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从半年前,老塔试图每月一更,记录关于创业的思考。写了五六篇之后就发现,非常难以保持高质量。所以2019的1月就叫白卷了,思来想去觉得脑袋里的东西好像不值得写出来分享。
每月逼着自己输出一下有个好处,就是会让自己认知的进步速度变得非常明确。没什么新认知的时候,当然没东西可写,换句话说该加油了。
创业就是有验证的学习(来自于“精益创业”),创业者的第一职责就是提升认知。
回到今天要分享的内容:创业者要“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眼高”指的是战略,或者说战略的深刻程度。不喜欢战略这个词的同学们先不要急着翻白眼,战略并不总代表着厚厚的ppt,不知所云的热词,和逻辑的堆砌。
战略的定义有很多,老塔最喜欢的有一个。
好的战略包含下列三要素:
-
创造价值(营收的来源)
-
与众不同(毛利的来源)
-
可防御性(净利的来源)
本质上来讲,似乎所有商业动作都离不开这三者。只有创造价值才能有营收,只有差异化才能获取价值,只有可防御才能持续获取价值。
那怎样定战略呢?
调配资源,在关键节点形成以多打少,并产生撬动作用。
举个例子,炸桥。
炸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用两百吨炸药把整个桥炸个粉碎。
还有一种,就是定向爆破。在几个结构的关键点上,用一点点炸药,把桥炸“松”,然后桥就被自身的重量压垮。
最终效果一样,但是运用的资源差别很大。炸药少了很多,因为认知多了很多。
当我们资源无穷多的时候,战略的意义有限。问题是所有创业者,特别是初创阶段,都缺资源。这个时候战略的意义就格外明显。撒胡椒面一样的配置资源不叫战略,叫浪费,或者懒惰。
其实战略还可以继续拔高。
再拔高,其实就到了使命愿景价值观文化层面。其实这些是一个公司最大的战略,顶层战略。一个创业公司能够走多远,和顶层战略制定者胸怀的宽窄以及立意的高低有很大关系。
站在裤兜层面,10块钱放到左裤兜还是右裤兜都是一个问题。站在裤子层面就不是了,但是放在裤兜里还是上衣口袋里就是……以此类推。
很多时候,解决问题最大的利器不是智商,而是胸怀、勇气、耐心、善良等等。越大的问题越如此。
“手低”指的是执行,或者说执行的
细节程度
和
接地气程度
。眼越高,手就必须越低。手越低,眼才能越高。
什么叫细节?就是回到事情发生的moment of truth(关键时刻),那个针尖对麦芒的节点。卖吃的,就是食物进客户嘴那一刻,客户的感观感受,以及那一刻前,让食物产生那个味道的每个动作和决定。最终,自动化程度再高的公司,其结果也是被一个个人的一个个动作一步步做出来的。那么执行就一定要回到那一步一步的动作。怎样才能确保正确的动作在正确的时点按照正确的顺序被反复地做出来?这就是细节。
什么叫接地气?先说什么叫不接地气:空转。
汽车的轮子在摩擦力不够的地面上飞快地转,然而车子没有去任何地方。车轮为什么可以“不费力”地飞快地转呢?不接地气。如果和地面有紧密的连接,让轮子飞快地转需要巨大的能量。
换句话说,不接地气的执行很容易看着贼热闹,实际上公司哪里也没去。所谓自high。治疗这种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生意当中最硬核的指标和执行连起来(接地),能够推动硬核指标的执行,才是有价值的执行。很多时候,与硬核指标一连接,会导致执行“慢”下来。但是这个时候的慢比空转时候的快,有意义一百倍……哦……不……是无穷多倍,因为空转有害无益。
前些日子老塔很喜欢的下面这条曲线刷屏了。喜欢的原因,是特别符合老塔自己的成长旅程。
美团副总裁王慧文说的一句话更是透彻:
“有担当的管理者,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把下属从愚昧之巅推到绝望之谷,至于他能否爬上开悟之坡,就看各人造化了。”
先说后半句,关于开悟靠个人造化。如同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教不会一个不想学的人。就算教得会,也是投资回报极低的事情。一个人真的想学,终归会找到一百种方法去学;一个人不想学,终归会找到一万种非常合理的理由不学。
从愚昧之巅,掉到绝望之谷,是个无比可怕和痛苦的过程。说句实话,多数人很难自觉自愿地做这件事。这个时候,那个有担当的管理者就格外重要了。
可是推一把就好了,还至于非得咬牙切齿地心狠手辣吗?
至于。
因为,这个摔下悬崖的过程很多讲究。站在山巅久了,现实世界往往会开始打脸。于是,多数人都会开始下降。但是……
首先,多数人会挣扎。因为我们就算知道这是成长的一部分,也很难接受对自己过往的否定,毕竟那种感觉就好像我们整个人被否定了一样。何况,很多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这是成长的一部分,反而觉得自己遭到了攻击,遭到了不公平待遇,时运不济等等。
于是,很多人会卡在一半的地方。没有了愚昧之巅的自信,但是也没有绝望之谷的绝望,各种纠结徘徊,把能量都花在不掉下去这件事上。甚至蠢蠢欲动地想再爬回山巅。
这种时候,就需要一个心狠手辣的管理者,狠狠再踹上两脚,让这个纠结的人彻底断了念想。一定要心狠,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对方的状况,很容易有恻隐之心。这个时候,心软的管理者不但不会踹两脚,甚至会抚慰,甚至会说些好听的话把纠结者再往上提一提。虽然都是人之常情,但是都是无用功,甚至只是在延长痛苦。
再说手辣。
为什么要手辣?因为如果摔下去不痛,不是摔的痛彻心扉,粉身碎骨,其实很难改变。改变太累了,学习太难了,要不痛,哪里来的持续的动力?而且,学习的前提条件,是空杯心态。如果不绝望,怎么可能真正清空过往的认知?不清空过往,哪里有地方承载全新的认知?
那怎样算手辣呢?
就是要直戳要害。
直戳要害有如下几个关键点:
1)足够多的观察。如果只是管理者的感觉,没有实锤没有数据,这种戳根本不是帮忙,更多像指责。
2)足够深刻的归纳总结。管理者不能停留在表象层面,而要帮助对方把分散的数据点联系起来看,把表层的数据往深度挖掘,找出更加本质层面的东西。
3)足够高质量的反馈。最好的反馈:真实、全面、及时、具体。给反馈本身也是一种技能,需要锻炼。好的反馈,是非常有价值的礼物。
4)手辣也要有战略思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百个可以改进的地方,如何根据二八原则选择此时此刻此人此景最需要接受反馈的点,是对一个管理者能力的巨大考验。很多点一起说,会让人无所适从。
这条曲线所描述的周期,经历的次数越多,成长越多越快。如何让一个刚刚走出绝望之谷的人再次掉下去,一个心狠手辣的导师一样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如果你的工作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请你一定珍惜。
老塔,于2019年2月24日
老塔其它和创业相关的文章:
老塔的创业书单
老塔关于初创公司文化的几点思考
老塔关于决策的8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