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后回复 礼包 免费领取【8G总裁班视频+100本经管畅销书】
从中关村一间小平房到新东方航母,从大学教师到影响中国教育格局的企业家,从人人尊敬的俞老师到成功的投资人,俞敏洪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认为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创业呢?
创业是不是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做成?汉高祖刘邦其实是一个没有太大创业热情的人,因为当时他只是一个亭长,(相当于现在的镇长。)县里的干部都是他的好朋友,没事喝喝酒、聊聊天,他觉得没有必要造反。但是后来刘邦反而成功了,为什么呢?
第一,他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背景。他本身就是个小官僚,了解中国的官僚体系,所以他知道一件事做起来,搭建人才结构和组织结构的重要性。
第二,刘邦知道什么人应该用在什么地方。从来没有乱用人,每一个人都用得非常到位。
第三,刘邦用的这些人帮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建国团队。国家还没有成立的时候,刘邦的组织机构已经搭建起来了。
不要以为公司的组织机构不重要。开心网大家都知道,它本来应该做成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平台,成为一个年收入几千万的大公司。他的创始人回头过来看,认为自己纯粹专注于技术,忘了在最关键的时刻搭建公司的组织机构。
俞敏洪说:什么是有进步的事情?我今天没有读书?每天坚持读书,吸收新鲜事物,让自己有所进步。
在上大学的期间,俞敏洪在医院住了一年,那一年他读了将近300本书。现在大家可能觉得他比较忙,没有时间读书,其实读书早已成为了他的习惯。有人问他,俞老师,你为什么还要读书呢?他的答案是,因为确实只有书中的思想才能引导我们走向未来。2004年俞敏洪重新回到董事长的职位上,当时他就阅读了很多关于管理的书籍,开始明白应该怎么做,怎么变革新东方。
所以他每天再忙,读书也不少于50页,并且还给自己订了个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每天晚上11点到12点半。当全世界都抛弃你或者你抛弃了全世界时,唯一对你不离不弃的就是你手头的那些书籍。
“创客”,简单说,就是有梦想,有行动的创新者。自己如果有好的想法和好的设想,把这个设想卖给别人,这是创客行为。
“创业”是建立和经营一个公司的行为。任何人有好的想法,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变成自我发展的一部分,但并不一定有好的想法就必然去创业,因为很多想法并不能支撑起一个公司,他可能是轻技术和新思路的一部分,完全可以通过创客行为,慢慢融入大公司。许多人都符合创客的定义,其是大学生。
创客要创业成功,谨防伪创新。很多创业项目要么模仿、要么雷同、要么忽悠,一点没有创新性。
创客一定要找到好的合伙人,大家共同没努力,才能把事情做成。在大时代,成功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聚集有同一志向的人,实现自己的想法。
创客要敢于体温,敢于思考,敢想敢试。也要善于倾听意见和建议。
“作为一个创业者,不要妄想一下子就取得成功,而应该轻装上阵,通过这份事业让自己走向更远的未来,这一点非常重要。尽管有时候会感到疲惫,但是当面对未来世界的时候,依然感到兴奋。我认为这才是创业者的标志。”
Facebook在做大以前,也只是扎克伯格在自己的房间里做的大学网站。新东方成立的头三年,一年也只有5000个学生,虽然现在每年有300万学生在新东方学习,但这个数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一点一点来的,一辈子只要把一件大事做好就够了。
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最后的成功,只有不断的进步。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管年龄多大,也依然在天天想着继续创业。柳传志把联想电子送上市后,又把联想控股送上了市,并且继续投资所有的创新创业项目。马云和马化腾每天都想着第二天不会被竞争对手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