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制片 | 040号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 观 自 身
阅
读时间约2分半钟
我很少就自己翻译的短片发表评论,通常我只是从短片的主题或片断中挑我感兴趣的一个点,从这个点出发写
我自己的经历和想法(今天也不例外)。这件事说明:第一,我很自恋;第二,我有自己的想法。
我的想法对别人来说也许无足轻重,对我自己却很重要。王小波说,如果没有这些想法,人活着也没什么意思。尽管
有他撑腰,我还是觉得有自己的想法是件
难以启齿的事,不亚于考试得倒数第一,或者不幸染上皮肤病。比方说,现在大家聚会都爱谈股票基金、楼市房价、美容养颜、明星八卦……如果有人插嘴谈时空观或者现代文学,用不着别人提醒,我第一个就会觉得他矫情,并施以直勾勾的注目礼,直盯得他羞愧难当,承认自己鲁莽扫兴为止。
我是个识趣的人,尤其懂得「不合时宜」的尴尬,因此在有人的场合我几乎不开口。这样做的结果是,我脑子里想法越屯越多,几乎无处堆放。
我开始觉得自己屯的不是想法,而是荒货——又多又没用的,不是荒货是什么。
我
写公众号,就是为了找个地方堆放这些荒货。
每次在后台看到有新朋友关注「尽整没用的」,我都要强忍着激动才不至于冲口而出:「欢迎你到垃圾场来!」
我不但屯自己的「荒货」,对别人的新奇想法也充满了兴趣。比方说,最近
我从朋友那里知道了一位以前没听说过的女作家,她用一种奇特的方式写小说,
这个想法让我兴奋不已。
一般的小说描写的是现实世界里发生的故事,有逻辑线索和前因后果,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就能读懂(或者加以推理就能读懂),而她的小说里没有这些东西。
她的小说里充满了古怪的人物、无逻辑的情节和对话、梦魇般的场景。读者盯着字面上的意思是读不懂的,只会陷入不知所云的困惑里。
有人问,不写现实世界发生的事,那她写的什么。她写的是自己的灵魂世界。她的小说不是按时间水平展开的,而是垂直的,向着潜意识的深处挖掘。她用这种方式观察(或者叫展现)自己的精神世界与灵魂。
人最核心的精神世界与灵魂是难以直观表达的,只能用梦境般的隐喻来表现。因此她的小说像迷一样,要求读者调动自己的精神活动去破解。阅读小说的过程就是唤醒自己的灵魂去与作者的灵魂交流的过程。这种阅读与被动的阅读截然不同。
这种写小说的方式几乎是前所未见的,她比卡夫卡的荒诞更诡异、更纯粹,直接指向人的精神世界。
她的每部小说都是一个迷,都在向读者提问,等待我们去破解。这种事哪怕想一想也叫人激动得睡不着觉。最近几天上下班路上我都在读她的小说,游泳时脑子里也充满了小说里的场景。
女作家
笔名残雪,
本名邓小华,1953年出生,是哲学家邓晓芒的妹妹。
残雪
已经用这种方式写了三十年小说,在世界各地都拥有忠实的读者和研究者,可惜我最近才知道。
有关残雪的想法及其魅力就讲到这里。现在我要说说这件事与今天的短片「俯瞰地球」有什么联系。人类的探索可以分为向外和向内两个方向,向外探索客观世界,向内探索精神世界,向外探索产生了科学,向内探索产生了文学、艺术、宗教、哲学。
以往虽然也有描写虚幻世界的
文学
作品,但它们影射的或多或少还是现
实世界和思想世界。完全以自己的潜意识作为描写对象,残雪是我知道的第一人,她将向内的文学探索又推进了一步。
以我之见,「俯瞰地球」和残雪的小说分别是向外和向内两个维度上的探索结果,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两者
都展示了反观自身、关注自己的魅力。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从技术上讲,我自己的「荒货」也具备这种潜力,所以尽管难以启齿,我还会接着屯下去。
文 | 徐定翔
尽 | 整 | 没 | 用 | 的
没 ·
用
·
但
·
有
·
趣
· · · 不
·
信
·
接
·
着
·
看
· · ·
点击关键词欣赏往期短片
三分球
|
满月
|
数字
|
死神
|
丢失的围巾
|
易如反掌
|
闪停侠
|
巴赫大无
|
机器人生
|
刺杀国王
|
深海迷失
|
现在完成时
|
答案
|
鸟秘诀
|
末日
|
路尽头
|
850米
|
礼物
|
测谎议
|
桥牌搭档
|
变幻
|
记忆月台
|
五米八
|
幽暗
|
记忆红气球
|
输入输出
|
太阳日
|
父与女
|
春之觉醒
|
四步减肥
|
兔子与鹿
|
时光钟摆
|
卡拉
|
亚伯
|
吞噬
|
杀手频道
|
Siri发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