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单心理
Hi,欢迎来到国内最大的心理服务平台——简单心理!这里有最实用的心理学涨姿势内容,还有数百位全国顶尖的心理咨询师为你服务。应用商店搜索“简单心理”下载APP,随时随地获取心理帮助。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简单心理

生存焦虑严重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的

简单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5-01-21 20:58

正文


马上就要过年了。作为一个亲情浓度很高的节日,过年特别容易激活我们和原生家庭相关的创伤。


有人带着「失败者」的焦虑感回家;有人回去又要面对和父母的冲突,处理家庭的陈年旧伤;也有人索性不回了,清静的同时心里又空落落的。


推开每一个中国家庭的门,里面都有大量未被言说的创伤和情绪。


我们找到资深心理咨询师王雪岩老师。工作多年来,她陪伴很多来访者处理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并在这个过程中探索自我的成长和独立。


在她看来,所有原生家庭的问题中都没有绝对的对错——父母和孩子,每个人都在体验着生存的艰难。


而这个过程中最大的考验是,如何接受另一个人与自己不一样,如何在关系中保持自己的独立这往往也是一个人心智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以下是简单心理与王雪岩老师的对谈:

王雪岩,简单心理入驻咨询师。长期接受精神分析系统、连续训练,包括中德精神分析师连续培训项目,中徳系统式家庭治疗连续培训,中英儿童青少年发展与养育连续培训。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个案经验超过 20000 小时。参与著作:《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能力》、《谁不是带着伤长大:与内心的父母和解》。


01

父母和孩子都没错,都在体验着生存的艰难

简单心理很多年轻人面对过年回家会非常焦虑,前两天我看到一个高赞留言:「过年回家对我来说,就是审视自己方方面面的失败」。家在心理层面上本来应该是一个「安全港湾」,但对很多人来说却成了是最容易激活焦虑的地方。您怎么看年轻人的这种焦虑


王雪岩:这的确是一个需要我们反思的现象,它可能跟社会转型有关。几十年前家族的结构是父母掌握生产资料,儿女作为生产力存在,儿女越多,这个家族可能就越兴旺。在那个社会氛围下,人们比较容易适应这种家长作为管理者,成员服从管理的模式。


但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现在个体越来越有可能独立生存,不再依赖于家族所提供的庇护。这个时候旧的模式必然就产生了动荡,对他们(父母)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儿女们在现实层面有独立的机会,但心理上的独立又没有真正完成。所以在独自闯荡世界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传统的压力,内心也会产生巨大的冲突。


如果能站在一个更大的视角,就能看到整个社会的改变给每个人带来的冲突。我们需要花一些时间,甚至需要下一代,下下一代的共同努力,学习如何适应一个新的社会模式,一种新的生存状态。这个过程可能会挺难,每个人都是需要支持的。


简单心理现实情况可能是,父母和孩子各自的焦虑感往往会转化为关系中的强烈冲突,他们都觉得是对方的错,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王雪岩当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内心都有强烈的无助感,一个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把这个无助感投射出去,觉得都是外界的错。父母想把无助投射给孩子,把确定感留给自己:你听我的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或者外面的世界是危险的,你不能去尝试新的东西。


孩子们面对一个压力很大的世界,同样会有强烈的无助感,会幻想如果父母应该能给我支持,这个社会是我所期待的样子,我就轻松了。在感受层面上的体验就是,外界对我有一些伤害,外界在阻止我获得好的生活。


当双方都无法适应真实生活的时候,可能就会产生抱怨和愤怒,产生想控制外部世界的愿望。但事实上,谁也没办法控制自己之外的事情。


 《孤味》

另一方面还是要谈到社会层面的原因。我觉得中国人普遍的「生存焦虑」都非常严重,父母的那个年代生存环境是很严酷的,更多是我如何活下来,而不是我如何更好地生活,于是会注重培养孩子「活下去」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学会的也是拼命获得生存资源,没有能力思考怎样获得与父母之间良好的情感体验。


从人的角度来讲,其实是令人悲伤的。父母和孩子都没错,每一个人都在体验着生存的艰难,不得不去寻找一个让自己更好地活下去的可能。爱是需要建立在内心安全的基础之上的,如果生存都还感觉受到威胁,那是很难去爱的。



02

「父母养育孩子的目标,就是最终让他们离开。」

简单心理前阵子媒体上有一篇文章,母亲是北大教授,儿子初中辍学,母亲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这个事实,转而能去给儿子提供一些支持,最后儿子成为了摄影师。但现实生活中我觉得父母能做到这一点还挺难的,怎么去爱一个和自己期待中不一样的孩子?


王雪岩我们真的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它有「教」和「育」两部分,但我们现在似乎已经丢掉了「育」那个部分,剩下的完全是灌输知识。


但是孩子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呐,除了知识,还有更丰富的现实世界需要他去感受,去理解,他内心也还有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内心世界其实能引导他获得更幸福,更美好的生命体验,但这个部分往往被父母强烈生存的焦虑占据了,(孩子)要获得幸福的那个部分就被忽略了。


其实每对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要面临着巨大的内心冲突,从一个紧密融合的,为孩子做主、为孩子负担一切的状态中,逐渐放手信任孩子,让孩子独立,允许孩子最终发展成一个跟自己的理想和经验完全不同的人。


如果是内在相对安全的,有独立能力的父母会更容易度过这个过程,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那些内在心智相对不成熟的,不安全的父母们会更难以放手。


我自己也感觉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记得之前去给一些家长讲课,那个场上大概有六七十个人,当我说到「父母养育孩子的目标,就是最终让他们离开我们。」有一半人因为这一句话当场就哭了。


父母这代人自己就没有完成独立于父母的过程,所以根本不知道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意味着什么,会担心是不是(孩子)真的就不要我了,再也不回来了。


 《送我上青云》

简单心理我周围一些朋友对于回家过年的抗拒在于,要承受很多来自父母的情绪压力,甚至得出去找个空间躲一躲,但如果不管不顾又会觉得愧疚。面对父母的情绪压力该如何自我保全?


王雪岩躲出去其实是采用了物理上的隔离方式来帮助自己能获得一些平静,但是治标不治本。他能逃开一个小时,但实际上没有办法逃开和妈妈内在世界的混淆。真正的离开,需要在内心做一个分离。


妈妈的事情妈妈自己去处理,我的生活我负责。妈妈可以跟我讲她的事情,但我心里清楚,这是妈妈选择的生活。如果妈妈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她可以离婚。如果妈妈处理不了自己的情绪,可以找专业人员获得一些帮助。


愧疚情绪其实也来自于孩子内心没有完成与父母的分离,当她想跟妈妈保持距离的时候,在潜意识的幻想里,这个距离就是在攻击妈妈。但事实上,妈妈的生活和情绪,完全不是子女要承担的责任,也不是子女能够完成的任务。


简单心理很多时候孩子还是期待父母能改变,希望父母不要再消耗自己了。


王雪岩这其实就是一个人还没有长大,幻想中一切都来自于对外部的掌控,完全忽略了自己自主的部分。所以他会幻想父母如果不一样了,自己就轻松了。


但真相是,一个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需要他有勇气给予自己,同时承受来自其他人的压力。当内部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有力量的自我时,就很容易将自己感受为与父母融合在一起,会有被父母掌控的愤怒,又恐惧离开了父母被惩罚。


一个成年人意味着什么?他能逐渐意识到,很大程度上我怎么做,我如何理解,如何感受这个世界,我就能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外部世界不是我能左右得了的,但如何对待一个人,这是我能够做主的。我们能做的只是这一点点,但人生就是因为这一点点而变得不同。


很多人是不知道自己有这部分自主力量的。当然也和教育环境有关,我们成长过程中一直在被灌输,你得听我的才是对的,忽略了对自主感的培养。但其实每个人真正巨大的力量,都存在于他的身体中。



03

能袒露内心的脆弱,家人之间才会有真正的亲密

简单心理:有人会分享他们对过年的一种体验是无聊感,比如大年初一一家人各自拿着手机躺在沙发上刷,情感上没有任何滋养和交流,所以对回家过年没什么期待。不知道在您的观察里,中国式家庭中这种比较冷漠和隔阂的状态,是不是挺常见的?


王雪岩还真是挺常见的,这个现象背后其实就是我们的文化里对于亲密是有羞耻感的。


我们的很多影视剧里,爸爸为了要维持权威感,情感上和孩子保持着很远的距离,柔情的那一面被掩藏起来,可能等孩子睡觉了才敢过去看一眼。这样的话,孩子跟父母之间的亲密感就会受阻,情感上是不被满足的。所以,当一个孩子在表达好无聊,我想大概他也是在呼唤一种亲密的、真诚的体验。


集体主义的文化确实会忽略很多个体的需要,尤其是这种对亲密的需要。比如一个孩子需要爸爸陪他出去玩,这是一个建立亲密感的过程,但爸爸会说「公司更需要我」。那么在儿子眼中,爸爸可能是一个英雄,但不是一个亲密的爸爸。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也很常见,对一些来访者来说,咨询师稍微有一点亲密的努力,可能都会唤醒他非常强烈的恐慌,他可能会暴怒,甚至结束咨询工作。这都跟早期的养育方式有关,成长中缺少亲密体验的人,一方面渴望亲密,但同时会更恐惧亲密。


简单心理家人之间如何才能建立起真正亲密的关系?


王雪岩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看在母婴关系里,婴儿和母亲是很亲密的,这是因为婴儿此时是非常虚弱的,他内在有着强烈的需要。


所以想要建立亲密感,我们需要有能力承认,我对另外一个人是有需要的我是虚弱的,只是一个渺小的人类而已,我渴望另一个人爱我,让我感觉到他将我装在了心里。但很多人对于这部分有强烈的羞耻感,必然就会掩藏自己的需要,他们宁愿成为英雄。


另一方面,亲密是建立在真实之上的。为什么我们呼唤真实,你想想在一个家庭里面,如果每个人脆弱的部分都可以坦诚地暴露出来,而且家人对此都是包容的、不拒绝的,每个人就能够真诚地呈现自己,那这个家对他来说才是有吸引力的。如果这个家里每个人都是「高大上」的,那家里的氛围大概率就会很无聊,因为这个家里没有「人」,没人会愿意回这样的家。


 《风雨哈佛路》

当我们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真实的人,不害怕暴露脆弱的部分,坦诚地接受内心的爱,也接受内心的恨。真诚换来真诚,就可以共同去打造一段亲密的关系。


当然,这种关系也不完全是舒适的,抵达真正的亲密之前,双方可能还会有很多恨意爆发出来。但人是有能力面对这种恨意的,并且可以一起去修复冲突带来的伤害。



04

恨是很正常的,但只有恨是远远不够的

简单心理我们继续谈谈家人之间的「恨意」,纠结要不要回家过年,背后似乎就是很多没有表达和处理的恨意在涌动?


王雪岩我记得以前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咨询师会恨他的来访者吗?父母会恨他的儿女吗?我可以坦诚地说,一定会的。父母对儿女会有恨,儿女对父母也会有恨,这是非常正常的。


我们人类的内心本来就是爱恨交织的,被满足的部分我们会感受到爱,不被满足的部分,就是会感受到恨。当我们清晰感受到自己既爱又恨着同一个人时,我们允许恨就在那里,但同时并不因为有恨就放弃爱,内心的冲突真正被化解,才可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这些恨意表面上看很负面,但换个视角看它,确实也是一个契机。不经过冲突的关系没有办法更深一步,更亲一点。


恨意背后大多是期待没有被满足,所以可以去察觉看看,自己到底在期待什么,去告诉对方你的期待,试着一起了解那个期待在现实中有多大可能被满足,多大可能会受挫,去争取可以获得满足的部分,也学着放弃背离现实的部分。


这样,亲密关系中的彼此才能学会基于现实理解彼此、尊重彼此,亲密才能真正实现。


简单心理这几年,大家对原生家庭的谴责就相当于这种恨的集体爆发,但很多人意识到了父母的问题,斩断和父母的关系,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走了,就卡在这个「恨」里了。


王雪岩这个问题要分两个阶段看,一方面恨意的表达其实是一种进步。当恨可以被言说的时候,意味着两代人关系中的安全感已经增加了,只有非常不安全的时候,恨才要被掩藏,情感其实会变得更加疏离。


但恨意的表达只是一个过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些人之所以要斩断关系,是处理不了内在的冲突,当他无法承受,就会采取行动,但内心那些被伤害的体验并没有被理解,被消化。


真正需要被处理的是什么呢?是我感觉很痛苦,被伤害了,内心有恨,我要如何处理这些情绪。需要回到自己内心深处,有人陪他一起去思考和面对这些。这个人可能是咨询师,也有可能是有安全关系体验的一个相对健康的人,比如朋友,老师,恋人。他需要在内心重新建立起来一种爱的关系体验,是这些爱逐渐地消融那些恨,问题才能最终得以解决。


放弃关系只是物理上放弃了,减少了新的「污染」进来。但其实内心什么都没有改变。如果要真正改善自己的生活,后面还有挺长的路要走,这(放弃关系)是远远不够的。


 《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

简单心理有些人会把不回家过年当作一种重新养育自己的方式,重新养育内在小孩也是这两年很火的一个话题,您怎么理解对自己的再养育?


王雪岩重新养育自己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做的,人的一生创伤不可避免,而且会重复不断地发生。出生本身就是一个创伤,离开了温暖的子宫,经历一个失控的,无助的,冰冷的世界。这些体验带来最初的感受和应对世界的方式,我们需要经历一个不断修复早年创伤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成长。


但另一方面我觉得,去经历那些冲突,同样也是养育自己。当然我不是说劝大家都回家过年(笑),不是这个意思。


对自己真正的重新养育,并不是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行动,而是重新回到自己内心,看到我原来经历着如此深刻的痛苦,去真正体验它和理解它(之所以说真正,是因为当人没有勇气面对痛苦时,往往会动用各种防御,不回家也很可能只是一个防御手段),直到找到帮自己化解这些痛苦的道路。


这个过程其实有点像心理咨询,一定不会是舒服的,相反会激活更多的痛苦。但只有这一段艰难真正被克服后,才可能会感觉幸福。如果把心理咨询师比作「妈妈」,这个妈妈并不是要帮孩子屏蔽掉痛苦,让孩子从出生到生命完结,经历一个完美的(没有痛苦的)真空地带,不是这样的。


她在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是在这个孩子经历痛苦的时候,不退缩,不逃跑,不否认,是陪孩子经历那个穿越痛苦的过程,帮孩子发展出越来越多承受和消化痛苦的能力。当我们能够成为自己的这个「妈妈」,就是在重新养育自己了。


采访/撰文:寒冰

责编:罗文

封面:《孤味》


预约咨询或了解更多咨询师信息
可以点击下方贴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