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奇葩”——晚上10点,斯斯正准备去洗澡,男友这时来了句:斯斯瞬间就不想洗澡了,也没心情抢购了,开始和男友理论:“每次叫你洗碗、拖地、晾衣服,都说等一下等一下,最后还不都是我自己来!”“我也知道拖延的习惯不好,但很奇怪,每次别人一催我就什么都不想干了,这是为什么呢?”闹钟响了刚准备起床,可一听到爸妈催你:“这都几点了,还睡!”已经准备出门约会了,结果老公一催:“你怎么老是磨磨蹭蹭的!”领导交代的工作,你明明也很着急,但只要一被催,就会非常紧张、做不下去……这就是典型的——“我本来想做的事情,你一催我就不想了”。于是,催的人越催越上火,被催的人全方位抗拒。一催就废,越催越废。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聊一聊:困扰当代年轻人的一种“流行病”——被动废。有一首歌叫《妈妈之歌》,歌词十分魔性:
老妈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等着瞧,有一天你一定会感激我。
有没有感觉很熟悉?
那些被催促的声音,就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让人痛苦不堪。拿我自己来说,你们可能不信,我都30多岁的人了,逢年过节回家,我妈还是会早上7点就催我起床吃早餐,晚上8点催我洗澡,10点催我睡觉,而且她总能把时间调快N倍速:在我爸妈眼里,我这根“废柴”,永远比不上“别人家的优秀孩子”——生活自律,热爱学习,18岁考上好大学,22岁找到光鲜亮丽的工作,25岁结婚生子,30岁事业有成……从来不用父母操心。在爸妈从小到大的催促声中,我成功练就了一身“反骨”的本事:这就是从小被催促的人,最常见的一种应对方式——拖延战术:当一个人心中充满愤怒、不满、痛苦、委屈等情绪,又没办法通过正常方式排解时,就可能采用消极、隐性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各种不满。第二种应对方式,则是带着恐惧心理去迎合、讨好催促者。但由于内心充满恐惧,所以越被催越焦虑,越焦虑越做不好,越做不好就越被催,形成恶性循环。想起我小学时的某天晚上,我爸辅导我写数学作业,有道题我怎么都不会解,我爸就不停催我:“快点快点快点,半天写不出一个字,你是猪脑子吗?”可他越催,我就越是无法思考,虽然手里在写写划划,但脑子里一直是他的怒吼声。从那以后,无论是写作业还是做其他事情,只要和我爸待在一个空间里,我就会非常紧张不安,啥事都做不好,然后迎来他更可怕的催促和责骂。因为当我们被催的时候,对方通常会说出带有指责、贬低,甚至是攻击的情绪化语言,让我们感到:第三种常见的应对方式,则是对催促者过度顺从或形成依赖:这样的后果就是:一个人过度让渡了自我,开始替别人活着。之前豆瓣有个爆火的“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组内成员大都是小镇里拼命考上985大学的“好学生”。长大后,TA们却发现自己像个“废物”,除了会学习,一无是处。从小被灌输一定要考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的信念,被安排好人生道路,被催促着疯狂学习学习学习。△电视剧《小欢喜》截图
所以很大一部分人上大学后,就发现自己似乎“废”了,除了报复性玩手机、睡觉、打游戏……没有任何感兴趣的事情。△文献《"985废物"的集体失意及其超越——疫情危机下困境精英大学生的"废"心理审视》截图以上三种应对催促的方式,都让被催促者被动地成了“废人”。内驱力(drive),就是驱使我们积极主动去做一件事的源动力,它是基于我们内心最真实的需要,而非他人的需要和期待。当我们拥有内驱力的时候,做事是因为自己真心喜欢和感兴趣,只要做了就开心、满足、幸福,就像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一样自然。而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是被外驱力驱使的,比如环境的逼迫、外界的诱惑、他人的催促等等,当外驱力被撤走时,我们就会失去核心力量,变得空虚、乏力,感到人生无意义。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安提出的“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认为:每个人天生就有内驱力,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会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要努力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好。可惜的是,这种内驱力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所抹杀。例如当我们被不断催促,要按照他人的要求和节奏做事时,“我想要”就变成了“我应该要”,自发的内驱力,就被外驱力所替代了。就像“揠苗助长”的故事一样,一个农民嫌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于是手动一株一株地拔高,还回家炫耀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有的人长得快一些,有的人慢一些。非要催促慢的人变快,就会忽略:“快”是你的意志,而“慢”是我的自我。如果我听了你的,我就变成了“为你而活”“为了外界的评价而活”。徐凯文老师讲“空心病”时提到过,很多优秀的学生上了大学,失去了父母的管控和外界规定的目标后,就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状态——“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去了,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我过去19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文献《"985废物"的集体失意及其超越——疫情危机下困境精英大学生的"废"心理审视》截图
当我们感受到他人的过度催促时,对方的要求和期待会让我们感到恐惧、紧张和焦虑。她的某位来访者拖延症很严重,一项工作任务,可以拖半年才开始。虽然这项工作是他必须要做的,但由于不是每天被人盯着,所以就一直拖着。而他在拖延的半年时间里,并没有很开心,反而每天陷入自责中,对自己深恶痛绝。通过心理咨询才发现,他严重拖延的原因是,他从小就被父亲严厉管控,一件事做完,马上就有另一件事等着他,作业写完了接着读书,书读完了赶紧运动……根本停不下来。为了不想再体验这种感觉,他发展出了一种自我保护模式——拖延:但同时,父亲不断催促他的声音,又内化成了他催促自己的声音。就像一个严厉的“内在父母”,拿着鞭子时刻催促着自己,要不断地往前跑:“拖延的毛病,既非恶习,也非品行问题,而是由恐惧引起的一种心理综合症。”1、把自主权还给对方,允许每个人有自己的生命节奏。每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如果非要强迫对方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一定会出现矛盾和冲突。无论父母、伴侣还是朋友,学会理解和尊重,允许每个人有自己的步调去活出TA的自我,关系才会更自在松弛。“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如果我们都能有这样的耐心,允许对方如其所是,关系就不会这么容易破裂。当一个人催促另一个人时,通常是由于自身过度焦虑,又无法承受,于是将这份焦虑投射给对方。所以要区分清楚,你催促的事情,到底是由谁负责的,把责任还给对方,让对方承担不行动的后果。孩子赖床、不肯吃饭,就让孩子承担迟到、饿肚子的后果。伴侣看电影迟到,就自己先进去看,让TA承担错过电影开场或双方吵架的后果。毕竟,只有TA亲自体验了,才会从中得到经验教训,从而发展自己的内驱力,锻炼出为自己负责的能力。不要为了反抗而反抗,或者出于恐惧等情绪而过度顺从或依赖。不妨向内思考:为什么我这么害怕被催促?为什么我明知后果严重还是拖延?为什么我总是催一下动一下,没人催就摆烂?为什么我找不到真正想做的事情?要知道,你的任何行为都不是凭空发生的,被催促后产生的每种情绪,都是一种内心的信号,只有看见它、理解它、面对它,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找回生命的掌控权。2、和催促你的人主动沟通,表达内心的想法,构建更舒服的相处模式。小时候面对父母的催促,你可能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只能被动攻击或者一味顺从。但如今你已长大成人,可以用自己成熟的心智能力,去解决关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告诉对方,你被催促时的真实感受是什么?你希望对方怎么做?为了避免这类冲突,你以后会怎么调整自己的行为?即便外界总在催促你,要快一点再快一点,但你也可以学会屏蔽。不必追逐和别人一样的步调,去活出你自己生命的节奏吧!想活出自己生命的节奏,首先要清晰自己的认知、看清自己的需求,然后把认知落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今天,壹心理直播特别栏目【心理八点钟】重磅来袭,特邀《百家讲坛》主讲人,厦门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历史与美学专家傅小凡老师作客壹心理直播间,与我们一起分享:知行合一的迷与思。今晚八点,来壹心理视频号直播间,和壹心理品牌负责人陈艺一起,与傅小凡老师连麦畅谈,聊聊什么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我们又该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点击下方按钮预约,准时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