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塘不是一个家具的名称,而是一个房间,人们在那做饭,吃饭,起居,交谈等等,所以叫它厨房,餐厅,起居室都不合适,那是按照现代的生活方式起的名字……总不能叫要你命 3000 吧。
因此在我们这里,这个房间就叫做火塘,它的特点主要是,面积小,楼层低,中间有个火塘。
面积小——这是相对堂屋的面积来说(便于理解可以叫客厅,但并不在这里会客,只是放香火拜祖先的地方),面积小回应的功能是取暖效率高。传统取暖方式是在火塘烧柴烧炭,房间面积小自然就暖和咯。
楼层低——除了同样保暖之外,还可以起到多功能的作用——保存和加工食物。火塘上方的空间,跟其他房间层高不一样,一般中间会用木格栅隔出一个小层,下面挂腊肉和野味,在万恶的旧社会,太穷,所以我们这里一年只杀一头猪,但没有冰箱啊,所以做成腊肉吃一年,于是挂在火塘上炕起来,一块一块慢慢割下来吃,差不多吃完了,就又到了年关。
隔层上面放稻米,红薯等粮食,因为这里有火,是整个房屋里最干燥的地方,保存粮食最合适。由于下面一直有人活动,老鼠也不敢轻易过来。
火塘——简直就是建筑的心脏,做饭,吃饭,交谈,会客,起居等等一切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说了一大堆,我想表明一个信息,就是生活方式跟传统建筑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同时也回应了外部环境带来的问题(或者机遇)。
现在村里的人的生活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当然变了,保存食物有冰箱,取暖有空调,所以,我们看到建筑也「进步」了——变成了客厅 - 厨房 - 厕所 - 卧室的现代布局。
可是,自然环境可没有变啊,太阳照常升起,降温照常来临。回到我家那个自建房,首先布局是现代的,我家的起居中心已经是客厅那台电视而不是火塘了。
更要命的是,主立面朝北,所以冬季几乎全天没有阳光,这种感觉,并不是空调能弥补的。厕所一整个冬天都是湿的,却又无能为力。
空调这种电器的普及率,根本扛不住大部分人的经济实力和消费习惯,人们大多还是使用传统的炭火,或者近几年流行的廉价电暖器,住在城市里的各位脑补一下你家装修得不错的一个客厅里,放一个铁盆里面烧炭满屋子飘炭灰的窘境,就是我们现在小镇上多年以来最常见的家庭画面。
当然,这可以说是设计不好的问题,但是,这个设计的问题就是目前乡村小城镇的一个普遍问题。可怜我的父母,在这栋有问题的房子里住了 20 年,每年回家我都会聊起这个房子的各种问题,他们总是说,在那个年代,能把这个房子盖起来,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
所以入了建筑这个坑以来,我一直有一个人生目标,就是有一天把这栋属于我自己的建筑玩一玩改一改,找到它最合适的样子。
但是这个愿望,暂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因为除了亲人,我越来越不留念这个地方。我离家求学的时候只有 16 岁,再加上懂事晚,我的三观的成型,跟这座小城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每次回家遇到的观念碰撞和冲击,让我萌生退意。再想到了未来小孩的成长环境……我们还是来聊聊世界和平的事吧。
这也反应了当代中国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比「建筑丑」严重得多的一个大问题,拿什么吸引年轻人回来呢?
小结和建议
中国小城镇的面貌,已经回不去了,也没必要回去,因为「回归传统」并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讽刺的是,我这两天刚好在帮某地政府通过建筑立面改造解决这个问题 - -),作为建筑师,我们应该去面对一个更实际的问题——如何让建筑和空间重新跟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连接起来。
这不仅仅是一个设计问题,但是我们的设计一定可以为解决「千城一面」提供一个思路。
尾声
最后举一个例子,还是我家,想说的是,建筑和生活,根本割裂不了的,所以也不必太过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