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博物馆头条
倾力打造博物馆行业第一新媒体集群,是“中博热搜榜”系列榜单首发平台。拥有博物馆头条(视频号)及“文博头条”“美术馆头条”“文博发展大会”“馆长圈”“中华文博共享平台”等专业发布矩阵,每日速递文博艺术行业前沿动态、权威数据、独家访谈等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法频道  ·  寻找心空间 | ... ·  20 小时前  
政法频道  ·  寻找心空间 | ... ·  20 小时前  
武志红  ·  我们为什么躺不平? ·  2 天前  
简单心理  ·  纯好奇,做心理咨询是什么感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博物馆头条

【粤博热展推】“美”的觉醒 罗马帝国的绚丽叙事

博物馆头条  · 公众号  ·  · 2024-08-29 10:16

正文


BACK TO ROME

“美”的觉醒,罗马帝国的绚丽叙事



罗马帝国境内,众多家庭居所与公共建筑皆披上了绚烂的彩色外衣,一笔一划都彰显着古罗马独特的艺术风采。

从那不勒斯湾温柔怀抱中的庞贝古城,到赫库兰尼姆静谧的废墟之间,历史的尘埃虽厚重,却掩盖不住那些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艺术杰作。 历经千年风霜仍不失其华彩的遗存,仿佛时间的低语者,向世人展现着古罗马色彩艺术的极致魅力。


狄俄尼索斯秘仪图

公元前60 年
湿壁画

(图片源于网络)


这是一幅描绘古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秘密祭祀的巨幅壁画。 画的背景是暗红色,看上去醒目、明快。

画中人物比例与真人一般大小,运用了透视手法,增强立体感,使得画面如同雕像一般。整幅画人物繁多,但人物表情各不相同、形态各异,或站或坐、或立或走、或躺或卧。整幅壁画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并且画面高低错落,富有很强的节奏感。


- 展厅实景 -



古罗马艺术与古希腊艺术

在色彩运用有什么区别?


古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帝国之一,其对世界文明与艺术的影响深远且持久。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被纳入帝国版图,古罗马帝国也吸收了不同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特而多元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在艺术方面,古罗马人依托古希腊文化,并对其进行了传承与创新。


在色彩运用上,古罗马艺术深受古希腊艺术的影响。 古希腊艺术强调色彩与形式、比例的和谐统一,这种色彩观念在古罗马艺术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古罗马艺术家在继承古希腊色彩技法的基础上也进行了许多创新。他们发展了更加复杂和精细的色彩体系,注重色彩之间的对比与和谐,以及光影效果的表现。


- 展厅实景 -


一、色彩与雕塑



古罗马和古希腊艺术家都不仅仅关注雕塑形体的完美和线条的流畅,色彩也被用于表达作品情感和细节。古希腊雕塑多以大理石原色为主,强调雕塑本身的质感和形式美。


这种色彩观念体现了古希腊人崇尚简洁、纯净和理性的审美追求。古罗马雕塑在色彩使用上则更加大胆和广泛。除了雕塑本身的大理石原色外,古罗马艺术家还经常在雕塑表面施加彩绘,以增强视觉效果和表现力。这种彩绘往往用于表现皮肤、服装和环境的色彩,使雕塑更加生动逼真。



西勒诺斯喷泉雕像

大理石  公元1世纪  庞贝遗址出土

现于广东省博物馆 “罗马帝国的艺术”展出


这尊西勒诺斯喷泉雕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座白色大理石雕塑出土于庞贝遗址,在雕塑下方还残留着颜色的痕迹。

当时的雕塑家可能使用了鲜艳的颜色来描绘西勒诺斯的皮肤和衣物, 很有可能使用了象征古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红色和紫色, 以强调西勒诺斯作为酒神伴侣的身份和地位。鲜亮的颜色使得这座雕塑在喷泉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颜色在罗马帝国时期的运用不仅增添了雕塑的立体感与真实感,还使雕塑可以更加和谐统一的融入周边建筑和空间环境。


公牛形小型花园雕像

青铜 公元1世纪  庞贝遗址出土

现于广东省博物馆“罗马帝国的艺术”展出


颜色同样在罗马帝国时期的青铜雕塑中起到了美化作品、增强雕塑质感,进而加强象征意义的作用。青铜公牛雕像可能运用了象征生命力的绿色与象征土地和丰收的棕色等颜色来强调公牛的力量和野性之美。颜色的运用增强了雕塑的视觉冲击力,更加充分的发挥其传播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媒介作用。


二、色彩与建筑


在建筑的装饰部分,如壁画或镶嵌画等,都运用了丰富的色彩来增强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这些色彩往往用于突出建筑的细节和主题,使建筑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感。古希腊虽然也会在某些装饰性元素上使用色彩,但整体上色彩运用并不广泛。古罗马建筑在色彩使用上则更加大胆和广泛。


除了石材的原色外,古罗马人还经常在建筑表面施加彩绘,以增强视觉效果和建筑的壮丽感。 这些彩绘不仅用于装饰性元素之上,还用于表现建筑的整体氛围和主题。



半人马纹天花板八角形
温泉浴室马赛克镶嵌画部件
灰泥 公元1世纪  赫库兰尼姆遗址出土
现于广东省博物馆“罗马帝国的艺术”展出


跳舞女祭司纹八角形

温泉浴室天花板马赛克镶嵌画部件

灰泥 公元1世纪  赫库兰尼姆遗址出土

现于广东省博物馆“罗马帝国的艺术”展出


这两件出于赫库兰尼姆遗址的灰泥制温泉浴室天花板八角形马赛克镶嵌画部件, 尽管现在都呈现出单一的泥灰色,但在其创作时期,却是色彩斑斓、生动逼真的。


作为罗马帝国时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马赛克镶嵌画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色彩运用,再现了罗马帝国时期神话、宗教和日常生活的场景。


三、色彩与审美


古希腊绘画的色彩观念深受其哲学思想和审美追求的影响。


古希腊人以“数”来理解世界, 对形的关注超过了对色的关注,因此这时期的色彩审美更多是以构成世界的自然物质的原色来建立的。他们追求的是形式与比例的和谐,以及对理想美的探索,色彩在画面中可能更多起到辅助而非主导的作用。


古罗马绘画的色彩观念则更为复杂,在古罗马早期,色彩运用可能受到道德和宗教的约束,较为朴素和简洁。然而,随着基督教艺术的兴起,色彩逐渐丰富起来,并因教义的指向而改变,形成了精细的色彩体系。


古罗马绘画色彩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再现, 色彩运用更加大胆和多样,以营造逼真的场景和生动的形象。


演员表演戏剧的场景

湿壁画  第四风格

公元1世纪  赫库兰尼姆遗址出土

现于广东省博物馆“罗马帝国的艺术”展出


阿波罗与达芙妮

湿壁画  第四风格

公元1世纪  庞贝遗址出土

现于广东省博物馆“罗马帝国的艺术”展出


这两幅壁画画面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并通过色彩的运用赋予了人物形象以鲜明的个性和情感。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层次、明暗和对比,营造出立体感和空间感,生动地描绘了罗马帝国时期的戏剧场景,也将神话故事和场景的情感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这两幅作品,通过色彩这一艺术语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更鲜活、直观的窗口,窥探罗马帝国时期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


尽管古希腊和古罗马在色彩观念和审美追求上存在差异,但两者都非常重视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无论是古希腊对色彩的朴素运用,还是古罗马对色彩的丰富表现,都体现了艺术家们对色彩的高度敏感和精湛技艺。


- 展厅实景 -


罗马帝国时期的艺术

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罗马帝国时期的艺术以其色彩运用的丰富性、对比的强烈性、光影的细腻表现、广泛应用及主题色彩的多样性而著称。艺术家们大胆采用鲜艳色彩,通过明暗对比增强视觉冲击力,细腻描绘光影变化,将色彩广泛应用于壁画、马赛克、雕塑及建筑中,赋予不同主题以独特的色彩语言,展现罗马帝国文化的繁荣与艺术的深邃。


罗马帝国时期,红色、黄色和蓝色是最常见的三种色系。 譬如红色,以其热烈而奔放的特性,往往与权力、权威紧密相连。在罗马帝国时期的壁画、马赛克镶嵌画和雕塑中,红色被广泛用于描绘帝王、贵族和神祇的形象,以彰显其尊贵与威严。



1

如果你去过庞贝遗址,一定不会忘记那些劫后余生的壁画, 尤其是那历经千年却鲜艳如昨的壁画底色“庞贝红”。 制作这种颜料需要将朱砂碾磨至极细的粉状,越细腻的朱砂呈现出的颜色越好。制作颜料时,古罗马人还会筛入一种特殊的微晶颗粒。据最新研究,这种微晶颗粒源于某类谷物,可以使颜色更稳定,更接近于红赭色。



宝座上的克瑞斯

湿壁画  第四风格

创作于公元1世纪  庞贝遗址出土

现于广东省博物馆 “罗马帝国的艺术”展出


这幅壁画出土于位于庞贝遗址的尼亚薇拉之家(House of Naviglio)的中庭,作品采用第四风格, 描绘了座落在“庞贝红”背景中的谷物女神克瑞斯(Ceres)。 她端坐于宝座上,右手持长炬,脚下摆放着装有谷物穗的花篮(kalathos)。这幅壁画生动展现了古代宗教信仰,凸显了农业神、谷神克瑞斯在居民生活中的崇高地位。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细腻运用和过渡,营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使得画面中的各个元素都显得立体而饱满。



2

在古代各民族的眼中,黄色常被视为光明、热量和繁荣的象征。 这种观念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宗教仪式中也有所体现。在绘画和装饰艺术中,黄色代表着阳光、温暖和希望,常被用于描绘神话场景、自然景观以及人物形象,以营造出一种明亮、欢快的氛围。


圆形女子侧像

湿壁画  第三风格

公元1世纪  赫库兰尼姆遗址出土

现于广东省博物馆 “罗马帝国的艺术”展出


这对女子侧像湿壁画中的女性形象被描绘在圆形背景中,黄色颜料的运用为她增添了高贵和典雅的氛围。黄色代表了活力和生命的力量,女性形象仿佛被置于光明之中,可能被视为对她们在社会中重要性和力量的一种象征性表达。



3

早期古罗马社会,蓝色常被视为边缘、低贱的色彩,各界推测这与当时攻击罗马的蛮族喜欢在身上涂抹蓝色油彩有关 随着文明交流的发展,蓝色开始承载对远方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