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自己没被爱过,就给不了别人爱? ·  16 小时前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自己没被爱过,就给不了别人爱? ·  16 小时前  
壹心理  ·  2025年想越过越顺?请尝试这1件事—— ·  17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卫视

熬夜、撸串、葛优瘫,你说这样“最青春”?

凤凰卫视  · 公众号  ·  · 2017-08-22 19:14

正文

最近有两条有关青年人身体素质的新闻,看了不免让人忧桑和担心。


1
两则新闻

征兵体检大半不合格好男儿何处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然而,今年征兵体检的淘汰率“爆表”啦!某地级市征兵体检淘汰率竟然高达56.9%。

导致男儿征兵体检过半不达标有十大问题,其中,只有腋臭、平底足等是遗传性缺陷(疾病),其他的都是生活方式和环境引发的缺陷和疾病,从而导致身体达不到基本的工作和作战要求,成为体格上的“渣男”。

例如,体重不合格(肥胖和超重)占不合格人数的20%;精索静脉曲张不合格的占不合格人数的8%;视力不合格的占不合格人数的46%;肝胆肾功能受损、脂肪肝等,造成转氨酶过高的占不合格人数的17%。

大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

日前,《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新鲜出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江崇民介绍,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下降趋势,只是下降速度趋缓。与此同时,身体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肥胖率持续上升,每5年提高2%到3%。此外,2015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7岁到19岁的学生体质状态,大学生下滑最严重

生活方式不健康,健康意识淡漠,大学生们的生活似乎真的离“健康”有点远。

新学年一份意在解决学生健康问题的全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投入使用,不仅明确了开展高校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还从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性与生殖健康、安全应急与避险五方面给出了具体指导。


2
令人发指的青年生活方式

深夜撸串喝大酒 学习娱乐不下床

大学生们究竟是肿么了?体质何以出现下降?这还得从现在很多大学生、乃至青年人的生活习惯说起。

凌晨2点睡觉,中午12点起床,不吃早饭,从不运动,常年宅在宿舍,是许多大学生们的日常。经常玩游戏玩到半夜,然后再去校门口撸串喝酒。这样的非典型大学“宅男”生活方式,要想不长肉都难。

“何止是吃饭,她连床都不下。”已经毕业的梁昔,吐槽起她的“奇葩”室友仍一脸“叹服”,“她每天就是坐在床上玩游戏,看综艺节目,饿了点外卖、吃零食,一个月洗一次澡,不讲个人卫生,更别说宿舍卫生了……”

深夜追剧

长期熬夜,生物钟紊乱,容易造成神经官能失调。对记忆力、视力等都有很大的损伤。

建议:合理安排时间,小姐姐就在那里又不会跑,控制自己、克制追剧!

戒不了的夜宵、常吃外卖


喝水少或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含甜蜜素等化工产品的饮料,吃火锅、烤串、膨化食品等,饮酒过度,熬夜过度,可能引起转氨酶过高、血小板积压、尿酸、尿酮超标。长此以往,可造成肝胆肾功能受损、脂肪肝等。

建议:减少引用碳酸饮料,不吃不洁外卖,远离垃圾食品。


缺乏运动

生活不规律、饮食不科学、锻炼不积极,以及肥胖带来的高血脂、高血压等并发症也相应增加。

建议: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离不开的屏幕

很多青年学生不懂得卫生用眼,疲劳用眼和长时间看手机或平板电脑,导致视力严重下降。

建议:减少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养成卫生用眼习惯。


3
体质降 生活作 学校、家长也有责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西安某高校辅导员说,“现在,很多高校仍然坚持晚上11点断电、断网,但并不能解决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手游火了,大家拿着手机、充电宝就能玩到凌晨。生活黑白颠倒,不仅一日三餐不能保证按点吃,也让他们的运动量大大减少。”

“现在的学生心里哪有‘健康’二字,都是‘’。其实,健康教育太重要了,不仅包括良好的生活方式引导,还包括心理和卫生健康、疾病预防等等。”这位辅导员很担心开学后的新生们。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杜瑞军认为,我国健康教育没有成体系是学生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主因之一。“从小、从家庭就没有抓起,对健康的认识多是从保护眼睛、减少肥胖、保证身高等外在、显性的标准进行衡量,没有触及健康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即健康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生活习惯。”

“出现这种问题,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姜朝晖坦陈,“中学时期,学校和学生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考试,对于健康教育,往往无暇顾及或简单敷衍。”


4
怎么办?得根治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吴合文表示,当下学生获取健康信息的方式主要是学校的通告栏、课堂教育以及微信、微博等。“一般来说,遇到如非典、禽流感等重大事件时,学校才会想起在通告栏张贴公共卫生预防的信息,但这种方式很难做到及时更新,信息量也有限。而微信上那些未经筛选的健康信息,真假难辨,不能给予学生一个科学、准确的指导。课堂,作为主要的健康教育渠道,往往会因为缺乏专业师资,而无法付诸实践。”



在目前负责天津一所高校下属学院宣教工作的王雪看来,“只是单纯的讲座、看看视频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尤其是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缺乏一套既符合时代要求、又行之有效的高校健康教育标准和体系。”

对于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现状,《纲要》指出,高校要多渠道开展健康教育,多形式开展健康实践,多途径加强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建设。

下发文件的意义在于落实。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督导问责机制,不仅要督查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所需的场地、硬件设备等,还要着重督查师资力量,开设的课程类型、内容、学时等软件配套。


5
网友献策


  • 不是大学本身出了问题,中国的孩子从小到大被压抑了那么多年,上了大学金钱和时间开始自主,当然要肆意挥霍青春。建议所有老师别再说什么上了大学就轻松了之类的话,大学是出人才做学术拿成果的高等学府,凭什么轻松?这么多年灌输给孩子的价值观就是如此,又怎能期待大学生上了大学严以律己艰苦努力?

  • 这不仅仅是大学生存在的问题,社会青年这方面的问题亦很突出。今年的征兵体检,某市征兵青年因血检、尿检、视力、体重等不合格的人数高达56.9%,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也是一个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数字。现在,很多中老年病在逐步年轻化,并呈上升趋势,这个问题不可小视。

  • 好好照顾自己,千万不要透支自己的青春啊。

  • 建议设计一个体育考级,类似于英语四六级。

  • 别担心我们大学生了,担心担心那些05后下一代吧,小小年纪就开始玩王者农药了。


6
大学生、年轻人该怎么锻炼?


◆ 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最好给自己定一个体育锻炼的目标,强迫自己每天几点去锻炼。

◆ 约上几个人一起去锻炼。自己一个人锻炼可能会很无聊,这时约上好友或是室友一起去,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还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 注意及时补充营养。大学里所有都要自己打理,饮食上可能会偏食,特别是有的同学盲目减肥,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这时如果高强度的锻炼,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 参加一些有体育性质的社团。大学里有很多社团,例如车协、轮滑协会等,经常会组织一些活动,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参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