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对于发病<24小时内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的STEMI患者,是否直接行PCI治疗存在争议; 对于血栓负荷重,PTCA、血栓抽吸后仍血流TIMI 0~1级的血管,何时行PCI,指南尚没有提到。本例患者右冠STEMI发病时间超过24小时,目前症状不能稳定,行CAG后提示右冠斑块负荷重,行PTCA及血栓抽吸后,后降支无复流。术者未行急诊PCI,选择含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的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10天后复查造影提示血流均TIMI 3级,再行PCI。该例病例为临床上处理发病>24小时、症状不稳定、合并血栓负荷较重的STEMI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病史资料(女,59岁,52.5 Kg)
主诉:
恶心、呕吐2天伴出汗。
现病史:
就诊前二天起三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同时伴有出冷汗。入院当天来我院急诊予以胃肠炎对症治疗后无效果。查心电图提示下壁ST段抬高型心梗,心肌酶升高,转入心内科。
既往史:
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
危险因素:
绝经后妇女。
体格检查:
T 37°C;P 70次/分;R 22次/分;BP 105/60 mm Hg。神清,两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尖搏动位于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隙处。HR 70 bpm;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无肌卫,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
实验室检查:
cTnⅠ 2027 ng/L,BNP 147 pg/ml。
入院心电图:
下壁ST段抬高>0.1 mV,伴病理性Q波形成。
初步诊断
诊断结果:
急性下壁心梗(STEMI,Killip Ⅰ级)。
治疗策略:
急诊CAG备PCI:患者症状发作至少>24小时,心电图可见深Q波形成,心肌酶较高,且患者症状不稳定,遂仍可进行急诊介入手术。
术前用药
其他用药:
替格瑞洛 180 mg po;阿司匹林 300 mg po。
冠脉造影
造影结果(一):
左冠造影提示前降支、回旋支未见明显狭窄病变,同时未见侧支到达右冠。
造影结果(二):
右冠造影提示右冠中段起完全闭塞,远段血流TIMI 0级。
造影结果分析及应对:
造影结果提示右冠中段闭塞,未见侧支形成。该例患者血栓负荷较重,拟先行血栓抽吸。
术中用药
GPI用药:
血栓抽吸后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欣维宁
®
)分两次分别给予15 ml,10 ml团注,续8 ml/h静脉维持至术后36 h。
其他用药:
追加肝素5000 U。
急诊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一):
Runthrough导丝通过闭塞段,送入Goodman抽吸导管至右冠第二弯后无法前送,负压抽吸一次。复查造影中远段显影,前向血流恢复不理想。
手术过程(二):
送入2.0×15 mm PTCA球囊顺利至远端,于病变处予以12 atm×10 s预扩张,复查造影右冠远端前向血流未恢复。
手术过程(三):
送入Medtronic Export抽吸导管至左室后支远端,负压抽吸后。造影提示右冠远端至左室后支血栓影,后降支显影。
手术过程(四):
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15 ml团注,硝酸甘油200 μg。再次送入Medtronic Export抽吸导管至左室后支负压抽吸。造影提示右冠第二弯处狭窄80%,左室后支前向血流恢复,血栓斑块移位,后降支前向血流受阻。
手术过程(五):
抽吸导管送至后降支,负压抽吸一次,再次冠脉内替罗非班10 ml团注。造影提示后降支血流未恢复。
术后总结:
考虑右冠内血栓负荷重,虽右冠中远段见有残余狭窄,未给予支架植入术。考虑术前已经应用含替格瑞洛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血栓抽吸后血流仍然不回复,可能是抗血小板强度不够,或者作用途径局限,因此给予替罗非班三联抗血小板继续治疗。
二次择期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
急诊术后第十天。
手术过程(一):
CCU用了替罗非班后,右冠造影提示中段狭窄80%,明显看到血流恢复到了TIMI 3级。左室后支、后降支血流通畅。
手术过程(二):
右冠中段植入3.0×29 mm支架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