深度调查、万字复盘、攒局不行。
对着一个尸体,每个人都是神医。
我不是说关于「极越崩盘」的报道就一点价值也没有,但价值有高低,你是早发现问题没报,还是有年框在不方便说呢?
没先预警吹哨,事后却组织专家会诊了,说你们一句不牛逼,也不过分吧?
我还看到一个极越员工的万字长文复盘。
大开眼界呢。
他是建了一个在线文档,建好了目录与骨架,许了宏愿,要逐步填满。
媒体又兴奋了——看呐,正缺内部视角呢,万字呀,万字。
我看了一下,这小哥开头就说极越车没毛病,很多员工都买了,行业形势确实普遍严峻,最后图穷匕见了——老板不行,是「勤奋的昏君」。
目前还没更完,显然他之后的力气将放到如何绘声绘色描绘夏一平是个勤奋的昏君上。
我最讨厌这样的员工。
因为在我上班的时候,也曾是这样的人。
十来个人的团队都没带过,看了些稻盛和夫的书,眼睛一闭就觉得公司战略不对,老板也傻叉,动不动就想联合同事来个「公车上书」,有时甚至幻想自己是海瑞,如果在电梯里碰着老板,非得痛陈一番。
这个小哥呢,自我介绍说——「我只有30出头,我还很年轻,我未来的路还很长,可这已经是我经历过的第三个类似CEO了。」
你他妈30出头,你才上几年班,你知道个锤子啊?你换老板比我当年换女朋友还勤?都怪大环境?
朋友们,只要公司里有十个八个类似的人,干啥啥不行,屁话一堆的,准好不了。
一个30岁出头的基层员工,从战略、营销、组织等各种层面复盘母公司,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本身就是不足以采信的。
而在流量时代,似乎每个人都有了干一番大事的野心,并技巧的设置成故事连载的形式,最大化的积攒关注度,媒体也将其作为重要的信源,放到报道里。
近几年,媒体「攒局式报道」可不少见啊。
也不具名,可能也就采访了几个根本接触不到决策层的小卡拉米,然后就给企业抓方拿药了。
他们对信源的采信度是这样的:基层员工>离职员工>茶水间的阿姨>早期投资人>郁郁不得志的中层>老板(一般也采访不到)。
一篇报道信源很多,信源质量却很差,但标题必须是《XX之殇》。作者攒了个火锅局,飞书妙计一开,张三李四,你一言我一语——你听说了吗?我听说啊。你知道吗?
连夜回去,衣服上的麻椒味还没散,键盘噼里啪啦乱敲,输出一篇大稿。
我记得谁说过的啊,中国新能源汽车最终剩不了几家。
我感觉也是,很多厂商可能内部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了,只是死期未到。
对媒体来说,大有文章可做啊,我建议啊,别崩盘了、死了再说话,现在就去调查还活着的,毕竟死的概率不小呢。
我能记住的伟大报道,都是在一片祥和之中,指出了盛世之危。
思考题:你说呢?
你还可以看:
贾樟柯们的 AI 实验场,并不炸裂,但……
联合国名媛,26美元的人生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