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4》邀请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歌手进行歌唱竞演,在各自音乐合伙人的陪伴下,展现不同国度的音乐 。该节目摒弃了传统的录播方式,将歌手们在现场的每一个细节、情绪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观众。同时,国际重量级歌手如凡希亚、香缇·莫等人的加入,也让这档音乐竞技节目变得精彩纷呈,更具话题性。
● 构造与纪实共生
从节目创作的角度,以《歌手》 代表的音乐竞演节目在叙事层面往往具有鲜明的构造性,即制作团队为了强化节目的戏剧效果,精心设计和组织人物、情节、场景等元素,以此来构建戏剧冲突、展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增强节目的竞技性与戏剧性。
因此,这类节目往往会呈现出强情节、多冲突、重悬念甚至奇观化的特征。
与构造性相对的则是纪实性,指节目在创作过程中,通过真实记录和客观呈现事件、人物、现象等,力求反映事物 的本来面貌,避免虚构和夸大,使观众能够获得真实、全面、深入的信息和体验。而《歌手2024》的直播模式正是对于过往构造性惯例的弱化与重构,节目以纪实性的美学风格重塑了音乐竞演节目的审美框架。
● 赛事与仪式共融
作为歌唱赛事的音乐节目本身就具有竞争性、 娱乐性、专业性等特征。节目从音乐形式上、国际化视野上和直播赛制上都取得了突破。
节目融合了多元化的音乐形式。
节目邀请的竞演嘉宾既有中国歌手,也有风格迥异的外国歌手,从民族音乐到流行音乐, 从节奏布鲁斯到灵魂乐、爵士乐,不同的音乐形式交融碰撞,为观众带来了多元化的审美体验。节目试图打造国际化的音乐交流平台。节目设置了第二现场,为云端国际会场,由不同国家的国际听审在线上同步观看直播。节目赛制强化了节目“正在进行”的动态感。直播模式赋予了节目进程实时性与不可预测性, 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 社交与互动共存
《歌手2024》创新了内容传播形式,在节目直播的同时,还设置了多个独立机位,对歌手们的反应进行全程记录。借助“多屏同播”这一创新模式,每一位观众所收获的“故事版本”都具有特异性。歌手们在观看竞演的反应、评价、互动都被完整地记录与呈现。
这些反应视频不仅丰富了节目的观看视角,弥补了直播的局限性,使得节目的叙事更加完整、立体,也为后续的社交化传播创造了可能,激发了互联网平台的二次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