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安徽高院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法频道  ·  寻找心空间 | ... ·  20 小时前  
政法频道  ·  寻找心空间 | ... ·  20 小时前  
武志红  ·  我们为什么躺不平? ·  2 天前  
简单心理  ·  纯好奇,做心理咨询是什么感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安徽高院

持正为矢善作为 海晏河清天地宽——2024年安徽法院工作巡礼

安徽高院  · 公众号  ·  · 2025-02-11 08:15

正文

持正为矢善作为 海晏河清天地宽
——2024年安徽法院工作巡礼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2024年,安徽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以高质高效司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全省法院审判质效持续向好;
人民群众诉讼服务业务满意度位居全国第一位;
29个案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49个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
30个集体、38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表扬;
……
一个个数据、一项项成绩,串联起过去一年全省法院的奋进足迹。


实干担当

跑出服务大局“加速度”

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法院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2024年,省高院聚焦“三地一区”战略定位,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省高院制定服务保障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司法举措,加大对创新成果的司法保护力度,保护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关键核心技术、新兴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统一惩罚赔偿适用标准,惩治故意侵权行为。合肥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审理全省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发力源头预防,常态化发布安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连续六年举办全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宣传周活动。

2024年4月19日,合肥知识产权法庭宣讲团队在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法治宣讲活动

2024年4月26日,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敲响巡回审判“第一槌”。合肥高新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一起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此次巡回审判是法院与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运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机制、落实严保护政策、形成保护合力的生动实践。
助力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落实服务工作举措,会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出台打造“科大硅谷”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区20条措施。与江浙沪法院围绕深化执行、数字法院建设、适法统一等进一步加强协作交流,更好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围绕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我省法院积极畅通涉企诉讼绿色通道,设立“一窗通办”窗口,为企业提供立案、交费、调解、信访等一站式诉讼服务。大力推行网上立案、在线保全、电子送达等线上服务,提高涉企诉讼效率。庐江县人民法院设立“科创企业绿色服务窗口”,为科创企业打造诉讼全流程“快车道”。淮北市相山区人民法院上线“接诉即办”小程序,构建有诉即接、有诉即应、有诉即办的司法诉求办理平台。
2024年6月20日,肥西县人民法院桃花人民法庭在肥西县桃花镇、肥西县经济开发区设立两处“产业共享法庭”,充分履行法定职能全流程开展调解工作,用智慧法庭服务营商环境,用优质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案件不出园区,纠纷园区内化解,这样的进步是我们没想到的,让我们企业真切感受到了产业共享法庭创新机制带来的更快、更好、更贴心的司法服务。”桃花镇某企业负责人感叹道。
2024年6月4日,肥西县人民法院桃花人民法庭法官运用云法庭共享机制,联合桃花派出所警民联调室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并办理司法确认
去年,歙县人民法院对一名通过环剥树皮方式,变相破坏国家森林资源的被告人依法判处刑罚,该案例入选2024年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滥伐林木典型案例。这一典型案例彰显了我省法院保护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屏障的决心。
法护生态,绿色先行。为提升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水平,我省推行“省域+流域+三合一”集中管辖模式,合肥环境资源法庭集中管辖全省范围内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及公益诉讼案件;巢湖市、肥西县等16个县(市、区)范围内的二审、再审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及公益诉讼案件,实行环境资源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理模式。因地制宜,创新生态环境修复方式。黄山、宣城、马鞍山等地法院通过碳汇认购修复受损生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劳务代偿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替代履行方式。
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不能仅凭一家之力、一地之谋,而应注重协同联动,创新司法协作。2024年,省高院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铜陵市人民政府联合设立皖苏长江大保护司法协作(铜陵)示范基地,旨在凝聚长江大保护省际司法联动合力;皖鲁川闽4省5地法院建立跨域协作机制,共护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
依法履职

践行司法为民“大作为”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2024年,我省法院加强民生司法保障,聚焦就学、就业、就医等群众所急所盼,审结涉民生案件,延伸司法职能。与省总工会建立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协作配合工作机制,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我省法院审理的某快递服务合同纠纷案入选全国消费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我省法院持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与不动产、税务、金融等部门深化执行联动,依法打击拒不执行生效裁判犯罪行为。省高院出台立审执破协调运行工作意见和加强执行办案释法说理工作指引,引导当事人主动履行司法文书,提升执行效率。开展“徽动执行”集中统一行动,聚焦涉金融债权、10万元以下小标的额等案件加大执行力度。全面有序推进交叉执行工作,集中攻坚执行难案积案,多个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交叉执行典型案例。“安徽高院案款监控系统”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数字法院典型案例”。
2024年4月23日至24日,宿州两级法院联合开展“徽动执行”集中统一行动
开庭要带一沓材料,翻找证据耗时耗力;纸质卷宗堆积成山,无从下手;送达取证全靠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如今这样的日子在我省法院系统已成历史。2024年,我省法院持续用数字技术赋能司法审判、诉讼服务,为群众提供更优质量、更高效率、更有温度的司法服务。
2024年9月13日,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法院内上演了一场司法解纷“接力赛”,一日之内通过“云上法庭”成功化解了3起纠纷案件。案件的当事人均因身在外地或忙于工作不能到法院开庭,承办法官便利用“云上法庭”远程视频的方式进行线上调解。“从在线调解到电子证据交换,从网络庭审到远程执行,网络支持为司法审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高效。”一名承办法官说道。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024年,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打造人工智能创新联合实验室,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打造“12368智慧诉讼服务中心”,群众打一个电话即可办理各类诉讼服务。安庆法院推广“六尺巷工作法”,着力打造“宜调六尺巷”法律服务平台,用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2024年12月27日,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在“12368智慧诉讼服务中心”接听群众来电
“陈阿姨,犯了这样的错,我还有机会实现梦想吗?”未成年人小钱因和同伴嬉闹导致对方轻伤,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缓刑并责令接受社区矫正。2024年11月13日,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法官陈英对小钱进行上门回访。得知小钱的担忧后,陈英向小钱进行了解释说明,鼓励他继续追寻梦想。
2024年11月27日,在少年法庭成立40周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扬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其中就包括陈英、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三级法官助理吴铮、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李震3名个人和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未成年人审判庭)、天长市人民法院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等2个集体。
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司法是一项特殊的“希望工程”,也是一项“未来工程”。目前,全省126家法院通过单列、加挂标识等方式,实现了少年法庭(办公室)审判机制全覆盖,其中,独立建制的少年法庭6个。83个少年法庭实行“三审合一”模式,占比65.87%,充分整合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资源,在涉未成年人案件办理过程中同时关注民事、行政权益维护,刑事犯罪预防和惩治以及公共利益维护等问题。
2024年4月15日,天长市人民法院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法官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述法治故事
2024年,我省法院将防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关口前移。省高院高位推动专门教育工作,多次赴包保的专门学校实地调研,积极回应司法需求,指导专门学校学生组织模拟法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2024年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我省法院积极响应,相继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单》,引导离婚案件当事人增强责任意识,正确处理婚姻自由与维护家庭稳定关系,促进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会同民政部门、妇联、关工委等设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构,通过分级分类指导,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专业性。铜陵市两级法院率先实现“家庭教育指导站”全域覆盖。
定分止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