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有点意思,中性粒细胞引发的关节炎,到底是由于ROS增多还是ROS减少造成的呢?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认为ROS增多,会造成中性粒细胞产生NETosis,导致炎症。今天这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博后发表在10.7分的Redox Biol上的文章,让我还是眼前一亮的。他们通过分析,发现中性粒细胞免疫早期的ROS产生其实是抑制炎症反应的(
其实这样的反直觉结果,就是比较吸引人的,这需要在提出假设后,经过验证分析,才能得到不一样的结果,不清楚科研假设和科研推理的话,可以去看看《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和《信号通路是什么鬼?》系列
),我们来看看他们做了点什么吧:
首先,他们构建了关节炎的模型,将这个模型分成了三个时期,也就是幼稚期,免疫启动期和免疫增强期。通过单细胞测序结果(
下图的UMAP图,就是单细胞测序结果,其实就是通过基因表达作为多重的主成因分析,通过降维形成的二维图形,主要是分析不同基因表达标记的细胞簇的多少,不清楚UMAP图和tSNE图的话,可以去看看《夏老师带你读文献》和《列文虎克读文献》
),他们发现在炎症发生的早期,也就是免疫启动期的时候,中性粒细胞的亚群中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而在免疫增强期中性粒细胞数量会有一个回落。同时,在免疫启动期的中性粒细胞成熟后参与氧化还原相关基因表达增强,ROS增多,负责诱导ROS的NOX2复合体的重要亚基NCF1表达增强:
那么NOX2对于ROS的产生,在关节炎病变过程中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于是他们就使用DPI,这是NOX的抑制剂。通过分别对免疫启动期和免疫增强期的小鼠样本使用DPI后(
也就是通过DPI抑制NOX2活性,这里其实就是柯霍氏法则的验证,通过移除关键的ROS,来分析对于表型的影响,不清楚柯霍氏法则的话,可以去看看《轻松的文献导读》和《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
),他们发现,在免疫启动期抑制ROS产生,会导致导致关节炎的发生;但在免疫增强期,抑制ROS则减轻了关节炎的症状。这个结果挺有意思,说明了ROS在关节炎的发展中具有双向作用:
那么新的问题就来了,在免疫启动期的产生ROS的是哪个位置呢?他们假设NCF1表达产生的ROS,可能是与线粒体中ROS累积有关(
这就是假设的迭代,从原有的ROS累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炎症反应,迭代到了具体ROS的来源,通过假设和假设迭代,推进了整个课题的进展,不清楚假设和假设迭代的话,可以去看看《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列文虎克读文献》和《信号通路是什么鬼?》系列
)。他们使用了NOX2的抑制剂,以及线粒体ROS抑制剂,结果发现线粒体ROS抑制剂只能部分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免疫反应,而NOX2抑制剂,则能增强免疫初期中性粒细胞的炎症反应。而NCF1的缺失也能增加骨髓、脾脏、关节及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
当中性粒细胞缺失了NCF1之后,中性粒细胞也表现出钙通量降低。使用PMA诱导ROS后,则使得中性粒细胞形态产生了明显变化,发生了NETosis,而使用DPI抑制NOX2后,可以缓解这一现象。使用H2O2则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凋亡,而在PMA诱导ROS的情况下,线粒体ROS清除剂不能完全缓解中性粒细胞产生的NETosis。NCF1缺陷的中性粒细胞,表现出凋亡减少,吞噬能力降低等表征,同时趋化因子以及一些炎性因子表达增强。中性粒细胞对于T细胞也会有Crosstalk(
通过刚刚的趋化因子表达分析,他们提出了新的假设迭代,也就是假设这些趋化因子的表达变化,可能会影响免疫细胞间的Crosstalk,这就是假设的迭代,通过这样的假设迭代,课题就得到了新的拓展,不清楚假设迭代的话,可以去看看《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
),于是他们分析了NCF1缺陷型的中性粒细胞,对于T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ROS缺陷会导致Th1、Th17这样的促炎症Th细胞增多,而Treg这样的免疫抑制细胞明显减少:
接着,他们分析了NCF1缺陷型小鼠早期免疫的中性粒细胞的代谢组学,分析了这些中性粒细胞中的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发现NCF1缺陷型的中性粒细胞中,代谢产物增强集中在炎症和免疫相关途径上,如组氨酸、甘氨酸和丝氨酸的代谢以及苏氨酸信号转导,以及参与氟伐他汀和阿仑膦酸钠等药物作用的代谢途径(
这其实就是一个归纳法获得的结果,通过米勒五法求同求异法的归纳,总结出两者潜在的联系,不清楚科研推理过程中的归纳法以及米勒五法的话,可以去看看《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列文虎克读文献》和《信号通路是什么鬼?》系列
)。而野生型的中性粒细胞的代谢,主要集中在磷酸戊糖途径等代谢途径中:
最后,就形成了这样的示意图,在免疫初期,NCF1表达增强,促进ROS产生,氧化磷酸化代谢及PPP途径增强,当进入免疫增强期后,ROS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则会促进免疫反应。而在免疫初期,抑制中性粒细胞中的NCF1,则会抑制ROS产生,这会导致氨基酸代谢增强,同时会激活免疫反应,增强趋化因子及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免疫反应: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的切入点是很有意思的,通过ROS在中性粒细胞产生炎症过程中的双重作用,分析挖掘出了整个中性粒细胞代谢过程中的变化。虽然Redox Bio这个杂志我一直觉得挺一般,但这篇文章的确做得还是不错的,完成度也挺高。好了,今天就先策到这里吧,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原文,祝你们心明眼亮。
喜欢夏老师讲文献
的话,
可以点点星标,点点赞,点点“在看
”,多分享多转发。
公众号回复“公克”,没事可以翻翻精华帖,里面有不少宝藏工具,
当作是科研过程中的一种调剂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
科研并不一定要这么无聊又尴尬
:
目前夏老师已正式出版11本书,想要的可直接点以下微店小程序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