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在陕西省榆林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中,水处理装置正式举行了开工仪式。
仪式上,各方代表依次发言,表达了对项目顺利推进的信心与承诺。
随后,由煤化工二期指挥部公辅项目组的项目经理宣布水处理装置开工建设,标志着该装置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作为该项目EPC总承包单位的中国五环工程公司表示,将为水处理装置建设提供一支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同时严格挑选合格的施工承包商。
通过科学的项目规划和安全的施工管理,中国五环承诺将这一项目打造成为工艺领先、工程质量过硬、运行稳定的行业标杆。为了保证项目按期建成,中国五环团队将全力以赴,精心组织施工,以期尽早完成并投入使用。
水处理装置在该项目中占据重要位置,其包含了污水处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两大核心部分。
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规模为每小时1050立方米,能够实现清污分流和分质处理。
经过处理后的水将重新进入循环水系统,或者继续进入中水回用系统以进一步深度处理。
中水回用系统则具备每小时处理1700立方米水量的能力
,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不仅可以将处理后的水回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
浓水还会通过蒸发结晶装置进行分盐处理,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从而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确保了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有效地降低了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项目的技术亮点在于其打破了传统的污水处理模式,采用了简化流程和精准回用的新技术。
这种新型处理方式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水处理效率,
既节省了建设投资,又减少了能耗。
同时,这一处理系统能够
有效提高废水处理系统整体的抗冲击能力
,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特别是在分盐纳滤技术的使用方面,通过这一技术的推广,分盐纳滤膜的使用寿命得以大幅延长,对于推动分盐纳滤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这一创新的水处理技术无疑为未来的环保型工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也为类似项目的建设和运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除核心水处理装置外,项目还配备了多种副产物回收利用系统,能够将水处理过程中的副产物如液碱、盐酸、次氯酸钠等直接回用于生产环节中。
这种副产物回用技术不仅减少了化工原材料的外购需求,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项目整体的经济效益。
这种精细化的资源回用管理模式是该项目的一大特色,也体现了项目方在推进工业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煤化工项目始于2014年,位于陕西榆林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期项目主要建设了年产205万吨甲醇和60万吨聚烯烃的生产装置及其配套的公用工程,并已于2014年7月正式建成投产。二期项目的总投资高达238.88亿元,计划以煤炭为原料,建设年产220万吨甲醇、90万吨烯烃的装置,同时完善与升级一期工程的相关设施。新建项目还包括年产25万吨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延链增链及配套工程。这些新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整个项目的生产能力,并促进公司在煤化工领域的持续扩展与发展。
(来源: 中阀传媒)
2024年11月15-17日
中国工业水大会暨第44届年会
将在江苏无锡盛大举办
届时将深度
探讨
冶金、电力、化工、煤化工等重点行业水处理技术
点击了解大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