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刀法研究所  ·  认养一头牛十年复盘,从0到50亿背后的3条思考 ·  14 小时前  
51HR派  ·  2025年,岗位的抗风险逻辑,变了 ·  20 小时前  
51HR派  ·  有人年龄已经360岁了,你信吗? ·  20 小时前  
东方网络传媒公司  ·  【今日招聘】最近有想找工作的吗?东方招聘频道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同衡视点 | 袁牧:城市设计变革之道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7-08-24 11:04

正文

在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城市设计与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分论坛上,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袁牧 以“城市设计变革之道”为题作报告,提出宏观层面城市设计要凝聚共识,中观层面城市设计要作为城市空间发展指引,而微观层面城市设计要推动落实具体空间意图。


城市设计:从引入推广到反思变革

在中国城镇化大潮中,城市设计探索与转型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而每个阶段与中国城镇化大潮的起起落落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简要地概括为 四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城市设计初入国内;第二个十年,内因外因共同推动城市设计本土化;第三个十年,行业蓬勃发展;第四个十年,诸多挑战接踵而来,呈“风起云涌”之势,城市设计变革适逢其会。


面对行业变革,我们对传统的城市设计进行了反思,归纳为 “九重九轻” ,即重规划,轻设计;重编制,轻实施;重实践,轻实证;重表达,轻研究;重开发,轻保护;重模仿,轻原创;重自我,轻协调;重设计,轻工程;重执行,轻质疑。


而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的城市设计,我们需要从以下 四个维度 思考:


1、价值导向

新型城市设计不再是蓝图式的一张图,它应该以人为本 ,从宜居乐业、公平效率、空间美学、文化传承、活力创新、生态永续等等价值观出发。杨·盖尔在悉尼中心区所做的探索就是从人的视角出发,总结出城市的十二个基本认知点,以此为基础提出九个目标,这些目标主要是围绕着“水绿交融的生态本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城市交通”和“引人入胜的公共领域”这三个角度来展开。

2、知行合一

新型城市设计应具有上下统筹的知行理念,而不再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过程。 这一理念具备人文关怀,以人的体验感为视角出发,倡导多方沟通协调,研究面向更为广阔的区域,并且善于运用理性的工具手段。例如,在运城的总体城市设计中,通过更加亲人的表达语言,制定没有说教,面向公众的城市认知体系。

没有说教,面向公众的城市认知体系


此外,还 要从经验主义走向工具理性 。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其实是谬论的城市设计工具,比如做城市生态时,很多时候我们认为一条河两边划30米的绿地就是保护生态。但是这就能做到生态吗?


我们有一个实践项目——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它的南北园分别在北京五环路南北两侧,中间一条60米宽的跨路桥,上面种满了树,用绿地把南北园连在一起。当时理想地认为这就是生物廊道,南北园之间的生物可以利用它相互来往。但是通过建成之后后续多年的观察,我们发现这条路动物根本不敢走。这说明我们只是以人来理解生态的,生态有很多可以理解的工具,这些工具我们要用好。在城市设计过程中,还有各种各样现成的工具来做城市进一步的理解、挖掘和梳理,去构建新的工具来管理城市。

《重庆前沿科技城综合设计》(2015) :生态斑块模拟计算

3、专业构成

在专业上,过去城市设计可能有一点美学修养,会做一些空间设计,但是现在发现城市设计没有那么简单。清华同衡是国内比较大的规划院,有1200余人,专业所有60家。通常一个好的城市设计会跨多个所,每个所的专业是不一样,有些专业可能很小,但他们一个技术上的作为就能让整个项目大为改观。比如说重庆科技城项目,市政所用一个很小的软件做了一个分析,对原来规划的道路做了不大的调整。但是就这么不大的调整,在土方上我们省了14个亿。所以现在的城市设计已经不再是过去一个精英就可以拿下的,而 必须是很多的专业拿出全部力量来配合才有可能完成的事情

重庆前沿科技城:传统方案

重庆前沿科技城:新型方案

4、社会语境

城市设计必须要有社会联系 ,我们国家在空间设计上经历了几个阶段:

1

通过 权威来主导空间生产 的封建社会阶段;

2

公权主导空间生产 的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3

资本主导空间生产 的高度市场经济体制阶段,这种状态其实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对于未来的城市设计,我们希望它真正能够实现 “人民城市” 的状态——在任何一个城市里,未来也许都会形成城市的共同体,它来主导城市的空间和生产。


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系列的尝试,比如中关村大街,这是北京高科技最集中的一条大街,北大、清华、中关村、中科院、人大等都在这条街上。在做这条街道设计的时候,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城市共同体的概念,希望它来主导城市设计。


再比如某项目中,我们想把“人民城市”的概念在这个区域实现,所以我们做了类似的尝试。在城市的公共及市政设施上,能够从过去的无序杂乱到有序布局,我们希望公共服务能从等级倾斜到公平合理,希望城市的创新发展能从跟随常规到前沿引领,也希望城市的公共安全能够从灾害频发到韧性城市。


作为城市公共政策组合的城市设计

在这个时代,城市设计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城市设计。我们也不能拿着美国人、英国人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做的城市设计来接着做我们的城市设计,甚至是拿着一个已经落伍的城市设计要纳入到我们的法定规划,或者变成法定规划的从属,我们觉得城市设计可以做的更好, 它可以作为地方政府或者是城市政府公共政策的舞台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建构一个城市设计,我们姑且叫做新型城市设计,这个城市设计分三个层面。


建设部新发布的 《城市设计编制指导办法》 也将城市设计分为 三个层面 :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叫做总体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叫做分区层面城市设计;还有一个地块城市设计。而我们所考虑的新型城市设计的三个层面和建设部的这个标准有些差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