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读
《单读》出版物(前《单向街》杂志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读  ·  写作中的反抗,就是拒绝接受现实 ·  昨天  
新周刊  ·  “一人AI公司”已实现年入百万 ·  2 天前  
新周刊  ·  餐饮巨头,挤进大学校园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单读

许知远:他塑造了我的整个知识世界| 单读

单读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3-22 08:22

正文


《纽约书评》被评为“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成功的智性期刊”。它继承了古希腊柏拉图倡导对话艺术形成的文学遗产,苏珊·桑塔格、诺姆·乔姆斯基、玛丽·麦卡锡……都为它撰稿。当它拒绝像《纽约时报书评周刊》那样商业化地做大众书评时,反而以小博大,在知识分子群中声名渐盛。


3 月 20 日,《纽约书评》创办人、主编罗伯特·西尔弗斯逝世。自 1963 年创刊以来,这位杰出的编辑引领了美国半世纪的思想争鸣。许知远与单读谈起西尔弗斯的离世,谈起这份杂志对他知识结构、职业、兴趣的影响。





3 月 20 日,《纽约书评》创始人 Robert·B·Silvers 逝世,享年 87 岁。他历任《巴黎评论》编辑、《哈珀杂志》副主编, 1963 年参与创办《纽约书评》,担任主编长达 53 年之久。因其坚持“独立思想与现实关怀”,使得《纽约书评》保持了浓郁的“智性”风格,网罗最杰出的头脑来探索观念的世界,让思想影响当下的重大问题。


近半个世纪,《纽约书评》以其“毫不遮掩的精英主义”,通过刊登深刻的长篇书评抵抗浅薄之风,定义了英语世界的智性讨论:索尔仁尼琴访谈、哈维尔《狱中书简》、亚当·米奇尼克的狱中书信、蒂莫西·加顿·阿什所写的波兰及捷克革命、哈维尔的《知识分子与权力》、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萨义德与伯纳德·刘易斯关于东方主义的争论、埃德蒙·威尔逊与纳博科夫关于俄语翻译的争论等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的讨论……


许知远听闻《纽约书评》创始人 Robert·B·Silvers 逝世后,通过音频回顾了这份英文双周刊对他精神世界的影响,以及这份双周刊所呈现的办刊精神和编辑精神。

 

它几乎塑造了我的整个知识生活

 

3 月 20 日,《纽约书评》主编罗伯特·西尔弗斯( Robert Silvers )去世。


就在前一天晚上,许知远观看了电影《天才捕手》,影片讲述了天才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与作家托马斯·沃尔夫、海明威、菲兹杰拉德的故事。对他来说,许多场景都是异常熟悉的:一个作家创作时的迸发、燃烧;他同一个卓越编辑间的友情,他们对才华、个人的追求,以及彼此间的爱与纠缠。


在许知远的心中, 20 世纪有几个这样的编辑?图书业,当然有电影中的主角麦克斯·珀金斯。在杂志业,其中一位便是离世的罗伯特·西尔弗斯。这个死亡消息连同昨日观影,酝酿出一种情绪。


尽管他知道,死亡是迟早会发生的事。


《纽约书评》


1963 年,《纽约书评》诞生,它是一个偶然的产物。当时最重要的杂志《纽约时报书评》发生罢工事件,出现了一百多天的空档。罗伯特·西尔弗斯与他的搭档芭芭拉·爱泼斯坦想,为何不创办一个新的且更富深度的杂志呢?毕竟,《纽约时报书评》是面向出版业界的,而他们想做一份面对跨界知识分子的杂志,历史、政治、文学、艺术、思想全部容纳其间。那是美国,甚至整个英文世界知识分子风潮开始兴起的年代。 1963 年,美国正当战后转型重要时期,一批新的知识分子,如苏珊·桑塔格,他们要用新的视角来观察美国社会,描述美国社会与世界的关系,描绘一种新的艺术的语言、技术的语言、政治的语言。他们要探索的是一个美国新世界。创办人们视英国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为大西洋彼岸最为重要的知识分子杂志,《纽约书评》为其对应物。但实际上,《纽约书评》创办后,其影响力很快超过了《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大概从 2000 年开始,许知远便时断时续地阅读《纽约书评》。那时二十四五岁,有许多文章还读不懂,或者半懂不懂。他对世界的兴趣,历史、政治、文学、艺术,很大程度不是从书与展览中获得,而是来源于这本杂志。可以说,这是他青春期最为重要的启蒙杂志,甚至可以说,《纽约书评》,“它几乎塑造了我的整个整个生活”。

 

伟大的编辑往往羞愧于自己的写作

 

许知远本身拥有编辑和作者双重身份,但他坦言自己很难在这两者间达到平衡。


《纽约书评》影响了许知远的职业选择。他办过许多杂志,包括现在创办的《单读》杂志,都多少受到《纽约书评》精神的影响。他期待,《单读》也能够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可能没有那么杰出,但也能看到一代人的兴起,看到一代人对自己生活的理解。他想要在中国寻找到对应的苏珊·桑塔格、埃德蒙·威尔逊,能够探索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社会。然而所做的还远远不够,这个群体也从未真正的兴起过,因为当下的生活在展开于一个反智的时代。


2002 年,第一次来到纽约采访,在哥大地铁站,他突然看见《纽约书评》被随意地挂在地铁站的报刊亭上,那么显眼,许知远觉得非常神奇。在他心目中,《纽约书评》是一份非常高级的杂志,在这里,它随手可得,可对于当时他这样的年轻编辑来说,在北京,却需要花费昂贵的金钱和漫长的等待后,才能辗转拿到《纽约书评》。这些正处于思想世界边缘的年轻编辑们,通过《纽约书评》,远远地看着那些在纽约大放异彩的作家、撰稿人如何评点世界,内心充满了敬畏和渴望。


伟大的编辑通常是谦逊的,对于有新鲜想法、高雅思考,天才都特别地尊重,他们愿意呵护这一切慢慢成长,而把自己隐藏在纸张和作家之后。


像罗伯特·西尔弗斯、威廉斯·泰伦、麦克斯·铂金斯这样的人,最好的时光都是在办公桌前对着稿件度过的。他们可能对拥有度假的生活不感兴趣。能够发现新的写作、新的年轻人,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幸福的时刻。这些人的身上都具有虔诚的、谦卑的、了不起的特质。他们往往本身也是不错的作家,但为了成就编辑工作而放弃了自己的写作。或者说,在他们看见这么多闪光的作品之后,他们会羞愧于自己的写作,潜意识里压抑了自己的一部分。所以伟大的编辑往往都是压抑的天才。

 

我们最终都是依靠语言和思想来探测世界

 

在许知远看来,《纽约书评》其实带有鲜明的罗伯特·西尔弗斯的个人特征。罗伯特·西尔弗斯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参与感的人,他保持着很高的热情,乐于参与到很多事物当中。这种行动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特质,使得他成功地把一份知识分子杂志,变成了一份对美国事物乃至世界事物有着非常深入的切入点的杂志。


罗伯特·西尔弗斯与长期搭档芭芭拉·爱泼斯坦 1963 年在办公室里


罗伯特编辑的成功,也与他本人成长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1929 年,他出生于经济大萧条开始的美国,之后又在欧洲生活了很多年,参与了《巴黎评论》的创立,之后做过《哈珀杂志》的编辑,最后创立了《纽约书评》。


在创办《单读》杂志时,《巴黎评论》、《哈珀杂志》、《纽约书评》都是许知远所欣赏的文学传统,它们所代表的是 19 世纪的伟大知识分子的传统,这是一种托克维尔式的,一种中国梁启超式的文人传统。文人就是既深刻又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心,他们愿意打破不同的疆域。这些杂志或偏文学、或偏思想、或偏报道。它们不同,但构成了丰富的文人和知识生活的宽域。


我们最终是依靠语言和思想来探测这个世界的,如何使我们的语言和思想更丰富、更复杂、更明细,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尤其在当代社会,知识分子的分工日益细化,渐渐缩回到狭隘的知识领域或学院领域。整个世界似乎处于一种瓦解的状态,标准好像变得非常稀缺和混乱。而严肃知识分子的介入,富有耐心地观察,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鲜明的立场就变得尤为重要。


更何况,如何在中文世界建立这样的传统,是一个世纪以来我们都没有解决的困境,从《新青年》到《观察》,再到 80 年代、 90 年代,不断有新的传统被创立,但始终不能被持续地建立起来。许知远希望我们这代知识分子能够有所贡献,持续地建立一个这样的传统。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谈论罗伯特·西尔弗斯这样伟大的编辑,不仅仅是为了赞叹他们、仰慕他们,更是希望我们能够从他们身上得到对应的力量和借鉴,以此激发出我们自己的力量。



编辑 |  嫌仔  

单读出品,转载请至后台询问

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回归一张报纸的工艺

重申一本杂志的趣味

坚持一册图书的深度


《单读》全新改版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全新改版上市的新书——《单读13·消失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