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的这篇文章就挺有意思,他们发现了心脏内皮细胞中Notch1的异位表达(
Notch1这个大家应该都熟悉,特别是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被三次水解,成为了NICD后,入核启动转录的过程,不熟悉的话,可以去看看《信号通路是什么鬼?》系列
)。这篇文章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博士,发表在14.7分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文章,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做了点什么吧:
因为大家熟悉Notch信号通路的话,应该都知道Notch激活的过程,是通过NICD,也就是Notch的胞内结构域,入核启动转录的过程。而现在有很多文献表明,其实NICD并不一定都会进入细胞核。而他们发现,在血管内皮细胞和HEK293细胞系中,Notch1的胞内结构域NICD1,其实是可以与线粒体共定位的。而通过对NICD1上各个位点分段缺失来分析后,他们发现NICD1中的确存在着线粒体定位的序列。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个假设,假设NICD1的线粒体定位,可能存在着潜在的功能(
这样的假设提出,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课题,既然NICD1能够异位表达,也就是进入线粒体,那么就说明NICD1可能存在潜在的线粒体中的功能,不清楚假设和假设迭代的话,可以去看看《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
):
那么NICD1参与线粒体功能,也就是说NICD1是可以和线粒体中的蛋白相互作用的。于是他们通过质谱分析后,进行了筛选,发现线粒体中的PDH可以与NICD1结合(
虽然说是筛选,但其实也就是通过归纳法,对潜在的组合进行了合理的假设和预测,其实假设和假设的迭代,才是一篇文章推进过程中的关键,不清楚假设和假设迭代以及归纳法的话,可以去看看《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和《列文虎克读文献》
)。通过BiFC的荧光鉴定,也就是在NICD1和PDH上分别表达半个Venus荧光,当两个蛋白存在互作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荧光。结果显示PDH的确能与NICD1结合互作:
PDH是丙酮酸脱氢酶,也就是将丙酮酸转换为乙酰辅酶A后,进入TCA循环的关键。那么NICD1与PDH的结合,是否会影响丙酮酸代谢过程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转换呢?于是他们敲除了Notch1,然后补充线粒体NICD1,查看了丙酮酸产物的变化情况(
这个其实就是柯霍氏法则的验证,通过移除关键了Notch1,来查看可能与Notch1的胞内结构域NICD1互作的PDH的功能是否产生变化,不清楚柯霍氏法则的话,可以去看看《轻松的文献导读》和《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
)。他们发现NICD1的确能影响PDH的功能,也就是会影响丙酮酸的去向,并对有氧呼吸产生影响:
而通过coIP实验发现,NICD1只能和PDHB结合, 通过与PDHB的直接相互作用,与PDC(包含PDHA1、PDHB、DLD、DLAT的复合体)结合。其中PDHA1的磷酸化,则会受到NICD1的影响,当NICD1结合到PDC复合体上之后,PDHA1的磷酸化便明显降低。PDHA1的磷酸化降低,则能激活PDC复合体的活性。而PDK是通过对PDHA1进行磷酸化,来抑制PDC复合体活性的;PDP则通过对PDHA1的去磷酸化,激活PDC复合体活性。而mitoNICD1,显著降低了内皮细胞中PDHA1与PDK1-4和PDP1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降低了PDHA1的磷酸化,从而激活了PDHA1的活性:
外源的NICD被认为可以激活细胞的EMT(内皮间质转换),于是他们进一步进行了假设的迭代,他们假设NICD对于细胞的内皮间质转换,是通过NICD进入线粒体后,影响氧化呼吸导致的(
假设的迭代其实就是通过已知信息进行分析后,更新的假设,他们发现NICD可以通过进入线粒体,对PDC复合体产生作用,从而影响氧化呼吸,于是他们就将EMT与之联系了起来,形成了新的假设,从而推进了课题的进展,不清楚假设和假设迭代的话,可以去看看《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列文虎克读文献》和《信号通路是什么鬼?》系列
)。他们的验证也挺有意思,由于NICD1进入线粒体后是通过PDHA1的磷酸化产生功能的,于是他们就使用了PDH的激活剂和抑制PDH的PDK激活剂,来进行验证。通过分析内皮细胞标志物和间质细胞标志物,确定了NICD1的确是通过PDH,影响了细胞的EMT:
由于EMT的缺陷,在先天性心脏缺陷患者的心脏组织中常见。于是他们通过临床样本分析,确定了Notch1在先天性心脏缺陷患者中的突变体。通过对这些Notch1突变的组织样本中PDHA1的功能缺陷,确定了Notch1不能进入线粒体,会降低了PDH活性:
这篇文章其实从选题到研究,都做得挺有意思,不但分析获得了NICD异位表达所产生的后果,也就是影响PDH的活性,并且还能结合临床,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构还是比较完整的,完成度也挺高。好了,今天就先策到这里吧,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原文,祝你们心明眼亮。
喜欢夏老师讲文献
的话,
可以点点星标,点点赞,点点“在看
”,多分享多转发。
公众号回复“公克”,没事可以翻翻精华帖,里面有不少宝藏工具,
当作是科研过程中的一种调剂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
科研并不一定要这么无聊又尴尬
:
目前夏老师已正式出版11本书,想要的可直接点以下微店小程序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