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风险增大,谨防发生公共卫生事件
春节期间是食品安全风险集中、事故易发的敏感时段。消费者采购食物、外出聚餐、外卖订餐等活动增多,食品、餐饮行业客流量和消费量陡增,或存在超负荷加工、忽视产品质量等问题,为食品安全埋下隐患,尤其是糕点糖果、新鲜水果、卤味熟食、酒水饮料、米面粮油等消费量较大的节日热销食品品类风险较高。例如,近期接连发生“袁记云饺云吞面吃出蚯蚓”“消费者反映在山姆买十斤车厘子有三斤为坏果”等个案,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
此外,一些打假博主也可能借助春节热度对年货食品进行测评,进一步推高舆情风险。这要求各企业商家和外卖平台一方面在春节期间进一步把好食品安全责任关,及时排查和解决产品质量隐患,做好风险前置管理,以防出现大规模食品安全类舆情事件;另一方面,及时妥善处理产品质量投诉个案,提升售后服务,避免出现敷衍塞责、回避沟通等问题,导致自身口碑和形象受损。
还需注意的是,近年来,预制菜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成为民众准备年夜饭的新选择。春节将至,预制菜市场迎来旺盛需求,电商平台和企业商家纷纷推出各类年菜礼盒。与此同时,是否提前告知为预制菜、是否违法添加防腐剂、运输储存是否安全等问题也受到舆论严格审视。相关企业商家和电商平台需做到明确告知,保证信息透明,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并保障预制菜品的品质标准,以免引发争议或质疑。
❖ “价格刺客”“阴阳菜单”等现象或抬头,极易引发消费纠纷
每逢节假日,大量民众外出旅游和聚餐,个别餐饮企业商家“报复性宰客”行为也随之出现,标价虚高、临时加价、阴阳菜单、图文不符、分量不足等现象极易刺痛舆论敏感神经,将涉事企业商家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2023年春节期间,“游客爆料北海用餐被宰4个菜花1500块”“西安回民街6根面20元”等个案曾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不仅严重损害商家的信誉,也扰乱当地旅游市场,破坏城市整体形象。
这提示相关企业和商家,要进一步提高舆情敏感度,在春节期间制定和调整价格时要更加谨慎,严格落实明码标价要求,合理制定价格标准,避免出现价格欺诈、随意涨价等问题。如果遇到因价格纠纷引发的负面舆情,要及时核实事件真相,做好情况说明和沟通解释工作,积极回应舆论关切,消除误解和争议。
❖ 餐饮消费市场火热,服务质量面临考验
春节期间,餐饮消费市场大幅扩容,尤其是年夜饭预订迎来高峰,不少城市的热门餐厅出现“一席难求”的情况。但在市场火爆的背后,不少问题也接连出现。《法治日报》在2024年2月发布报道称,多家餐厅饭店年夜饭预订存在不合理门槛,如设置固定套餐、限定最低消费、限时消费、订金不退等,甚至出现“近2万元的年夜饭套餐含约3000元服务费”的情况,令消费者倍感无奈和不满。而且上述现象也可能会迫使消费者过量点餐,超过合理消费的范畴,造成不必要的餐饮浪费,与监管部门提出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和要求相悖。
因接待压力加大,一些网红餐厅还遭到网民吐槽排队过长、黄牛代购、服务变差。例如,2023年春节期间,“长沙游客吐槽一网红店排队4538桌”事件引发热议,餐饮品牌的“网红效应”产生反噬。此外,线上预订问题也较为突出,如订单被无故取消、配送延迟、无法配送却显示已送达不退款等,都是近年来食品餐饮领域消费投诉的热点问题。
对此,餐饮企业商家和外卖平台在春节期间需加强服务保障,优化预订规则,提升送餐效率,确保接待人员态度友好、物流配送及时,以免因霸王条款、接待能力不足、消费体验不佳等问题引发媒体报道和自媒体炒作,招致舆论诟病。此外,要为消费者提供按需点餐、剩餐打包等服务,践行理性消费、文明餐饮,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 春节营销暗藏风险,需规避争议表述和虚假宣传
春节是营销促销的高潮期,但个别企业商家在营销活动中的不当言论或行为可能会引发负面舆情。近期,梅见青梅酒的新年文案就因涉嫌歧视和调侃女性备受争议。此外,中国消费者协会还在近期发布消费提示,一些不法商家通过“精美”的包装、编造营销话术,推销售卖所谓“特供”“专供”“内供”等酒品,欺骗误导消费者。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5年春节消费提示
食品企业和餐饮品牌在开展春节营销时,要充分考量社会心理、文化差异、舆论敏感度,避免使用可能引发争议的元素和创意,加强对广告文案、促销活动方案等内容的审核,确保营销行为合法合规,严禁出现过度炒作、噱头营销、虚假宣传等问题,切实维护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