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10月
摄影/黄高潮
地理不仅仅是一个学科,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总会思考“如何学好地理”这个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学习地理当成探索世界的过程。只要你用心发现,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你学习的素材。
泾渭分明、南橘北枳、水滴石穿、海市蜃楼……这些凝练着古人智慧的,被广为流传的成语中就潜藏着许多有趣的地理知识。可以说,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人类活动,都离不开地理的范畴。
今天就来和地理君一起,通过成语学地理吧~
泾渭分明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5月
摄影/单之蔷
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北方向的高陵县马家湾乡,泾河汇入渭河,由此便产生了 “泾渭分明” 这个使用率极高的成语。人们也用它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泾渭分明”描述的是这样一道风景:泾河与渭河交汇处,两河一清一浊,互不混杂,清晰的分界线绵延数里,蔚为壮观。这种风景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不过它们的成因并不只是水清水浊那么简单。
形成此类风景的先决条件是,相汇的两水颜色要有足够差异:通常是一个黄一个绿,有时也会是一边深、一边浅。
水的颜色与水体成分、水中包含物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河水的含沙量很重要,如果江河流经黄土地区,水就容易被所含泥沙染成黄色,流经红土地区的,就会形成“红河”、“赤水”。除了泥沙,人为污染、藻类暴发等也会使河水变成不同颜色。
洪水期的长江和汉江交汇口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2月
摄影/吴铭
两股颜色不同的水流交汇,总有一个相互掺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有时水流过几米、几十米就“不分你我”了,有时则能“齐头并进”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依然能看到明显的分界线。
在颜色差异的基础上,两股水流的“混掺带”、分界线要足够长,才谈得上壮美风景。河水的密度、温度以及酸碱度等因素会影响混合的快慢,而水量、流速以及交汇河道的角度,也会影响分界线的长短。
洛扎雄曲与熊曲两河交汇处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10月
摄影/刘子睿
通常情况下,两河交汇角度如果呈比较小的锐角,交汇后两道水流更易于保持各自之前的方向,几乎是“平行”流动,它们齐头并进,不会很快交融,于是出现绵延很长的分界线。如果两河以接近直角的方向交汇,那么水流的方向相互交叉,很快就能融合到一起,分界线也很快就模糊不清了。
以上说的是两条河水量相当的情况。两河如果水量差异很大,那么水多的很快会稀释掉水少的,分界线会很短,而且不太明显。总体来说,两条河越是势均力敌、交叉的角度越小,越有可能形成泾渭分明的风景。
当曲与沱沱河交汇处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2年3月
摄影/铁丐
淮河以南的橘子,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了枳。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体现环境对人的重要。
枳,别名枸橘,产于我国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生于山林间。枳为大型灌木或小乔木,枝干绿色,常有尖刺,叶互生,通常为三出复叶,花单生或2朵成对,花瓣5枚,白色,果实近球形,成熟时黄色或暗黄色。
枳的“完全花”有5枚花瓣
图自《博物》2022年9月
摄影/王辰
“南橘北枳”之说,原本出自《周礼》:橘子味美,但要是栽种在淮河以北,就会变成酸涩难食的枳。这一“常识”因“晏子使楚”的故事而广为人知。
不过到了南北朝年间,人们已经知晓了南橘北枳的真相——橘与枳原本就是两种不同植物,并不会因水土不同而相互转化。而且在当时,无论淮北江南,橘和枳都已能够栽种。
苏绰言及橘枳,意在借知识更新之事表述人才环境的变化。原来苏绰请柳庆执笔,另有深意:柳庆之父曾在南朝为官,后来父子同归北朝——今请出身南朝的才子,为北朝撰文改革轻浮时弊,效果倍增。难怪苏绰夸赞柳庆:“枳橘犹自可移,况才子也!”
枳的果实近球形,成熟时黄色
图自《博物》2022年9月
摄影/王辰
枳与橘虽非同一物种,却是近亲,因此古人才会将二者混为一谈。枳的果实成熟时,外皮呈黄色或暗黄色,形态与橘子近似。但若将果子剖开,会发现枳的果皮较厚,果肉中有黏液,味道酸且苦涩,不堪食用。
此外枳的果实挂在枝头,往往只有单独一枚。因而古人命名取“只”字仅仅、唯一之意,再加上木字旁,就成了“枳”。
枳的枝条多刺,尖锐锋利
图自《博物》2022年9月
摄影/王辰
在古时文人看来,枳不但因果实苦涩而成为烘托甜美橘子的反面植物,而且由于枝条上多有尖刺,堪比荆棘,所以也被用来比喻艰难险阻。例如,汉代《易林》(解释易经的著作)在对“损卦”等卦象的诠释中写道:“路多枳棘,步刺我足。不利旅客,为心作毒。”正是因为枝条曲折多刺,古人也将枳别称为“枸橘”。
桂林象鼻山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2月
摄影/杨程远
指不断滴落的水,可以穿透石头;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成就难能的功劳。
在地质学上,水滴石穿并不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质地较为纯净的碳酸盐岩,而“水”则是塑造地形地貌的雕刻大师,水的作用方式和能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喀斯特作用的强度和速度。
当不可溶的碳酸钙遇到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再经过雨水的冲刷,地壳的抬升,便形成了峰丛、峰林、溶洞等特殊的喀斯特地形。
峰林峰丛形成原理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10月
峰林是“流水喀斯特”,形成源自地面的流水作用,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处;地质构造的向斜部位和与非喀斯特区相邻并有大量外源水流入的地带。平坦地面上挺立着疏密有致的离散石峰,是当初地面水流在平面满布不及而露出的岛块,经后期的侵蚀、溶蚀并不断崩塌、周壁平行后退所形成。
广西西南部靖西境内的旧州古镇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2月
摄影/莫路红
峰丛是“入渗喀斯特”,只在降水向岩石裂隙入渗的条件下形成。地形上的相对高地,地质构造上的背斜部位,深切的河谷两岸均是峰丛喀斯特发育分布的最佳处所。除地下暗河的水流可由地面他处流入外,地面水流概不参与各种地面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作用,故此类喀斯特均以入渗式的“漏陷”地形为特征。
七百弄乡的峰丛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2月
摄影/宝丁
海市蜃楼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2年10月
摄影/高远
海市蜃楼,简称蜃景,是一种因远处物体被光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现象,可在陆地或海上被观测到,常见于海洋和沙漠地区。常用来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
《史记·封禅书》中,司马迁这样描述海市蜃楼:“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渤海中……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
海市蜃楼虽然极其少见,但绝大部分人都见过蜃景,它是大气折射导致的一类状如幻象的大气现象。在炎热的公路上,许多人都曾见过一种景象:公路前方好像有水,如镜面一样反射着汽车的倒像,但这“水”却永远接近不了:你往前,“水”也往远处跑,总是存在于远方,但又永远追不上它。
这种公路上常见的“水”,其实是远方天空的下现倒像,科学上把令景物影像下移的蜃景,称为下现蜃景。而有此名也不难推断出,还有一类蜃景属于上现蜃景。
晴朗、通透的天气里,望向海洋远处的海天交界处,常能看见远处的岛屿像是悬空的飞碟一样浮在空中,那是和公路上的“逃水”一样的下现蜃景,俗称“浮岛现象”;若是看到原本水天一线的远方,凭空突起缥缈的楼阁、立柱状景象,则一般是上现蜃景作祟。
倒像奇观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2年10月
摄影/高远
倒像奇观的最下方是上移的正蜃景,其上是一组倒立蜃景,但蜃景所覆盖的天空又不足以遮挡最高处的建筑。因此,有些海市蜃楼发生时还可见高耸烟囱的顶部,那是“逃出”蜃景区域的真实物象,它被下方的海市蜃楼“截断”了,形成了虚虚实实的组合奇观。
当近地表的空气密度存在剧烈变化时,不同密度的大气以不同的折射率折射光线,令远处景观呈现被抬升、降低、拉长、压扁、倒置、错乱等各种各样的变形虚像,就像在哈哈镜中看东西一样,这就是蜃景的本质原理。
蜃景出现的基本条件是“望向地平线足够远的视野”和“剧烈变化的空气密度”。通常,人类所生活的对流层的空气,都是越往高处越冷,单调缓慢递减。
但有时空气密度变化剧烈,甚至冷暖倒置。空气密度变化得越剧烈,其所能形成的蜃景也就越夸张和魔幻。而足够广袤、平坦的下垫面,无疑是最容易满足蜃景出现的条件。因此,最容易看到蜃景的场所就是大海。
一篇微信文章的体量
无法将“成语中的地理知识”介绍完
如果你想深入、全面地了解
成语的深意以及背后的地理知识
就让中国国家地理为你深度解读吧
点击按钮查看杂志电子版
点击下图
进入「中国国家地理畅读」小程序
你错过的经典这里能看
别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