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圈
“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运营,第一时间推送顶级学术期刊摘要、前沿研究成果、精彩讲座与会议报告,服务一线科研人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实验万事屋  ·  我一直觉得博士生发这10.7分的SCI期刊就 ... ·  昨天  
社会学理论大缸  ·  芝加哥大学教授:3种方法快速读懂学术文献! ·  昨天  
研之成理  ·  太原理工大学王宝俊教授课题组ACS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圈

反击!美国22个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政府“狂砍”国家科研预算;香港大学研发药用口服砒霜治疗白血病 | 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2-11 12:31

正文

“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微信推送模式又双叒叕变了!如果不想错过更及时、更优质的学术资讯, 别忘了点击右下角的“ 图片 ”和“ 图片 ”,科研圈日报每个工作日与你相见ღ( ´・ᴗ・` )




· 海外学界


美国 22 个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政府削减 NIH 预算


据美国物理联合会(AIP)网站消息,当地时间 2 月 10 日, 美国 22 个州的总检察长联合起诉了特朗普政府 ,称其与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大幅削减间接经费的举措多方面违反了《行政程序法》(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


据《纽约时报》( The New York Times )消息,当地时间 2 月 10 日晚, 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的一名法官批准了该诉讼请求 ,针对经费削减举措签发了一份临时限制令,因此 经费削减举措将暂时不会在这 22 个州生效 。法官要求 22 个州在 24 小时内提交一份情况报告,每两周再提交一次报告,以确认研究经费正常到位,并将于 2 月 21 日举行听证会。不过,未加入诉讼的州将不受影响,因此这些州的研究机构仍然面临资金削减。


此外,据 STAT 网站消息, 2 月 10 日晚 些时候, 公立、私立大学和医院代表提起了另外两起诉讼 ,试图阻止 NIH 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2 月 10 日下午,代表美国医学、药学和公共卫生学校以及波士顿和纽约地区医院的协会提起了第二起诉讼,共同起诉 NIH、HHS 和这两个机构的代理负责人;不久之后,代表私立和公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和 12 所私立大学的组织又提起了第三起诉讼。 目前,这两起案件也已提交给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 (美国物理联合会,《纽约时报》,STAT)


相关阅读:

特朗普重拳出击美国高校:腰斩研究管理费,引发大学公愤



淀粉样蛋白 Aβ*56 学术不端事件后续:论文一作辞去终身教职


西尔万·莱内(图片来源: 明尼苏达大学


据《科学》新闻( Science News)消息,因被指控操纵论文图像且多篇论文存在“数据完整性问题”,备受争议的淀粉样蛋白假说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MN)神经科学家西尔万·莱内(Sylvain Lesné) 近日辞去终身教授职务,辞职将于 3 月 1 日生效


2006 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的莱内与其导师卡伦·阿什(Karen Ashe)共同在《 自然 》( Nature )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称一种名为 Aβ*56 的淀粉样蛋白会导致大鼠记忆丧失,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这篇论文曾为淀粉样蛋白假说提供重要支持,成为本世纪被引用次数最多的阿尔茨海默病论文之一。该假说认为,淀粉样蛋白 Aβ*56 在脑中积累,会引发神经元及其他细胞的连锁生化损伤,进而导致痴呆。后续基于该机制开发的实验药物失败后,这一假说的疑点逐渐浮出水面。2024 年,阿什在 PubPeer 网站上发文承认该论文使用了 2 张经过篡改的图像,但她坚称这些操作并没有改变实验的结论。在除莱内之外所有论文合著者的要求下,该论文于 2024 年被撤回。彼时,该论文的引用量近 2500 次,是迄今被引次数最多的撤稿论文。近两年半以来,明尼苏达大学对莱内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结果发现,除了已撤稿的《自然》论文,另外至少有 4 篇由莱内撰写的论文存在数据完整性问题,其中 3 篇与淀粉样蛋白有关。这 4 篇论文的引用量共计约 600 次。目前校方正在与期刊联系,沟通撤稿事宜。(《科学》新闻)


相关阅读:

阿尔茨海默病里程碑式《自然》论文因篡改图像确认撤稿



· 生物医药


香港大学研发药用口服砒霜治疗白血病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2 月 10 日,香港大学医学院表示, 该校研究团队已成功研发三氧化二砷口服药剂(药用口服砒霜) ,可用于治疗一种死亡率较高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这也是首款由香港研发的抗癌处方药物。


过往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药用口服砒霜的治愈率可达 97%,并可显著减轻患者的副作用和治疗负担,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目前,该团队已成功转化研发成果为临床应用,将药用口服砒霜纳入了 APL 患者的治疗方案,大幅减少化疗的使用。据了解,药用口服砒霜近日已获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及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罕见病药物资格认定,亦同时取得 FDA 新药临床研究资格认定,适用于儿童和成人在内的所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国内,药用口服砒霜也获得了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经由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在粤港澳大湾区作临床使用。港大医学院未来将致力于将这一药物惠及全球患者,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可治愈的疾病。(中国新闻网)



· 航空航天


NASA 年度安全报告揭示波音星际客机出现新问题


据美国《奥兰多前哨报》( Orlando Sentinel )消息,当地时间 2 月 10 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航太安全咨询小组(ASAP)发布了 2024 年度的 NASA 安全报告 。报告披露,波音公司“星际客机“(Starliner)除了有推进舱的推进器和泄漏问题之外,在返回地球时还出现了一个新问题: 乘员舱中的一个单推进推进器也出现了故障 。因此,如果宇航员当时乘坐星际客机返航,该问题将显著增加飞行器再入大气层时的风险。可见,让宇航员留在空间站的决定是明智的。


报告提到,除了技术问题,星际客机的 NASA 认证还面临时间和预算上的重大挑战。此外,据 Ars Technica 网站消息,当地时间 2 月 7 日,波音公司向员工发出警告,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在 3 月的预算提案中提议终止美国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项目。因此,波音作为 SLS 的主要承包商, 计划在 2025 年 4 月前削减其太空发射系统团队约 400 个职位 ,目前正在通知员工。(《奥兰多前哨报》,Ars Technica,美国航空航天局)


相关阅读:

将宇航员留在太空,波音星际客机空载返回地球



· 地球科学


科学家首次观察到地球内核的形状变化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地球内核是一个温度约 5200℃、直径约 2500 千米的固态“铁球“,驱动着地球磁场的形成。然而,据《科学》新闻( Science News)消息,一项近日发表于《 自然-地球科学 》( Nature Geoscience )的研究表明, 地球内核是一个逐渐变化的结构 。该发现标志着科学家首次直接观察到地球内核的形状变化。


由于无法直接观测地表 5000 多千米之下的结构,研究团队分析了南极洲南桑威奇群岛(South Sandwich Islands)在 1991-2023 年间的 168 对地震数据。研究结果显示,排除地球内核旋转这一因素的影响后,地球内核的某些区域仍会在数年时间内发生数千米尺度的上升或下降,类似于地球表面的火山喷发和山体滑坡。为了解释这些变形的原因,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设:地球内外核边界处的物质可能持续熔化与凝固,形成新结构;地球内核内部可能有铁质“气泡”冒出至表面;或者地球内核表面因重力和外核流动变得崎岖不平。(《科学》新闻)



· 人工智能


马斯克近千亿美元收购 OpenAI 遭拒绝


萨姆·奥尔特曼在社交媒体上的回应(图片来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