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净宗18
我是净土宗,我是净宗,这里是净土宗【净宗18】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刘润  ·  刘润:我在上海送外卖 ·  8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DeepSeek百万年薪招聘上热搜,实习生可 ... ·  昨天  
界面新闻  ·  流感为什么能致命? ·  2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复盘2024抖音玩法,5个案例帮助品牌拿到增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净宗18

精要摘录34 |《净土宗概论讲记》

净宗18  · 公众号  ·  · 2020-10-28 11:00

正文






《般舟赞》一卷


(1)


《般舟赞》全称《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般舟三昧又称“常行三昧”“佛立三昧”,为《般舟三昧经》中的一种定行,七日至九十日之间,常行不坐、不住、不卧,三业无间,心至所感,佛境现前,身心内悦,亦名“立定见诸佛 ”。


本书并非教导如何修持般舟三昧,而是依据《观经》《大经》《小经》《般舟三昧经》等,说明般舟三昧行道的意义在称名往生,以引导圣道门的行人归于称名念佛法门。


《般舟赞》是依《观经》的教理,来说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的,就是站在净土门的立场上,站在《观经》的立场上,有净土门特别的释义方法。


标题标得很清楚,先解释“般舟三昧”这几个字。“般舟三昧又称‘常行三昧’‘佛立三昧’”,“般舟”按字面翻译就是“常行”,“佛立”,佛立现前。“为《般舟三昧经》中的一种定行”,属于一种禅定,是有定功的修持。


《般舟赞》这部著作并没有教怎么修般舟三昧,只是简单解释一下。“而是依据《观经》《大经》《小经》《般舟三昧经》等,说明般舟三昧行道的意义在称名往生”。


般舟三昧的目的是在“称名往生”,以这个线索去看,就能看得明白。“以引导圣道门的行人归于称名念佛法门”。


(2)


全书由简短的前、后序,及长达一千一百二十六句的七言赞偈组成,并未规定特别的行法仪则,只是尽情歌赞净土依正庄严,以发起行人归命愿生之心,得无量法乐;为别时行法,五种正行中别明赞供正行,助入称名正定业。


“全书由简短的前、后序”,以及正赞部分“长达一千一百二十六句的七言赞偈组成”,非常长,像大海的潮水一样,一浪接一浪地涌过来,读起来很过瘾。


在赞偈当中,并没有规定特别的行法仪则。《法事赞》都标注了怎么绕佛、散花,到哪里站着,上座怎么样、下座怎么样,仪则写得很清晰。《般舟赞》对这方面没有写,在每句赞文后,上句就说“愿往生”,下句就说“无量乐”,没有写怎么做。


因为《般舟赞》很长,我当初读的时候,也感觉没有段落的起始,这么长,怎么读呢?反复读了几遍之后,依据《观经》就看出了大致结构。后来列了一个科判,这个科文可以帮助大家来读《般舟赞》。


(3)


本书以赞偈的形式解释净土三经,特别是《观经》一部的教理,大体依循《观经》玄义、十三定观、九品往生、得益分、流通分之次序,可与《观经疏》对照,是研习《观经》教义的重要著作。


本书大体是依循《观经》的次序。不过,这本著作如果和《观经疏》对照看,那就非常清晰了。


这一章把相承法义的著作简单介绍了一下,详细内容需要大家日后仔细研读、深入。以善导大师五部九卷来说,这四部是具疏,一提起来,我们应该想到它说的是哪种正行、要点在哪里,对这些我们心中要有概念。

再读《赞阿弥陀佛偈》


(1)


《赞阿弥陀佛偈》共有五十首偈子,它的内容也非常好。《净土宗概论》对《往生论注》说得比较简略,对它的教理、教义方面没有写到,只是说到它的主线和核心要点,因为它太长了。在讲《赞阿弥陀佛偈》的时候,我又稍微有些解释,主要以“五念门”和“称名”这两点来说明。五十首赞偈是来表达五念门的思想的,大家可以对照着看。


同时,在五念门当中,特别以“称名”为中心。在《往生论》里,观察门的分量比较多;称名在第二,赞叹门(称名)那一段不是很突出。但是在《赞阿弥陀佛偈》里面,昙鸾大师把“称名”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非常突出地显明称名。


比如说一开始,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来标出以称名为中心。写五十首偈子之前,先写“南无阿弥陀佛”,这不是称名吗?五十首偈子就用了十四首偈子赞叹称名,其中有十二首是用了十二光如来的名号,是称名;还有总赞阿弥陀佛,也是称名;还有赞叹无量寿,也是称名。


同时,昙鸾大师在五十首偈里面,另外又列了阿弥陀佛的二十几种德号,比如“大心海”“平等力”等等,来赞叹阿弥陀佛名号功德。


(2)


我们来看下面这一段。


又,大师在阿弥陀、无量寿、十二光名之外,以其无碍智辨及无比虔信,别立种种德号而赞之,可以体会到大师是如何地仰赞救主阿弥陀佛,以至情不能已,赞之又叹之,叹之又赞之,如海潮音般,波波不息。最后一偈,如同久久积蓄了无尽的力量,将此海潮扩至十方,言:“我以一心赞一佛,愿遍十方无碍人。”至此全偈文虽终了,而法音永远回荡于十方法界。


赞偈文句非常美,是赞叹阿弥陀佛这一尊佛的。最后说“我以一心赞一佛,愿遍十方无碍人”,十方诸佛都属于“无碍人”,烦恼断尽,没有任何障碍。最后这首偈子共有十句:


十方三世无量慧,同乘一如号正觉。

二智圆满道平等,摄化随缘故若干。

我归阿弥陀净土,即是归命诸佛国。

我以一心赞一佛,愿遍十方无碍人。

如是十方无量佛,咸各至心头面礼。


虽然是专修念佛、专赞专叹阿弥陀佛,但是整个境界就像海潮一样,一浪接一浪地推广到十方无量的法界、无量诸佛、无碍诸人。我们也一样,也会感受到祖师这种悲心,让我们的心绪随着他的语言,随着他的心境,推广到非常广大的空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