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舟赞》一卷
(1)
《般舟赞》全称《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般舟三昧又称“常行三昧”“佛立三昧”,为《般舟三昧经》中的一种定行,七日至九十日之间,常行不坐、不住、不卧,三业无间,心至所感,佛境现前,身心内悦,亦名“立定见诸佛 ”。
本书并非教导如何修持般舟三昧,而是依据《观经》《大经》《小经》《般舟三昧经》等,说明般舟三昧行道的意义在称名往生,以引导圣道门的行人归于称名念佛法门。
《般舟赞》是依《观经》的教理,来说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的,就是站在净土门的立场上,站在《观经》的立场上,有净土门特别的释义方法。
标题标得很清楚,先解释“般舟三昧”这几个字。“般舟三昧又称‘常行三昧’‘佛立三昧’”,“般舟”按字面翻译就是“常行”,“佛立”,佛立现前。“为《般舟三昧经》中的一种定行”,属于一种禅定,是有定功的修持。
《般舟赞》这部著作并没有教怎么修般舟三昧,只是简单解释一下。“而是依据《观经》《大经》《小经》《般舟三昧经》等,说明般舟三昧行道的意义在称名往生”。
般舟三昧的目的是在“称名往生”,以这个线索去看,就能看得明白。“以引导圣道门的行人归于称名念佛法门”。
(2)
全书由简短的前、后序,及长达一千一百二十六句的七言赞偈组成,并未规定特别的行法仪则,只是尽情歌赞净土依正庄严,以发起行人归命愿生之心,得无量法乐;为别时行法,五种正行中别明赞供正行,助入称名正定业。
“全书由简短的前、后序”,以及正赞部分“长达一千一百二十六句的七言赞偈组成”,非常长,像大海的潮水一样,一浪接一浪地涌过来,读起来很过瘾。
在赞偈当中,并没有规定特别的行法仪则。《法事赞》都标注了怎么绕佛、散花,到哪里站着,上座怎么样、下座怎么样,仪则写得很清晰。《般舟赞》对这方面没有写,在每句赞文后,上句就说“愿往生”,下句就说“无量乐”,没有写怎么做。
因为《般舟赞》很长,我当初读的时候,也感觉没有段落的起始,这么长,怎么读呢?反复读了几遍之后,依据《观经》就看出了大致结构。后来列了一个科判,这个科文可以帮助大家来读《般舟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