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志红
武志红,中国资深心理咨询师,作家,著有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等,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厦门等地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志红  ·  你的气质,会吸引什么人? ·  2 天前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曾爸付妈-春节孩子吃糖多,父母该不该出手? ·  4 天前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曾爸付妈-春节孩子吃糖多,父母该不该出手? ·  4 天前  
京师心理大学堂  ·  我们为什么【躺不平】| 努力的道德化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武志红

“新型偏心”在二胎家庭中盛行,与重男轻女无关,但更伤害孩子

武志红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5-02-03 12:30

正文

作者 | 布谷妈妈
来源 | 布谷妈妈
ID | yugu005



侄女的小伙伴来找她玩,伙伴问了侄女一个问题:“你爸妈在你和弟弟之间,更喜欢谁?”


侄女想了想说,都喜欢,父母不偏心。


小伙伴一脸羡慕:“你爸妈真好,不像我们家,我爸妈就只知道偏心那5岁的妹妹。”


一打开话匣子,这位小伙伴就有吐不完的槽。


明明她成绩好,但妈妈一看到她闲下来,就开始板着脸催促:“作业做完了没有?做完了不会多看点书吗?”


但只要一看见妹妹,妈妈那绷着的脸立马化作一朵花,说话都轻声细语。


面对她,父母总是一副“教导主任”的模样,但面对妹妹,父母立马化身“女儿奴”,生怕妹妹受半点伤害。

我们总说,不管哪个孩子,都是自己的骨肉,怎么会偏心呢?


但“不公平”这样的话,却经常出现在二胎或多胎家庭里,父母也很奇怪,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


加州大学曾有一项研究发现,65%的妈妈和70%的爸爸,都会不自觉地对某一个孩子产生偏爱。


“新型偏心”在二胎家庭中出现,与重男轻女无关,但更伤害孩子。


新型偏心



虽然面对孩子们,我们尽量做到公平,但很多时候,也难以一碗水完全端平,导致孩子觉得我们偏心。


那新型偏心到底是怎样的呢?


● 你是大的,就要让着他


“你是大的,你要让着弟弟妹妹啊。”


在二胎家庭里,老大经常会听到这句话。


但在老大心里,出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凭什么?


明明是妹妹招惹我,凭什么我不能还手?


明明我先在这看电视,凭什么要让给弟弟呢?


明明我已经很委屈了,凭什么还要我道歉?


“因为你大一些,你懂事,弟弟妹妹还不懂事啊。”


不不不,孩子听到的,不是他更有责任心、更有爱心,而是显而易见的:偏心。


当你一味地要大的懂事、维护小的时,你不是在促进手足情谊,相反,你在“挑拨离间”。


因为大的会形成这样一种心理:“反正不管怎么做,我都是错的,爸爸妈妈都会偏袒小的,那我离那个烦人精远一点就好了。”


小的则会这样认为:“只要我不停地去招惹哥哥姐姐,让他们‘欺负’我,爸爸妈妈就会帮我、关注我。”


你说,两个有着这样心思的孩子,怎么会兄友弟恭、相亲相爱?


他们恨不得时刻掐起来。



● 中间那个拿脚踹


老大疼,作为第一个孩子,他带给父母无尽的欣喜和惊奇,不疼他疼谁?


老小爱,最小的这个孩子,比起已经长大的哥哥姐姐来,显得更可爱、嘴甜、会撒娇,真是父母的掌心宝。


中间那个呢?既不像老大那样能带给父母惊喜,又不像老小那样惹人怜爱,那就拿脚踹呗。


很多有3个孩子的父母都会说,虽然知道手心手背都是肉;


但内心,确实会不自觉产生偏爱,偏爱老大和老小,而忽略中间那个孩子。


这就导致,中间那个孩子,往往是最懂事也最贴心的那个。


因为他一生都在努力证明自己,努力赢得父母的赞赏和关爱。



● 把爱给女儿,把财产给儿子


每次刷到那种“偏爱女儿吼儿子”的视频,评论区总会有这样一句话:


“把所有的爱留给女儿,却把所有的财产留给儿子。”


的确,这种的现象很常见,而这样的不公也会伤害到孩子。


如今这个时代,女孩也可以很有能力,也可以赚钱赡养父母,并不是嫁出去就如“泼出去的水”。


如果等她长大,发现父母在钱财方面格外精明,那她会觉得:


从小的爱都是假的,都只是在不损害儿子的利益下才产生的。


那她自然心生埋怨。


儿子就不更用说,他一直就觉得,父母只喜欢女儿不喜欢儿子,内心的不满情绪早就想爆发了。


即便父母给他留了财产,他也只是觉得这是应该的,而不会心生感激。


所以说,这样的偏爱,三败俱伤。




二胎家庭

如何不偏心



当我们真正有了二胎后,会发现,做到不偏不倚,真的很难。


明明已经尽可能地关注老大、陪老大了,他怎么还会说父母偏心呢?


因为孩子是用心感受我们的爱,而非头脑。


当他看到原本独属于自己的爱,被弟弟妹妹分走,看到妈妈温柔地搂抱、耐心地哄睡那个小婴儿。


那妈妈任何一点忽视,都会被他视为偏心的证据。


家有二胎,如何做到平衡?


①先来后到


《亲密关系》一书提到,夫妻之间的排序,是优于孩子的。因为妻子、丈夫比孩子先到。


孩子间的排序也是一样的。


老大先来,那他的排序,就应该在老小前面,而不是“你大一些应该让着弟弟妹妹”。


这就像“蓄杯理论”,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一个杯子,需要父母用爱将它填满。


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他的杯子是满的,但当第二个孩子出生后,他的杯子却总是半空状态。


你说,老大心理能平衡么?


所以,我们要优先填满的,是老大的杯子。


爱满则溢,当我们带着内心充实的老大,一起爱老二,那么老大就不会总想着去“争”老二杯里的爱。


同时,老二感受到爱了,也就不会总想着去和老大“抢”。



②不当裁判,一视同仁


戴维·弗罗斯特曾说,当你只有一个孩子时,你就是一个家长;


但当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时,你就是一个裁判。


每当孩子们发生争执时,我们都忍不住介入,先听取双方的陈述,然后判断谁对谁错,做出“公平”的裁定。


其实,不管你判定谁输谁赢,输的那个孩子依然会觉得不公平,因为你没有帮他。


这次你没帮他,那下次他一定要想办法赢回来。


于是一来二去,这种争执没完没了、层出不穷。


比较好的办法就是,退出孩子的纷争,不当“裁判”。


抢遥控器?那就把遥控器收起来,直到你们想出好的解决办法为止。


两个孩子吵架了?来来来,我来采访一下,这位小朋友你有什么话想对观众说?


还有那位小朋友,你一定等不及了,看看你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精彩演说。


小打小闹了?我建议你先问问打人的那个,他有什么委屈;


然后等他情绪平静下来后,带着他一起安慰被打的那个(虽然这样有些难,但值得试一试)。



③按需给予


父母还会苦恼的一点是,给这个买了什么东西,那个也一定要买。


比如这个鞋坏了,刚需,那就买一双。


可那个明明有几双鞋,他也嚷嚷着要买,否则就给你戴一顶“不公平”的帽子。


在物质方面,我的建议是:按需给予。


因为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需求就不同。


各自的零花钱需要多少,每个季度购买生活用品、衣服花费是多少,按需给予。


其实,当心里的爱充盈了,孩子们也不会为了表面的物质吵个不停。


抚养两个孩子,是门技术活。


但只要父母发自内心地爱每一个孩子,并且运用一点点智慧,那两个孩子,也能和睦相处、快乐成长。


新型的偏心,你有见过吗?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布谷妈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婚姻情感咨询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


家有二胎如何做到平衡,避免“新型偏心”? 


如果你遇到了亲子关系的困扰,可以来我们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专业心理咨询师,陪你探索自我,觉察过去的成长模式,引导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更好地成为自己。


点击这里👉只需花1分钟时间,帮你智能匹配咨询师还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添加咨询客服帮你匹配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还可以领一份全方位心理健康评估。

点击下方小程序
开始预约心理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