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晶彩石光
本平台内含2000多集的传统文化视频资料。 标签:国学、教子、健康、养生、音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交通广播  ·  多彩非遗庆新春 | 瑞蚨祥:一针一线见证传承 ·  昨天  
春江潮起  ·  火出圈!40多分钟,央视专题报道镇江 ·  2 天前  
春江潮起  ·  火出圈!40多分钟,央视专题报道镇江 ·  2 天前  
辽宁发布  ·  新春走基层 | 博物馆里品“文化大餐” ·  4 天前  
鹤城发布  ·  这道菜,惊动了全网! ·  4 天前  
鹤城发布  ·  这道菜,惊动了全网!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晶彩石光

身体出现这10个信号,就证明你已经太疲劳、该休息了!

晶彩石光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9-12-07 00:00

正文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来,让我们洗涤我们的灵魂

打开你的心房

让祂住进来。




生命诚可贵,

养生即养命。


命好了,

命基础上的一切会自动变好

包括身体、钱财、

运气、关系、心情...


疲劳会吞噬你的免疫力


大家都知道过度劳累对身体是不利的、但实际上,真正会把“过劳”放在心上的人很少很少。


很多人顶多是嘴上抱怨几句、过过口瘾,总喊着“好累”,却不见休息。 明明工作学习已经很累了,却还在下班后熬夜打游戏、玩手机......


问题不出现在自己身上,意外不发生在自己身边,就永远不会重视。


但“积劳成疾”可不是说说而已: 扛不过去的人,可能直接猝死了。


人体过度疲劳,易引起心电生理紊乱,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血管狭窄,供血不足,导致猝死。


扛过去的人,身体也会越来越差。人体就像一个国家,免疫系统就像是捍卫人体的国防大军。


要想免疫系统正常工作,各种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原材料和能源必不可少。


当人体过度劳累时,这些物资能源容易被消耗殆尽,便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引起免疫功能失调。



另一方面,由于疲劳,机体对丙酮酸、乳酸、尿素等中间代谢产物的清除能力会降低。


这些被称为“疲劳毒素”的物质,便会在组织中堆积过多,对免疫系统产生损害。


疲劳是一种信号


疲劳是一种信号,它提醒你,你的身体已经超过正常负荷。


此时,若立马进行调整和休息,便可避免绝大多数不必要的伤害。


以下10个症状,说明你的身体已经“过劳”了。


这时候千万别逞强,一定要多休息!


1. 提不起精神,全身无力


如果最近感觉指关节或膝关节等部位疼痛,并且全身无力,则可能是因为疲劳过度导致的。


可能经常没来由地感觉浑身没劲,提不起精神,有时还腰酸背痛。


2. 睡眠质量差


过度用脑,会长时间让大脑处在兴奋状态,出现功能紊乱。 此时,如果突然休息,大脑神经并不能立马得到放松,自然就睡不好。


容易出现失眠、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症状,而且醒后还会有疲乏感。



3. 小毛病不断


若最近频繁出现头胀、头昏或头痛,耳鸣、目眩头晕等症状,检查也没有结果,则可能是劳累过度引起的。


4.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发现脑子不太好使,特别容易忘事儿,注意力不集中?


多半是因为太劳累了,因为长时间用脑,大脑容易因供血供氧不足而出现疲劳感。


5. 越来越胖


人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时,容易出现“过劳肥”。


因为高压力容易导致肾上腺皮质醇指数升高,从而增加人的食欲,吃得也就越多。


吃得多,再加上整天坐着和熬夜,自然就会长胖了。



6. 月经不调


女性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紊乱,则可引起月经不调,痛经加重等症状。


7. 颈椎、肩部不适


感觉脖子、肩膀僵硬,头部维持在一个姿势不敢活动,像个机器人,这说明你的颈椎严重过劳了。


颈椎、韧带、肌肉间是一个稳定的结构,长期保持一个姿势,颈椎会退化、韧带会松弛、肌肉会痉挛,造成颈椎疲劳,发散到肩颈部,就出现了僵硬麻木。


8. 眼睛发涩发酸


眼睛是一个很耗气血的器官,看得久了,气血损耗,眼睛的各种功能包括调节、润滑、视物等都会减弱。


当你感觉眼睛酸痛、发胀、干涩、视力模糊时,这都是视疲劳的标志。



9. 一点小事也生气


近期如果你有点焦躁,为了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别联想过度,你大概只是累了。


疲惫的大脑会储存更多的消极记忆,我们累了的时候更容易闷闷不乐。


10. 口气不好


身体劳累时,体内器官功能也会减弱,例如消化不良,食物郁积在肠胃,此时口气一般是食物发酵后的怪怪的酸腐气味。


每天做好3件事


1、保持生活规律


保持生活节奏的规律性是预防保健的必备条件,包括:


减少夜生活,提倡早睡早起,最好保证每天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为7~8小时。


定时用餐,避免连续工作或加班。


交替使用人体的各个部位,如脑力劳动者休息时要活动肢体和颈、腰部,体力劳动者休息时要用脑等,都是消除疲劳的良方。



2、坚持每天运动


运动可提高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快新陈代谢,运动强度以运动后感到轻松、舒适为宜。


3、保持心情舒畅


烦闷、焦虑、忧伤等不良情绪是产生疲劳的内在因素,现代社会人人有压力。


因此,保持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非常重要,正确对待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不愉快事情。

来源:灵性视觉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 相关推荐 ]

中医特效处方集


健康养生视频课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