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悦,CCTV英语频道播音组组长、主持人
我本人因为从事工作就是新闻工作,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外刊和外文书。我如何选择书籍呢?主要依赖我看重的同行和专家的推荐,比如我会参考FareedZakaria的GPS里面Book
of the Week,
Politico里的书籍专栏,手机应用《得到》里的《每天一本书》,纽约时报、经济学家、卫报、金融时报的书评等等。我发现,我感到新鲜和有冲击力的文章,往往贝小戎在他的专栏中都会谈及。到后来,我会先看他的专栏,按图索骥去找外刊里的原文。这不仅仅省掉了很多时间,而且他的评论本身也会对原作者的内容引发新的思考和拷问。
知道贝小戎(我就叫他小贝好了),是从《三联生活周刊》开始。我曾经是这本杂志的重度读者,因为它深度的封面话题、及时的要刊纵览和丰富的生活信息等等。不过我最爱的却是《三联》的新书介绍,小贝就是这个板块的操盘手。小贝的旨趣是高明的,虽然学哲学,他介绍的书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他有着深厚的文学和哲学的底子,认真探讨思想史上的重大话题。既有对人性的严肃拷问,也不乏文坛趣事的谐谑调侃。
后来我知道他是华东师范大学学哲学毕业的,老实说学哲学的可不好找工作,不过小贝看来找到了一个最适合他的工作。一方面,做杂志做媒体可以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另一方面,写书评作介绍又可以探究思想的来历和社会的变迁。既满足了知识的新锐,也不缺思辨的老道,但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小贝十几年的丰富积累和不懈追求。想来,他的外文阅读量一定是惊人的。
那我们为什么要依赖小贝呢?因为他是看门人,是品酒师,是知识中介。他用他的知识储备、思维判断和艺术品格为我们探路,我们因此不仅享受到了效率的提升,也体会到了精神同行者的乐趣。在三联的手机应用中,小贝还尝试了提取原文中的金句,这种提取也是个高超的本领,编辑者不仅要通读全文,还需要找到文章的核心和重点,比如最近《大西洋月刊》这期讲述婚姻和婚外恋这篇短文,小贝引用了Esther
Perel的这句: When we select a partner, we commit to a story.
所以我们之所以不忠,因为我们总是爱找寻新的故事。从某种角度来讲,所有的知识和制度都是一个story,其实人类的本质就是相信老故事,质疑老故事,提出新故事,相信新故事,质疑新故事的循环。而
小贝是个最适合讲故事的人,因为他的故事越讲越精彩,他的眼光越看越犀利
。
(图片来自网络)
▲
点击上图订阅
“和小贝一起读外刊”
专栏
“和小贝一起读外刊”
是
中读
推出的
年度订阅专栏
,每周更新
两次
。
适宜人群
所有关注新思潮、新风潮的人、热爱生活的人,有品味、有趣味的人,英语学习爱好者。
订阅本专栏你将获得
-
每周两期,推荐两篇外刊上的精彩文章。开拓你的视野,帮你了解前沿新知;
-
每期10分钟,提炼出文章的精华和亮点,并补充一些背景知识;
-
每期提供若干英汉对照的金句,让你得到智力和审美上的享受,领略作者的巧思和文笔;
-
传授一些应对信息过载的方法,减轻你搜集、过滤信息的焦虑;
-
了解国外刊报道的写作技巧、思路,提高写作和思维能力;
-
订阅专栏后,你还可以加入“
贝小戎读书会
”线上微信群。加入读书会除了外刊交流,还有一些优秀书籍的推荐阅读和交流。小贝在群中还会分享更多原文链接,让你不用花时间去查找就可以直接阅读到优秀的外刊原文。小贝还将定期提供旧外刊赠送的彩蛋服务。
入群方法:
给中读服务号(ID:lifeweekerclub)留言,晒出专栏订阅截图,微信客服将邀您加入“
贝小戎读书会
”线上微信群。
薛巍,笔名
贝小戎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学士、外国哲学硕士,《三联生活周刊》主笔。著有《假装读过》、《西风不识字》等书,译有《生活的哲学:寻找人生意义的12堂哲学课》、《真理》、《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遇见苏格拉底,我的人生睡醒了》等。
“135编辑器”提供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