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药代表
本号为正版MRCLUB「医药代表」微信,谨防山寨!——医药行业的那些事儿,新手指导,招聘信息,业内新闻推送,25万药代会员及医药市场销售管理人员每天从我们这获得职业指导及业内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正常关节磁共振解剖图谱汇总... ·  昨天  
Clinic門诊新视野  ·  探索|左房室耦合指数在心力衰竭中的预后价值 ·  3 天前  
肿瘤资讯  ·  【4188】STTT重磅|新一代免疫治疗方案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药代表

对话安斯泰来中国区总裁赵萍: “30年领跑者”背后的故事

医药代表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08-20 22:56

正文

采访前记

本文发布前夕,安斯泰来宣布, Enfortumab Vedotin 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和 PD-1/PD-L1 抑制剂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la/mUC)成人患者。


这一新药的获批将给中国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而对于安斯泰来而言,持续深耕医药领域数年,今年更是接连有数个创新成果实现收获,亦是具有标志性的一年。


在这条不停为“患者需求”奔跑的赛道上,安斯泰来和无数的医药行业从业者从未停止奔跑和努力。



只有不停的奔跑,才能站在原地。”

上周采访安斯泰来中国区总裁赵萍,临告别时她说,这是她经常分享的一句名言。

同在医药行业这么多年,对此我深有同感,所有的努力和进步都是相对的,我们不但需要适应时代造就的市场环境,还要适应身边的同行奔跑所构成的竞争环境,一旦踏上职场,就像站在跑道上,如果不学习,不保持进步,可能连停留在原地都保证不了。

小时候看《爱丽丝镜中奇遇记》,只觉得故事有趣,但长大重翻那个故事,其中的这句话会把你敲醒,童话总是要在现实中变成普通话。

一百多年前刘易斯·卡洛尔给三个女孩讲述了爱丽丝的故事,中产阶级教育女孩,大概一直就是这个观点,不停奔跑,对自己严格一点儿。

就像这次,当再次听赵萍柔和平静的说出这句话,你就知道她不是在制造焦虑,因为她的心态就是这样,积极乐观,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又从不停步,始终保持着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在奔跑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和意义,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瞩目的成就。

今年 1 月份,赵萍加入安斯泰来就任中国区总裁,近日,大咪于安斯泰来中国北京总部对其进行了采访,两个小时的交流,了解到这位业界“领跑者”更多背后的故事。

安斯泰来中国区总裁赵萍



“最早做肿瘤药的医药人”

赵萍的职业生涯始于90年代初期,恰逢中国医药市场开始蓬勃发展之际。作为最早涉足肿瘤领域的专业人士之一,赵萍不仅仅主导了多家跨国药企的新药引入中国市场,更是将先进的治疗理念带到了中国。

“正如你所说,早期的医药人不光是把国外的新药引入中国市场,还把一些新的治疗理念介绍到中国。” 谈到自己从医生转型到医药行业时,赵萍回忆道。

她向大咪介绍,在那个年代,她带领团队,从最基础工作起步,经历了将肿瘤治疗 CR、PR 等概念引入中国,循证医学的引入和推广,组织 GCP  培训和高峰论坛等诸多关键节点。

现在可以看到,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中国肿瘤疾病诊疗和临床试验的质量和规范性,也为中国医药行业与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

"我们也改变了许多东西,一路走来,我跟许多中国临床专家一起经历了我们中国医药市场发展的整个过程,参与并助力创新药发展,以及中国肿瘤诊疗水平和国际接轨,为全国患者带来更多中国智慧。"赵萍如是说。

正是在赵萍这样当时的医药先行者的努力下,中国的肿瘤专家们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开始参与全球注册临床试验。这不仅提升了中国医药领域的国际地位,也为中国患者带来了更多先进的治疗方案。

谈及国内医疗水平的提高,她点头表示赞同,“我们这代人经历了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的阶段,尤其是近几年,中国医药市场整体的创新支付能力,以及医药市场的规模,甚至是在以双位数速度在增长。现在我们中国的医药市场成为变成全球第二大的医药市场,不管是从医生能力、医药行业规模以及医疗水平,以及国际地位等方面,我们都上了一个台阶。”

纵览赵萍整个职业生涯,和她名字关联的,是一个个跨国药企和重磅创新药,三十年里,她一直是生物制药领域的引领者,尤其是在肿瘤治疗领域,大咪认为,她是最有发言权的。

可以说,赵萍是中国本土职业经理人中少有的具备将公司战略转换成具体的战术并予以实施的行业人才。

1993 年,赵萍从医院出来,加入百时美施贵宝,成为国内第一批负责肿瘤药的医药人,1998年,礼来中国也开始在中国引入肿瘤业务,邀请赵萍担任礼来中国区肿瘤业务负责人。

二十年后,她再次返回前东家百时美施贵宝,就任百时美施贵宝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经理,“收拾旧山河,从头越”,在重塑团队执行力的同时,推进了重磅炸弹级抗肿瘤新药“O 药”在中国的成功上市。

近年来,赵萍也推进了国内创新药企的商业化实践,在她就任基石药业大中华区总经理期间,从 0 到 1,一手搭建了基石药业的商业组织,让这家本土初创企业从临床阶段走向商业化,并推动了其多个产品的上市。

肿瘤领域之外,赵萍在担任百特、健赞、艾尔建中国区负责人的期间,通过前瞻性的战略制定和高效的组织建设,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拿艾尔建来说,2011 年艾尔建中国业务收入为 1 亿人民币,赵萍接手后保持连续 6 年增长,离任时已经攀升至近 20 亿,使中国区成为艾尔建全球三大市场之一。

“我非常感慨于这30年的经历。”赵萍对我说。


安斯泰来,赵萍的新征程

今年 1 月份,赵萍加入安斯泰来,就任中国区总裁。

安斯泰来作为一家拥有 30 年在华发展历史的跨国药企,近年来在肿瘤领域的战略转型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这一转型不仅体现了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反映了其在全球肿瘤治疗领域的雄心。


安斯泰来在肿瘤领域的布局意图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其和罗氏旗下基因泰克联合研发了肺癌靶向药物厄洛替尼,其后一直寻找合适的该领域的收购对象。2015 年,安斯泰来宣布与 Potenza 医疗公司达成协议,共同进行多种肿瘤免疫疗法的研发。真正的里程碑出现在 2018 年,当时安斯泰来收购了生物技术公司 Potenza Therapeutics,正式进军肿瘤免疫治疗领域。

此后,安斯泰来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迅速在肿瘤领域站稳脚跟。

在中国市场,安斯泰来的转型同样令人瞩目。2019 年,中国市场从"亚洲和大洋洲"区域市场升级为安斯泰来五大全球市场之一,直接向全球总部汇报。2021 年 11 月,安斯泰来完成了在华战略布局升级,形成了"一个总部(ACI)和两个中心(ACM+ACP)"的新架构。这一升级不仅反映了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为其在肿瘤领域的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赵萍于 2024 年初正式加入安斯泰来,担任中国区总裁。作为医药界的“30 年领跑者”,赵萍选择安斯泰来有其深思熟虑的考量。

“安斯泰来是一家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公司,同时又在积极转型,特别是在肿瘤领域的布局令人振奋,”赵萍表示,“我看中的是安斯泰来的创新基因和对中国市场的承诺。这与我个人的职业理念高度契合。”

在赵萍的带领下,今年以来,安斯泰来在中国的肿瘤业务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不仅加快了新药引进的步伐,还积极参与全球早期临床试验,

“安斯泰来对中国医药人才寄予厚望,对中国市场充满希望,相信 next China is still China。”她这样说。

值得一提的是,安斯泰来还在研发本土化方面取得了突破。赵萍介绍道:"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参与全球I期临床试验,这意味着中国患者可以更早地接触到创新疗法。我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桥接试验,而是要真正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此外,安斯泰来还通过与本土企业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了在华布局。例如,与百洋医药在商业化方面的合作,以及与科望医药在创新研发领域的合作,都体现了安斯泰来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赵萍强调:"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将安斯泰来的创新带到中国,更要整合中国的创新力量,共同推动全球医药创新。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也是我选择加入安斯泰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MNC的本土化:
回应中国患者需求

在本土化这个话题上,赵萍谈的更多的是“以患者为中心”,她认为,跨国药企本土化,最根本的还在于要“回应中国患者需求”。

在赵萍 30 年的医药生涯中,“以患者为中心”始终是她坚持的核心理念。作为医药界的“领跑者”,她不仅将这一理念深植于自身的领导哲学中,更将其贯穿于安斯泰来中国的整体战略之中。

对她而言,“以患者为中心”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需要不断深化和长期实践的理念。“真正的‘以患者为中心’,首先在企业战略层面上,从创新药的研发和引入开始,就应该是切实地回应患者需求的。之后我们组织的每一位员工,才能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者反馈到研发和各个部门如何去帮助这些患者,或者如何帮助患者去获得产品。”赵萍如是说。

赵萍表示,安斯泰来不仅选择研发目标有独到眼光,而且充分考虑中国患者的遗传背景和疾病特征,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纳入中国患者数据。

“公司从回应中国患者的需求出发,有的疾病在欧美是罕见病,但在亚洲比较多发,通过在中国和日本以及全球开展临床试验,能够最大程度的造福于中国和亚洲的患者。“提及全球首款 CLDN18.2 靶向疗法 Zolbetuximab,赵萍表示,“我们中国在早期就参与了这款产品的国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全球超过40% 的入组患者都是来自中国的,也要感谢我们中国审评审批制度的加速,才让这么多的中国患者人群有机会参与到创新药研发中,让中国的研究者成为全球PI。”

在满足中国患者需求的同时,一款创新药的成功,也将中国的临床专家推向国际学术舞台。

赵萍回忆,“去年 ESMO 大会的时候,当我们公司的临床试验数据公布的时候,获得了在场所有人的专家起立鼓掌 3 分钟的荣耀,当时我们的研究者和自己的同事都热泪盈眶。因为我们使泌尿上皮癌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了 1 倍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