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 烈 建 议 盟 友
星 标
我 们
我 们 一 起 ☆ 见 证 成 长
1
、
新兴产业崛起、产业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关系
——
基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沉浮的视角
2
、
上市公司应该购买理财产品吗?
——
基于实体投资效率的视角
7
、
公司信息披露选择与市值管理行为
——
基于中小板公司股权质押的经验证据
8
、
统一化与差异化:债券市场内幕交易规制的困境与法制进路
1、新兴产业崛起、产业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基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沉浮的视角
摘要:
以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脉络为切入点
,
本文深入分析了新兴产业成长规律以及产业政策、资本市场在新兴产业崛起中的作用。研究发现
,
新兴产业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
,
由无序到有序以及转换中的产业震荡都是普遍经历的过程
;
产业政策对新兴产业发展兼具积极与消极作用
,
资本市场则在支持新兴产业成长中具有独特优势。因此
,
为促进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政府部门应采取更加聪明的产业政策
,
并对处于产业震荡期和产业政策退坡期的新兴产业加强资本市场服务推广
,
形成产业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合力和接力。
关键词:
光伏产业
;
新兴产业
;
产业政策
;
资本市场
;
2、上市公司应该购买理财产品吗?——基于实体投资效率的视角
摘要:
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上市公司不是投资特定项目
,
而是去购买理财产品的现象
,
一段时期以来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
2011
―
2017
年我国
A
股非金融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数据
,
借助投资
-
投资机会敏感度模型
,
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对其实体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
,
购买理财产品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实体投资效率
,
而这一效率损失可以被进一步分解为来自投机套利动机、公司代理冲突和现金流约束的效率损失。依据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不同和是否近年内
IPO,
购买理财产品行为对实体投资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从对实体投资效率的视角回答了上市公司是否应该购买理财产品的问题
,
所提供的直接经验证据为我国资本市场科学评估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行为的合理性带来丰富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购买理财产品
;
实体投资效率
;
投机套利动机
;
公司代理冲突
;
现金流约束
;
摘要:
本文以行业、产权性质、年份特征构建同群企业
,
以
TRSFA
方法测度企业创新效率
,
并采用中国
A
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
:(1)
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
,
即与同群企业相比
,
企业提供的薪酬越具有竞争力
,
其创新效率也会越高
;
但这种激励效果仅体现在普通员工方面
,
对高管团队的激励效果并不显著。
(2)
在就业流动性限制较小的地方
(
如经济发达地区、非国有企业
)
以及薪酬水平较低的企业中
,
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企业应注重普通核心技术员工薪酬水平的外部公平性与竞争性
,
以提高企业创新效率。
关键词:
外部薪酬差距
;
企业创新效率
;
社会比较
;
同群企业
;
摘要:
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向市场传递有用信息的同时
,
也可能沦为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本文以
2009
―
2016
年中国
A
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
,
实证检验了债务违约风险对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的影响
,
并考察该影响在不同动机
(
对外担保
)
和能力
(
组织复杂度
)
下的差异。结果表明
,
债务违约风险显著提高了公司对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的概率和水平
,
并且这一影响主要存在于当期对外担保余额较高或组织结构更复杂的公司中
;
进一步研究发现
,
债务违约风险显著降低了公司的创新产出质量。
关键词:
债务违约风险
;
研发支出
;
资本化
;
对外担保
;
组织复杂度
;
摘要
:基金经理的个体特征对其决策方式与投资风格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
2005
―
2019
年我国
A
股市场与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数据
,
采用社会关系网络分析方法测度了基金经理决策的风险承担水平
,
检验其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
并且从信息依赖的角度对性别差异产生的行为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1)
相比男性同行
,
女性基金经理的持股组合与市场组合的接近度更高
,
因此她们具有更低的风险承担水平
;(2)
女性基金经理在决策过程中对于私有信息的依赖程度更低
,
而对于公共信息的依赖程度更高
,
这可以作为其持仓组合具有较低风险承担水平的一个解释
;(3)
对于私有信息和公共信息依赖的性别差异受到决策情形
(
调仓、建仓和平仓
)
和市场行情
(
牛市和熊市
)
的影响。本文拓展了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在金融市场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
丰富了基金经理个体特征与决策方式关系的研究
,
为机构投资者行为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基金经理
;
信息依赖
;
风险承担
;
性别差异
;
摘要
:究竟哪些因素驱动了高管减持备受学术界关注。已有研究多立足于信息优势、公司治理环境以及高管收入等角度进行探讨
,
忽略了市场风险可能发挥的功能。区别于以往研究
,
本文尝试将市场风险纳入高管减持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中
,
检验其发挥的功能。利用
2006
―
2018
年中国
A
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
:
市场风险与高管减持之间显著正相关
,
高管减持时呈现出风险规避效应
;
市场风险较高企业的高管在减持股票时有较强的择机性
,
存在显著的择机特征
;
高管减持中的风险规避效应和择机性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
进一步研究发现
,
市场风险与高管减持叠加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资本成本
,
降低了企业价值。以上结果表明
,
市场风险是影响高管减持的重要因素
,
市场风险与高管减持叠加带来了较为负面的经济后果。
关键词:
市场风险
;
高管减持
;
风险规避效应
;
择机性
;
7、公司信息披露选择与市值管理行为——基于中小板公司股权质押的经验证据
摘要:
上市公司常常利用信息披露策略进行市值管理。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
,
研究股权质押下的信息披露选择及其市值管理效应。研究发现
,
股权质押发生后
,
公司存在通过干预信息披露进行市值管理的行为
;
公司更倾向于披露好信息
,
并且在交易日披露更多好消息
,
在非交易日披露更多坏消息
;
披露好消息尤其是经营性好消息能发挥提升股价、稳定市值的作用
,
但试图通过交易日披露好消息、非交易日披露坏消息来稳定市值的效果不显著。上市公司应意识到通过选择性信息披露进行市值管理不仅可能违规
,
而且效果短暂甚至无效
,
只有加强公司治理、努力提高经营业绩和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提升股价
;
监管部门需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
加强信息披露监管。
关键词:
股权质押
;
信息披露
;
市值管理
;
选择性披露监管
;
8、统一化与差异化:债券市场内幕交易规制的困境与法制进路
摘要:
后疫情时代的债券违约潮背景下
,
高收益债券和信用衍生品成为债券市场内幕交易的高发区。然而
,
债券市场内幕交易规制面临去监管化的价值冲击、股票化规则难以适用和认定标准的差异化不足等三重困境。鉴于内幕交易的不公平竞争本质和欧美规制体系的局限性
,
缺乏统一金融法制和判例法传统的中国应采纳维护公平竞争的规制思路
,
以公平竞争为反欺诈和市场诚信的价值桥梁
,
引领统一化的顶层设计
;
同时针对债券市场特性进行差异化调试
,
豁免做市商和中央对手方
,
完善内幕信息规定
,
并围绕询价开展信息规制。
关键词:
债券市场
;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
信用保护工具
;
内幕交易
;
公平竞争
;
跟踪记者
:
王莎莎 延安大学
本期小编
:孟丹 河北工业大学
国际知名财务期刊,发表三篇“中国高铁开通”研究文章!
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三篇“现金持有”中国问题研究
中国会计学者,最新三篇“资本市场开放”研究工作论文!
近期国内CSSCI期刊“创新研究”五篇文章
近期CSSCI期刊“资本市场开放选题”15篇文章
近期国内CSSCI刊“商业信用供给研究”三篇文献
近期国际顶级期刊“审计质量研究“三篇文献
近几年CEO“自恋”与会计财务研究文献推荐
国内顶级期刊《审计研究》,最新发表14篇文章!
《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年第11期目录及摘要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经济评论》2020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20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12期目录及摘要
《财贸经济》2020年第12期目录及摘要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