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系统架构中的耦合?
答:架构痛点是别人,被动修改配合方却是你。这是一个架构设计上“反向依赖”的问题,这就是典型的耦合特征。
如果系统架构中经常出这类情况,往往架构上就有解耦优化的空间。
案例一:公共库耦合。
如上图所示,三个服务s123,通过一个公共的库biz.jar来实现一段业务逻辑,s123其实间接通过公共库耦合在了一起,一个业务s1主动修改一块公共的代码,导致影响s23被动受影响,这种耦合不合理。
那怎么解耦呢?
答:业务垂直拆分。
公共库中应该是通用代码,不应该实现个性化很强的业务逻辑。可以将biz.jar拆分为biz1.jar/biz2.jar/biz3.jar,个性化的业务逻辑各回各家,来对s12s3进行解耦。这样的话,任何业务的改动,影响范围只是自己,不会影响其他人。
案例二:通信机制不当耦合。
什么是通信机制不当?
有一类业务场景,消息发送方不关注消息接收方的执行结果,如果采用RPC调用的方式来通信,会导致系统上下游耦合。
如上图所示,上游通过RPC调用的方式通知下游,如果新增消息接收方biz4,会发现修改代码的是消息发送方,新增一个对biz-4的调用,你的主动需求,我的被动修改,这种耦合不合理。
那怎么解耦呢?
答:通过MQ异步解耦。
如上图所示,消息发送方upper将消息发布给MQ,消息接收方从MQ去订阅,任何新增对消息的消费,upper都不需要修改代码。
案例三:配置中的ip耦合。
何时会出现配置中的ip耦合?
如上图所示,在配置中使用了IP,当服务方修改IP时,如果需要调用方被动配合修改配置重启,则上下游间接的通过ip这个配置耦合在了一起,架构不合理。
那怎么解耦呢?
答:通过内网域名而不是IP来进行下游连接。
如上图所示,如果使用内网域名,当服务方要更换IP时,只需要运维层面将内网域名指向新的ip,然后统一切断原有旧的连接,连接就能够自动切换到新的ip上来。这个过程不需要所有上游配合,就能完成解耦。
案例四:服务化不彻底耦合。
微服务是互联网非常典型的架构模式,但如果服务化不彻底,service本身也容易成为业务耦合点。
如上图所示,共性服务biz.service中,可能包含“根据不同业务,执行不同个性分支”的代码。
switch (biz-type)
case biz-1 : exec1
case biz-2 : exec2
case biz-3 : exec3
…
在这种架构下,biz123有个性的业务需求,可能导致修改代码的是共性的biz-service。个性主动需求,共性被动修改,使其成为研发瓶颈,这种耦合不合理。如上图所示,把swithc case中业务特性代码放到业务层实现,这样biz123有个性的业务需求,升级的是自己的业务系统,而不是下游的微服务。4. 服务化不彻底耦合,业务特性代码上浮,业务共性代码下沉解耦。总而言之,痛的是你,被动修改的却是我,大概率就有耦合。如上图所示,这次不是换换ip这么简单了,下游服务提供方原来是集群123,要扩容为12345,使用的是内网域名,上游却还是需要被动修改配置,新增扩容后的节点,再重启。https://serverlessland.com/event-driven-architecture/tight-coupling-vs-loose-coupling文章不长,可扩展阅读。
==全文完==
讲技术的宝藏号,日更,保护起来。
点赞,转发,在看,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