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学吧
社会学吧最早创办于2004年,我们坚持以促进中国群学发展为宗旨,服务于广大社会学师生和爱好者。严肃但有情怀,专业不失玩乐!和我们一起热爱社会学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她的文娱生活  ·  她如滚石般前行 |《出走的决心》 ·  昨天  
都市时报  ·  昆明官渡区1名干部被查 ·  4 天前  
新华社  ·  夜读|经营自己,就是一场华丽的变身 ·  5 天前  
新华社  ·  中国,金牌榜首位! ·  1 周前  
人民日报  ·  十几万分之一的概率!洪少君,你太帅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学吧

你们这一代大学生在焦虑什么?

社会学吧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10-11 19:00

正文



我这里所说的大学生,是指当下的大学生,也即“90后”一代。这一代大学生与之前几代大学生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与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结伴而生的。

如果说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改革,是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关键转折点的话,那么作为与市场经济结伴而生的“90后”,则无疑是中国正儿八经的“现代人”。

这正儿八经的“现代人”的出现,既可以看作是前几代人对“现代化”执著追求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当下大学生焦虑的起因。

1.“科举”与“准世袭”

当下大学生的焦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走入大学前,对考试的焦虑,二是走出大学后,对身份认同的焦虑。

这两种焦虑,是以大学为界线进行划分的。如果说走入大学前,大学生一直在“科举”路上过关斩将的话,那么走出大学后,大学生则是在“准世袭”社会里摸爬滚打。这种从“科举”到“准世袭”社会的大学生成长轨迹,与从世袭到科举的传统社会演变历程,有极其相似之处。

世袭时代,当DNA决定一切时,你是谁取决于你是谁的精子,而不是你后天的努力。科举时代,当入仕成为硬道理时,你是谁首先取决于你有没有当官的入场券,而不是你的道德和能力。世袭时代,阶层最固化,科举时代,考试最盛行。而如今的时代,“世袭”并未远去,富二代、官二代还在批量生产,“科举”也未走远,考试、考证依旧大受欢迎。这一切,皆让“现代人”的身份变得十分可疑。

何以如此?我的看法是,这与九十年代的两大变化有关。

变化之一是高校扩招的启动。一方面,高校的扩招,使得学生们进入高校的门槛在降低,而高校的门槛越是降低,越是有利于优势而非弱势阶层的子女进入重点大学。因为优势阶层的子女在优势教育资源的获得上具有优先权。另一方面,高校扩招的人数越多大学生越是贬值,而大学生越是贬值,整个社会不是越不看重学历,而是越发陷入对学历的军备竞赛当中。因为学历的贬值必然使得企事业单位在招人时对学历要求的提高。

变化之二是阶层固化的形成。如所周知,我们所处的时期是过渡时期,我们所行的改革是渐进式改革。而要实行渐进式改革,就需努力减小改革的阻力,要减小改革的阻力,就需给保守派些利益。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一旦得势,又会试图维持本集团的最大化利益,而要继续维持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就势必要将过渡时期的制度定型。这个制度定型化的过程就是阶层固化形成的过程。

2.“父父竞争”

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当下大学生无论是在“科举”路上的过关斩将,还是在“准世袭”社会中的摸爬滚打,背后指向的都是同一个问题:阶层竞争。

如果说农村的父辈们为子辈的付出主要表现在婚姻投入的话,那么城市的中产者们则是将他们对子辈的付出主要花在了教育投资上。从优质幼儿园的选择到小升初的精心酝酿,从琴棋书画各类学前兴趣课到英语奥数各种课外辅导班,父辈们真是为子女教育费尽心思。

从这一点来看,当下社会的“科举”竞争,与其说是大学生之间的竞争,毋宁说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父辈之间的竞争。而所谓父辈之间的竞争,说到底也就是阶层之间的竞争。阶层竞争的本质无非是对社会稀缺资源的争夺,在这一共同目标下的父辈们的逻辑必然是:对手有的我也要有。因为谁也不愿在这场“父父竞争”中因某个环节的缺失而败下阵来。

读书,其实从来不过是为了获取或者维持某种阶层身份的工具。对于如今日益扩大的中产阶层父辈们来说就更是如此,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子辈才有望在通向上等阶层的爬梯上更进一步。

3.“黄金屋”与“颜如玉”

既然读书不过是为了获取或者维持某种阶层身份,那么对于当下大学生而言,获取或者维持阶层身份的最直观标志是什么呢?是职业,是“炫耀性消费”,还是财富、权力或声望?都可以说是。但最直观的标志还是房子。

房子,虽然早已不能作为中产和屌丝的区别——因为他们的区别只在于房债的多少而不是房产的有无,但依旧是现阶段大学生竞争的终极目标。至于说大学生的人生焦虑、兴趣理想及终极关怀,我以为则要等到他们取得现阶段的终极目标——房子——之后才有言说的必要。

其实,无论是传统还是当下,“黄金屋”与“颜如玉”作为社会稀缺资源,从来都是“科举”参与者的基本需求。不同之处在于,古人一旦在科举竞争中优胜,“黄金屋”与“颜如玉”——作为功名的附属品——自会随之而来。但今人就似乎没古人那样的运气了,不管是“科举”的胜出者还是“科举”状元,“买房子”与“找对象”依旧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头等大事。

而当下“颜如玉”的获取与否又特以“黄金屋”的有无为前提,故而当下大学生走出大学后对阶层身份认同的焦虑,又可以一言以蔽之曰:对房产获取的焦虑。

4.“父子战争”

前面已提,大学生围绕“科举”展开的竞争,其实是他们的父辈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说,子辈们不过只是台前的表演者,真正在幕后较量的是他们的父辈。这是一场“父与父之间的竞争”,同时也是一场不见硝烟的“父与子之间的战争”。

所谓“父与父之间的竞争”,指的是同阶层之间的竞争,是中产阶层之间的竞争。所谓“父与子之间的战争”,是不同阶层之间的战争,是弱势阶层与优势阶层之间的战争。如果说“父父竞争”更多的体现在大学生走入大学前的“科举”之路上的话,那么“父子战争”则是大学生走出大学后在“准世袭”社会里遇到的真实体验。

“竞争”与“战争”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在竞争场域中,父与父、子与子尚旗鼓相当,父辈与子辈都是竞争场中的主角。而到了战争场域中,则是另番景象了:底层的父辈被踢到场外,上层的子辈在父辈的护翼下退居后方,战场迅速分化为底层的子与上层的父两大阵营。这场战争虽不是“你死我活”的殊死拼斗,但不能说不是一场“你去我留”的资源与岗位争夺战。

你看那父辈军,手里握着大把房子,怀中搂着美人,气焰多么嚣张!你再看那子辈军,左眼盯着父辈军的房子,右眼盯着父辈军的美人,怒目早已圆睁!

又岂止是房子美人?试问如今各领域的各种优质资源,哪一样不是集中在我们的父辈手中!各行业的各类发展机会上升台阶,哪一样不是我们的父辈掌控!

你说——这叫大学生如何不焦虑?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