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北京瑞蚨祥在春节期间的非遗魅力。作为首个“非遗春节”,瑞蚨祥展现了其传统服饰和制作技艺的魅力。通过顾客体验、店员介绍以及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汪超的讲述,展示了瑞蚨祥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和创新尝试。同时,瑞蚨祥还推出了非遗体验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具有民族特色和历史积淀的手工技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瑞蚨祥作为中华老字号,今年春节展现出非遗魅力。
瑞蚨祥的传统文化和服饰在春节期间吸引了众多顾客,尤其是市民和外国友人。店内推出了系列报道和体验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观点2: 汪超作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讲述了瑞蚨祥中式服装手工制作技艺的严谨性和传承的重要性。
汪超强调了学习中式服装手工制作需要耐心和时间的考验,并介绍了定制区域的工作流程和量体等工序的严谨性。她还谈到了团队成员的协作和每位师傅的专长。
关键观点3: 瑞蚨祥通过创新吸引年轻客群,并推出非遗体验活动。
瑞蚨祥推出了胸针、发饰等文创产品,并每年推出生肖围巾等吸引年轻客群的产品。同时,他们还开展了非遗体验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正文
新衣买回春意浓,红灯挂起笑声融。穿新衣、戴新帽一直是庆贺春节佳节的传统习俗。今年春节作为首个“非遗春节”,北京交通广播记者张赛男在中华老字号瑞蚨祥,感受到了浓浓年味儿和非遗魅力。“多彩非遗庆新春”系列报道之“瑞蚨祥-一针一线见证传承”。
走进瑞蚨祥,一楼的成衣区顾客们正仔细挑选着,有的为孩子置办一件新衣,有的正试穿一件中式马甲。市民:我们家最早就是这儿的,这不过节了嘛,就回来看看。
赵女士的爱人艾瑞克来自美国,今年是他们带着宝宝度过的第一个中国年。试穿后,他们选定了香云纱的中式服装。赵女士:他第一次来中国,很喜欢这边的文化。所以我带着老公过来,给他置办一身过年的衣服。选了一身香云纱的外套,还有内搭。艾瑞克:Yes!It is beautiful,it is different!
从1862年至今,瑞蚨祥三字已经走过了160多个春秋。2007年,“瑞蚨祥中式服装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瑞蚨祥绸布店 有限责任公司 业务部主任汪超介绍:汪超:瑞蚨祥品牌到今年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了,特别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是由瑞蚨祥提供的,这也是瑞蚨祥人的骄傲。
1999年,不到20岁的汪超来到位于前门大栅栏街5号的瑞蚨祥,在师傅的带领下,汪超从了解面料知识和接待顾客开始学起。如今,她在瑞蚨祥的工作已经迈入第27个年头,在去年她还收获了一个新身份,那就是瑞蚨祥中式服装手工制作技艺北京市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汪超:1999年来瑞蚨祥的,一直在做这些工作。如果你想打造一个完美的作品,那就需要花很长时间形成一套自己的要素。就比如说做盘扣,我手都扎了好多次了。我记得非常非常清楚,就是盘那扣头的时候,就盘这么一个,就需要练一个多月两个多月。
瑞蚨祥中式服装手工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汪超/记者拍摄汪超告诉记者,中式服装手工制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到手,学习也不光是凭借一腔热情,关键是要有足够的耐心,沉得住气。汪超:坐,你得坐定、坐住、坐稳,你才可以学习到。你要经得起时间上的考验。可能这一个“花扣甜心”,您今天做10个都被师傅扔掉了。我记得做我第一个盘扣作品的时候,缝在(衣服)上面,我特别担心。当顾客低头那一瞬间,我的心也提溜在这儿,顾客没有提出来(意见),那一刻我也告诉自己,我要做的比这件还要好,我一定要让每一个顾客都能感受到我们的真心。
步入二楼,便来到定制区域。选定布料后要经过量体等多道工序。汪超:你看,一般您一尺九就可以了。你看这就是肩宽,要量一下……
汪超:实际上这个量体的工艺是非常非常严谨的,因为量体有20多道工序。可能大家觉得量一下三围就可以了,但旗袍放在这里,它怎么就适合您呢?它有前腰节、有胸距,还有很多很多的点,所以中式的旗袍跟传统打版流水线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第一道工序就开始进入我们的中式手工制作技艺当中了。
如今,瑞蚨祥的中式服装手工制作技艺已形成一套完整体系,选料、设计、量体、打版、试版、裁剪、制作、熨烫、检验九大环节组成了定制服务“一条龙”,每个环节都由专门的技师负责。汪超:您面向的可能就是我们这的一个师傅,但实际上后续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会有很多个步骤,所以这一件衣服拿到手里边,你可能觉得是我认识的这个师傅他给我做的,实际上选料、量体、打版、制衣、缝纫、质检、整烫、缝合,这都是完整的一个链路。
别看每位师傅有各自擅长的领域,但在接触之初,他们需要全品类全方位学习,成为“杂家”之后,才能逐渐找到专攻的方向,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而变为“专家”。一位位“专家”师傅,组成了瑞蚨祥非遗团队。汪超:中式手工制作技艺是大家都要掌握的,每个人根据他的特点,会在某一项更突出一些,术业有专攻。比如大烫师,您别小看这个大烫师傅,到他手里那烫起来是行云流水一般,推归拔烫嘛。您看一个大烫师傅在那喷个气儿,那什么时候喷这气儿?它该不该喷这气儿?也是根据面料不同,它采取不同的烫的技艺,我们的棉布用多少的温度,我们的织锦类、宋锦类、云锦类那都是不一样的。
瑞蚨祥中式服装手工制作技艺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拍摄过去老北京流传着“头顶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踩内联升,腰缠四大恒”之说,可见瑞蚨祥当时在服装界的地位。随着时代发展,市民审美不断改变,曾经风光无限的传统老字号仿佛和时尚、潮流并不沾边。老字号要发展,就要守正创新。汪超:守正创新,守的是什么?守的是这份初心。绝不因为它繁复而省去一道工序,我们一直在摸索,它有一个在不断优化的过程。
展柜中引人瞩目的胸针、发饰,是瑞蚨祥为吸引年轻客群而创作的文创产品。新形式的背后,依然蕴藏着手艺人的坚守。汪超:很多年轻的朋友都说这个盘扣那么漂亮,我怎么能给它拿下来呢?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我们就把它演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产品。让它既有装饰性又有实用性,我手里拿的这个就是专门为今年做的“巳巳如意”的盘扣,是两条蛇盘绕成如意的造型,我们把盘扣整体做成了胸针。
此外,每年推出的生肖围巾,更是在春节期间供不应求。汪超:我们利用瑞蚨祥的一些工艺,制作了一些当家菜,您比如说每年的生肖款围巾,我们从牛年到蛇年,今年我们已经卖空了。还有年服,不光是局限于红色系,今年还出了很多浅色系中式元素的,再到我们的配饰,送给朋友送给自己都特别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