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春江潮起
镇江最新鲜的新闻发布,最独到的新闻点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福州日报  ·  正月初七,圆圆满满! ·  20 小时前  
北京商报  ·  今日立春!一张限定美图帮我赢了朋友圈 ·  昨天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大年初五,迎财神! ·  2 天前  
凤凰网  ·  年味最浓的宴席,还得是中国农村大席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春江潮起

火出圈!40多分钟,央视专题报道镇江

春江潮起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旅游  · 2025-02-04 16:5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镇江在乙巳蛇年的春节期间的年俗年味及独特活动。春节期间,镇江各大景区准备了精彩活动,给来访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文章详细描述了恒顺“打酱油”、水晶肴肉、太平泥叫叫、扬中剪纸、马灯阵舞等年俗的文化背景和制作过程,展现了镇江独特的非遗文化。同时,文章还提到了镇江发布的其他重要新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镇江春节的年俗年味及独特活动

春节期间,镇江举办各种精彩活动,为游客带来深刻印象。包括恒顺“打酱油”、水晶肴肉、太平泥叫叫、扬中剪纸、马灯阵舞等年俗的文化展示,展现了镇江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观点2: 恒顺酱醋文化嘉年华

第48届恒顺酱醋文化嘉年华成为镇江独特的年俗,活动期间接待大量市民,其中“打酱油”成为全城焦点。

关键观点3: 镇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镇江的非遗文化如水晶肴肉制作技艺、太平泥叫叫、扬中剪纸等被详细传承下去,并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展现了镇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

关键观点4: 镇江发布的其他重要新闻

文章还提到了镇江发布的临时关闭通知、拥堵预警等重要新闻。


正文


乙巳蛇年

是“申遗”后的首个春节

今年新春,镇江各大景区

准备了各式各样的精彩活动

热闹的节日氛围

别出心裁的活动体验

贴心的服务等

给来访游客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镇江


2月3日晚

镇江又一次登上了央视
CCTV4 《远方的家》专题片

《春满镇江 福临门》走进镇江古城

探访这里的年俗年味


打酱油、东乡长鱼汤、传统点茶、

扬中剪纸、太平泥叫叫、水晶肴肉、马灯阵舞

40多分钟的时长

生动再现了镇江的非遗文化

↓↓↓



那么

咱镇江的年俗年味

到底隐藏着什么“密码”

小布整理了部分精彩年俗

一起来云赏

↓↓↓



打酱油



恒顺“打酱油”的习俗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每年年前,为回馈市民,恒顺会以低于平时的价格供应酱油,这一做便是48年。一瓶浓香的酱油既是市民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也是恒顺对用户的年味祝福。



今年1月18日至20日,为期3天的第48届恒顺酱醋文化嘉年华暨年货大集落下帷幕。期间,多个活动精彩纷呈、亮点不断、其乐融融,让岁末年味变得日益渐浓,也让一年一度的“打酱油”再次成为全城焦点。3天时间,接待市民8万余人,其中最大者103岁,最小的3岁。48年来,恒顺酱醋文化嘉年华已成为我市独特的年俗,一句“不打酱油不过年,打了酱油过好年”温暖了醋都人。



水晶肴肉



制作一块地道的肴肉需要选蹄、剔骨、去毛、洒硝盐水、腌制、翻缸、浸泡、预煮等十八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2009年,“镇江肴肉制作技艺”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水晶肴蹄精选猪前蹄的前肘,全程使用低温库,腌制过程中控制温度为5—10摄氏度,增加了去脂肪工艺,使肴蹄精肉绯红,虽凉但酥嫩易化,食不塞牙,胶冻透明晶亮,柔韧不拗口,不肥不腻,具有香、酥、鲜、嫩四大特点。



太平泥叫叫



太平泥叫叫是镇江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玩具,源于南朝(公元420年),其传说可追溯至远古时代。

据说禹王手下的大将张渤率兵驻扎华山村,见当地百姓饮水不干净,遂令众将士掘井为民解忧。井成后张将军亲自试尝,不料中毒身亡,面呈黑色。民众深感恩德,为其塑像建庙祭祀,尊之张王。为了永久纪念,华山先民选取当地粘土,仿塑张王形象。尔后又随形就意,捏塑各类飞禽走兽、花鸟鱼蟲,并用发簪钻上哨孔,晾干焙烧。成品俱成黑色,竟与张王脸同颜;然后点上颜料,涂复松香;吹之声音响亮清越。为招张王魂魄,祈颂太平。太平泥叫叫从此播名天下。



小小一枚太平泥叫叫,承载了千余年的传统文化,集民间艺术和风俗趣味为一体,是人们感恩太平的美好具象。据太平泥叫叫省级非遗传承人周宝康介绍,传统的制作太平泥叫叫,需要经过选泥、炼泥、捏塑、刻画、刺吹孔等10余道工序。



扬中剪纸



在扬中,旧时过年、婚嫁喜事等都要用红纸剪成各种喜庆图案来装饰新房和用具,由此扬中剪纸技艺便一代代传承下来。

扬中剪纸采用剪刻、镂空、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技法,在构图上多运用“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粗,拙中有灵”的艺术处理技巧,加以恰当的夸张与变化,题材上多用吉祥语句的谐音形成图案,在制作过程中艺人们不用画稿,全凭心中构思,运剪又运纸,线条流畅,一气呵成,形成独有的扬中地域风格。



今年春节,扬中剪纸非遗传承人孙永青带着剪纸社团的学生剪出了可以穿在身上的剪纸,将牡丹、凤凰、江豚等元素融入剪纸,整个造型立体灵动,让我们看到古城镇江文化传承的活力。



马灯阵舞



嶂山马灯源于清朝嘉庆年间,相传清代嶂山人逢年过节爱跳马灯,后因山林中的松毛虫泛滥,松树成片枯萎,村民请来苏北的邵伯戏班前来唱戏,摆阵驱邪,为山林除害,同时嶂山人与其交流经验,切磋技艺,至此,嶂山马灯正式登上舞台。



该项目从清代开始延续至今,先后有七代传人,主要是因为“跳马灯”舞蹈脱胎于嶂山村,村中的男女老幼均喜爱这种村民自发的民间娱乐活动,它与这里的山林环境、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美好愿望关联在一起。


当然了

像这样亮点满满的年俗

镇江数不胜数

新的一年

小编依然期待与您

在镇江的山水、古迹之中相逢

携手踏上新一年的美好旅程

共同书写新年的精彩篇章 



来源:镇江发布

编辑:刘菲





新闻链接

临时关闭!拥堵预警!
今天,所有镇江人都要“过生日”!
破100亿!
韩国棋院,改规则了!迅速告知中国
刚刚!汪小菲双眼红肿现身!


这里关注我,看镇江新闻





推荐文章
福州日报  ·  正月初七,圆圆满满!
20 小时前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大年初五,迎财神!
2 天前
冯仑风马牛  ·  冯仑:1 亿美金换来的教训
7 年前
THLDL领导力  ·  交谈大忌,受益匪浅!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