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acan心理
一个有趣的心理咨询行业信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济南时报  ·  济南市教育局最新发布,事关全市学生 ·  昨天  
济南时报  ·  济南市教育局最新发布,事关全市学生 ·  昨天  
壹心理  ·  我发现一个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Lacan心理

比昂模式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团体”成员招募(第210期)!

Lacan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10-25 10: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比昂作为后克莱茵学派主要人物,他的理论观点推动了当代精神分析思想的变革。文中强调了比昂关于团体过程的研究及其贡献,特别是他对团体心理的见解。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基于比昂团体理论的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团体活动,包括带领者郝卫红的基本信息和受训经历,以及活动的详细信息和招募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比昂的理论推动了当代精神分析思想的变革

比昂是后克莱茵学派的核心人物,他的观点对比当代精神分析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观点2: 比昂对团体过程的贡献

比昂强调团体过程的重要性,认为团体生活是人类存在的特性,也是通向完满生活的必需。他提出的团体心理理论为理解团体中的互动和满足冲动欲望提供了视角。

关键观点3: 郝卫红老师的个人成长团体活动介绍

文章介绍了郝卫红老师基于比昂团体理论开展的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团体活动,包括其基本信息、受训经历、擅长咨询取向、团体设置、入组要求、收费设置等内容。


正文


比昂是后克莱茵学派中最主要的人物,引领着后克莱茵理论的发展,他的理论观点也推动当代精神分析思想发生了彻底的变革。


比昂对精神分析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他关于团体过程的研究。


比昂认为,参加团体生活是由我们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特性所决定的,而且是“通向完满的生活”的必需。


比昂将团体心理描述为“成员作出无名的贡献,内含于这些贡献之中的冲动和欲望通过这种活动得到满足”。


团体心理代表着“团体意愿的一致表达”,而团体成员最明显的情绪体验是“挫折”。


本期,我们邀请 郝卫红 老师开展 基于比昂团体理论 的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团体”活动。


有意参与者请扫描文章下方小助手二维码。


以下是招募信息:




带领者: 郝卫红

基本信息: 女,53岁,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助理心理师(ZX-17-011),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温尼科特协会候选人,2005年9月起个人执业,个体咨询时数超15000小时,团体咨询时数超1500小时,接受个体督导2000+小时。


受训经历(部分):


2023年4月-2025年,第三届比昂两年的培训项目;


2009年5月-2015年4月,第二届、第三届(共六年)中国—挪威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暨督导师连续培训项目;


2012年2月-2015年3月,第二届、第三届(共三年半)精神动力学夫妻与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大卫 萨夫);


2012年6月,中美认知行为治疗连续培训项目(上海);


2014年10月,中德第六期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平行B班(督导组60学时);


2015年11月-2018年3月,第二届中英精神分析取向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学院制三年连续培训项目;


2015年5月-2018年11月,第一、二届中国-巴西国际温尼科特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师四年连续培训;


2017年9月-2019年9月,第五届精神动力学夫妻与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团体领导组);


2017年3月-2021年,温尼科特中方教师候选人四年连续培训项目;


2018年10月-2019年4月,简单心理第二期督导师训练课程;


2006年起常年接受高资历咨询师的督导,赵丞智、熊卫(5年)、林涛(2年)、陈焕昭(3年)督导;


2012-2020年6月,接受秦伟两周一次地面团体督导;


2018年9月起接受大卫萨夫二周一次75分钟的团体督导;


2019年1月起接受以色列Lea Klein一周一次团体督导;


2018年起接受台湾临床心理师周秀姝个体督导230+小时;


2020年5月起 ,接受IPA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候选分析师武春艳一对一再督导59小时。


2013年2月-2018年4月,接受吴和鸣个人体验180小时。


2019年3月起接受印度精神分析师Minnie Dastur两周一次2小时的比昂团体督导+理论。


2021年8月至今,接受团体治疗的督导Martha Gilmore一期,Larry第二期,每周一次,一次90分钟


2020年4月起接受IPA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督导师、培训分析师及以色列精神分析协会成员Miki Fatran一周四次的个人分析300小时+。


擅长咨询取向: 心理动力学取向


团体设置: 半封闭网络团体;不限定次数,前20次为尝试匹配阶段,退出(包括20次后不继续参加下期)需提前4次提出讨论;每组8-12人;每周二上午9:30-11:00;每周1次。


入组要求: 动力取向咨询师;不在组外讨论组内发生的所有;需进行入组访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