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企业家杂志
多年来持续关注企业家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打造最快捷高效的商业资讯交互平台,实现您的商业梦想与精神追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  ·  同事被裁员后拿了80000补偿金,做完交接就 ... ·  20 小时前  
小小的python学习社  ·  “面试了一个45岁的程序员,他要月薪2万,我 ... ·  昨天  
HR笔记本  ·  高薪HR的4件套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企业家杂志

马航MH370搜寻行动宣布中止,还留下了哪些问题?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1-19 07:55

正文



马航今后的命运值得关注,不仅仅是其商业层面的逻辑。更关键的是,航空运营商和各国政府如何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航空运输环境。


刘冬思


1月17日,中国、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三国交通部长共同签署一份声明,联合宣布马航MH370水下搜寻行动正式结束。声明称,今日最后一艘搜寻船已离开,在12万平方公里水下搜寻区中没有发现MH370,并表示做出停止搜寻的决定并不轻松。



马航MH370事件回顾


2014年3月8日,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中国北京的马航MH370航班客机失联,机上载有239人,其中有154名中国人。为寻找失联客机,各国立即开展了国际搜寻行动。


3月24日晚,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召开紧急发布会,向全世界公布:根据数据分析,失联的马航MH370客机“终结于”南印度洋。至此,MH370的搜寻区域全部集中在南印度洋。


10月6日,主导搜寻工作的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宣布,在水下搜寻行动中断4个月后,重新启动位于南印度洋的水下搜寻行动。


11月26日,澳方宣布,相关船只已经对7000平方公里的海底进行了搜索,但仍未有任何发现。


2015年1月29日,马来西亚民航局宣布该航班客机失事,并推定机上所有人员遇难。


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失事事件调查团发布了马航MH370中期报告,这份长达584页的报告披露了一年来调查工作的进展和已经获取的事实信息。


4月16日,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中国召开三方部长级会议,决定继续搜寻马航MH370客机,如未能在当前重点区域发现客机残骸,将扩大搜寻区域。


2016年3月8日,马来自亚政府发布有关马航MH370的第二份中期调查报告,此次的报告只有3页,并无太多新内容。


7月29日,搜寻人员在印度洋西南部的法属留尼旺群岛附近的海上发现大块飞机残骸,美国调查员初步得出结论认为,这些残骸来自于MH370航班。


2017年1月17日,马航MH370搜寻行动宣布暂时中止。



马航客机失联后的1046天中,共有26个国家陆续展开大规模搜救活动。据报道,搜寻工作至今已花费约1.5亿美元,是航空历史上搜救成本最高的一次。


在MH370航班失联后,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就已经提出,马航可能遭遇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全球最大的空难理赔案。更重要的是,四个月内连续两场空难,即便能够熬过“理赔关”,马航在航空业的安全飞行信誉都会受到极大挑战,走出困境将十分艰难。


空难对航空公司的影响有多大?


在马航MH370失联后,除了对遇难人员表示哀悼,很多人也对此次事故给马航造成的冲击表示疑问。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是一家国营航空公司。在空难发生之前,马航就已经出现了经营不善的问题,业绩出现持续亏损。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马航财报显示,2011年至2013年,马航三年净亏损达77.5亿元人民币,而2014年年第一季度,马航净损失扩大了三分之二,达到约8.6亿元人民币。


MH370事件的阴霾还未散去,2014年7月17日,马航的MH17号客机又在乌克兰靠近俄罗斯边界坠毁,机组人员和乘客全部遇难。


根据《蒙特利尔公约》计算,包括先期赔偿在内,两次空难,马航面临的是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损害赔偿。在事故调查出结果之前,所有的先行赔偿金和慰问金应该都是由马航先行支付,保险公司没有责任进行先行赔付。


一旦证明航空运营商在空难中没有责任,先行赔付的补偿金可以从由保险公司或政府补偿中抵消。但航空运营商如果的确存在错误,将承担无限责任。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航空运营商难过“空难关”。而此次MH370航班的特殊性在于,随着搜救行动的中止,MH370事故之谜或将永沉大海。


当时有不少人猜测,马来西亚航空将面临寻求破产或出售资产等方式来自救的困境。


2014年8月,马来西亚计划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退市,全部收归国有。 在2014年11月6日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上,93.98%的股东投赞成票通过马航国有化议案。在马航重组计划下,马航将归属“旧公司”,重组的马航将归于“新公司”。


2014年12月4日,马航宣布公司将于2014年12月15日8时正式停牌,退出交易。


2015年6月1日,马来西亚航空新任CEO穆勒宣布,马航已经“技术性破产”。同时还宣布了一项重整计划,将裁员三分之一,大约有6000名职员将被解雇。根据重组计划,全新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会接手马航的资产和债务,并于2015年9月开始运营。穆勒表示,马航重组计划将分三个阶段,希望在2017年至2018年实现盈利。


何为技术性破产?目前,财务管理上有三种名义的破产:技术性破产、事实上破产和法律上破产。技术性破产是指企业的财务制度还比较健全,但在筹资时存在技术上的失误,暂时资不抵债。是由于资产的流动性不足导致债务清偿能力丧失,而导致的破产。


其实,自2007-2013年,马航曾连续被英国Skytrax评为“五星级”,而每年获此殊荣的全球航空公司通常只有六七家,号称“金牌公司”。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因为空难导致的航空公司破产的案例也不在少数,重大的运营事故往往会成为航空巨头破产的直接导火索。


复兴航空


复兴航空是台湾第一家民营航空企业,成立于1951年。主要经营台湾地区岛内航线、两岸航线以及区域国际航线。


该航空公司于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发生空难。2014年7月23日,复兴航空从高雄起飞的航班坠毁,造成48人死亡。2015年2月4日,复兴航空航班在松山机场附近失事,坠毁在台北市基隆河,造成43人遇难,15人受伤。


这给两岸航线占营收比重高达四成的复兴航空带来了重大打击,大陆赴台游客锐减。前几年国际航油价格持续走低,原本是航空业的大利好。但连续两年发生空难,导致这家公司的载客率跌破5成,造血能力丧失。


2016年11月22日,复兴航空董事会通过决议,决定解散公司。在之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董事长林明升宣布:由于财务状况恶化,公司将退出台湾航空业。


美国联合航空


2001年9月11日,联合航空175号航班从波士顿飞往洛杉矶的途中,成为911恐怖袭击事件里遭到劫机的四架飞机之一,该航班是第二架撞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南楼的飞机。同日,联合航空从新泽西州飞往旧金山的93号航班,也遭到了恐怖分子劫机。


受该事件影响,该公司在2001年亏损额为21亿美元,在2002年前三季度的亏损额为17亿美元,而且并没有出现止亏的迹象。两起空难让联合航空运营举步维艰,2002年,联合航空根据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成为有史以来申请破产保护的最大的航空公司。


除此之外,泛美航空、西班牙航空、瑞士航空均曾不同程度的受到过空难的影响。


但民航分析师马克·墨菲认为,“航空运营商本身不会因为空难悲剧破产,而是由于其他一系列原因。” 他表示,“马航对于空难家属的安抚和危机公关本身就是悲剧。”


面对MH370这场巨大的灾难,马航迟缓的应对无疑将其多年来辛苦打造的品牌口碑形象化为乌有:马航在航班失联五小时后方才发出第一份声明,确认MH370失联;乘客名单和实际乘机人这样简单的信息也是三天后才予以公布;从马航最初的新闻发布会看来,马航方面常常保持缄默不语,或将所有询问都推给“需要政府确定”。作为一家商业运营机构,要承担大范围的跨国搜救和国际沟通,显然还是需要国家层面介入,整个搜救行动应该是政府主导,航空公司参与。但显然马来西亚政府与马航之间没有建立有序的沟通渠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