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乎日报
提供最好的资讯评论,兼顾专业与趣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历史上有哪些「点错技能树」的例子? ·  19 小时前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get the ... ·  昨天  
知乎日报  ·  2024 ... ·  昨天  
知乎日报  ·  墓志铭的记载一定比史书准确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乎日报

历史上有哪些「点错技能树」的例子?

知乎日报  · 公众号  · 问答  · 2024-12-25 21: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人类历史上一些「点错技能树」的例子,包括卡达诺的常平架、埃及分数以及中国狂点陶瓷和铅钡玻璃等。这些例子展示了在某些历史阶段,某些技术或发明因为某些原因并未被正确发展或应用,与预期的发展路径出现了偏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卡达诺的常平架

卡达诺发明的常平架原本用于保持水平位置,后来被用于航海测量经度,大大提高了欧洲船只的航程,为后来的世界市场连通创造了条件。现代陀螺仪的发展也基于此。但在中国,这项技术被用于制造香炉,未被正确认识到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观点2: 埃及分数

古埃及人在数学和几何学上具有高超水平,但在代数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采用了与现代人不同的计算方式,分子必须为一的计算方式限制了其代数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观点3: 中国陶瓷与玻璃技术

中国虽然狂点陶瓷和铅钡玻璃技术,却未能大力发展钠钙玻璃,这影响了光学、航海、天文学等领域的发展。由于缺乏廉价的制作材料,眼镜等光学设备无法普及,科技发展受限。


正文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在人类文明的漫漫长河中,有什么事情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一路发展了下去?有哪些让人感叹真是「点错了技能树」的例子?一起来看看答主们的回答吧。


历史上有哪些「点错技能树」的例子?

| 答主:胡逸之
我说一个吧。
1551 年欧洲一个叫卡达诺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叫常平架的玩意儿,无论如何颠簸,此物都可以保持在水平位置。
由于这一特性,这项发明后来被用于航海时测量经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欧洲船只行驶的航程,为后来的世界市场连通创造了条件,现代的陀螺仪也是以此为基础发展出来的。
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一项创造。
带着指南针的常平架

事实上根据葛洪的《西京杂记》,这种东西在晋代的中国或许就已经出现,目前所见的最早的实物出土于唐代窖藏。
这一事实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
那么问题来了,国人究竟拿这玩意儿做啥了呢?
做了香炉。

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过一个唐代银香炉,这个香炉悬挂使用,也可以取下链子放在被子里滚来滚去。无论怎样滚动,其中的香灰都不会倒出来。
当人们打开这个香炉之后,就被其中精巧的设计和构思惊呆了。


这个香炉的内部结构可以说常平架一毛一样。然而我国先民们似乎并没有发觉这玩意儿能够应用于航海,而将之当成一个稀奇玩具玩了一千多年年,想想也是挺萌的。


| 答主:独鱼仅一
埃及分数应该是科学史上,或者准确点,数学史上点错技能点的典型例子。
古埃及是世界上的古老文明,其数学水平也是非常高超的。几何学的源头就是古埃及。
每年尼罗河泛滥之后,岸边被淹没的耕地淤泥一片,要重新划分,促成了原始几何学的诞生。
在埃及各种建筑,包括金字塔的建造中,我们都能看到古埃及人先进的数学水平。

但是,非常神奇的一点是,埃及人做代数、特别是分数的时候,却点错了科技树,采用了一种现代人几乎无法理解的计算方式。
而这种计算方式,直接葬送了古埃及代数的前途。
后人称之为埃及分数。
比如说,10 个人平分 9 个面包,求每个人分到多少。现代人直接就可以回答,十分之九,但古埃及人不是如此。
古埃及人的回答是「一个三分之一,加一个四分之一,加一个五分之一,加一个十二分之一,加一个三十分之一」。

你没看错,古埃及人无法理解分子不是 1 的分数。
在他们的计算体系中,所有的分数分子必须都是一。
为了能更快地进行这种计算,他们甚至有专门的分数表,用来做各种拆分。但是这种拆分之后的分数,要再进一步进行计算,复杂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古埃及从来就没有达到过较高的代数水平。
点错一个计算方式的科技点,真要老命了。


| 答主:玉树挡风
中国狂点陶瓷和铅钡玻璃,忘了点钠钙玻璃。
铅钡玻璃是琉璃,故宫墙头上金晃晃的瓦,外面就是琉璃;那些花花绿绿,颜色诡异的珠子也是琉璃。
钠钙玻璃是窗户上的玻璃。

铅钡玻璃易碎、不耐高温、透明度差,不适应骤冷骤热,不能做反应器皿。
所以,孙猴子到底被炼成什么样子了,只有开炉的时候才知道。
如果八卦炉是钠钙玻璃的话,老君就能看到猴子好好的在哪呢,不会冒冒失失的开炉子。
而且,琉璃(铅钡玻璃),中国人还喜欢搞得花五草绿的。

这些玩意儿,肯定是无法制成光学器件的,也就不会有光学的发展。
虽然墨子就发现了凹凸面镜的现象,但是也就仅仅就是发现了。几千年一直处于发现的状态。
到了明朝(甚至是宋)已经有了眼镜(叆叇),但是没有廉价的材料,只能用昂贵的水晶制作。
杂质还多,无法普及,更不可能有千里眼之类的。
所以,航海、天文学就一直处于懵懂状态。
衍生出来的数学,就没有用武之地,更不会有人研究。
不用大航海、火炮造船,也就用老东西将就用用。
物理、化学、材料、力学等等也不会有啥发展,靠着经验一代代的传承,无法形成技术。




知乎年度盘点「我的 2024 支点已经正式开启!

每一个知识是一个支点,
每一个赞同是一个支点。


支点越多,内核越稳。
支点再小,也能发光。


现在我们想邀请你一起回忆并分享属于你的 2024 支点以及撑起你的那些时刻与故事。


上知乎搜「2024 年度盘点」或点击【阅读原文】一起让 2025 更稳一点!💪



题图来源:答主@胡逸之


知乎热门文章


为什么说「太用力的人走不远」?


2024 年有哪些台词让你觉得「后劲很大」?


知乎高赞:有哪些道理你后悔没有早点知道?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 2024 年度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