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方式。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向街书店  ·  你好,可以给我看看你的中指吗? ·  昨天  
十点读书会  ·  那些财源流向自己的中年女 ·  昨天  
凤凰网读书  ·  去西伯利亚生活的一年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十点读书

女人这样经营自己,增值速度提升10倍

十点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8-27 21:33

正文


「百万畅销书作家,受英国王妃接见, 估值过亿的创业公司女Boss。」

from李筱懿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李筱懿的朗读音频

文 | 李筱懿

大家好,我是李筱懿,今天和你聊一聊我的故事。


我想,每个女孩在独立工作与生活之后,都特别渴望成为一个优秀的女人,言谈得体,举止礼貌,既有气质又有气场,还能hold住饭局、职场和朋友圈。


可是,我们的目标如此远大,究竟该从哪里走出第一步呢?非常幸运的是,在成长的道路上,我遇到了一些好老师。



气质让你美丽,气场让你有影响力


我进入职场的第二位上司是名女性,她有很多和之前男上司不同之处,比如: 她非常女性化,态度并不强势,却依旧充满权威感


每天看到我的女Boss都是件特别赏心悦目的事,她把一头大波浪打理得整齐汹涌,在咨询行业这个男人居多的领域独树一帜。


她的衣品很棒,所有服装,无论西服、长裤还是裙装都有曲线,不是把女人装进男性化的服饰里强调高管的权威,而是既有女人味,也不卖弄性感,她的手表、包、项链这些配饰从来没有闪瞎人眼,却充满质感。


她午休时间走出办公室和大家聊天,却能在结束休息时恰到好处地收回娱乐话题,把主题从指甲油移回PPT。


她很快成为全体女员工的偶像,包括我。



当时,我毕业一年左右,虽然总体表现不错,却依旧是个“小人物”。


我很想知道怎样才能像她一样逐渐长“大”,我能感觉到她于公于私对我的善意,于是,在一个临近下班相对轻松的傍晚,对她说起我的困惑。


她思考了几秒钟,拿起笔,走到办公室的白板旁边,说:


筱懿,我刚工作时有和你有同样的困惑,后来我逐渐发现,从“小”人物成长为“大”人物,你既需要有女人的“气质”,更得有女人的“气场”,而现在,你只有“气质”,并没有“气场”。


我很困惑,“气场”究竟是什么样子?


我的女BOSS接着说:


气质,是自己与生俱来的特质,与自我有关;气场,却是你对他人的影响力,需要很多条件的支撑,比如:专业、信用、神态,甚至衣 着和外貌。


然后,她笑了笑,接着说:


我以下的话未必好听,但希望对你有真正的帮助。



第一,在你的领域做到尽可能的牛,别人会尊重“高手”,但不会高看“常人”,主动掌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不被他人左右,才能影响别人。


很多女人把职业当成敷衍而不是责任,我说的职业不仅在职场上班,同样包括在家做全职太太,能照顾好全家老小的衣食住行,理财、社交都在行,同样让人无法轻视。


能力没有到达高水准,就不能要求别人的态度达到高水准。


第二,对说过的话负责,说过的话再难做到,你也得去办,这是你的信用。


女人特别容易在信用上犯迷糊,觉得一点小事爽约又怎样?可是,人为什么要有信用卡呢?不就是信任感的点滴积累吗?对自己的承诺都不守信,小事都做不到,让人怎么放心交给你“大”事?永远做细枝末节,永远也成不了“大”人物。


第三,举手投足像一个重要的女人,买力所能及范围里最好的物品,还要学会照镜子。



说完这话,她停下来微笑看着我。


对于这一点,我心里很迷惑:我每天都照镜子,怎么说我不会照镜子呢?


她显然看出了我的不解,悠然地补充:


女人照镜子不仅为了让自己更美,看到自己最好看的样子,同样需要了解自己什么时候最丑,哪些表情、动作最难看,记住那些不应该出现的举止。


明白优点能把好处发扬光大,可是,了解缺点才能保证不犯错啊,良好的外貌、仪态和状态,会为你的气场加分。


那个傍晚,我的女Boss既指出我的弱点,也给出鼓励的摸头杀,她并没有说大道理,却用简洁的语言让我明白自己的欠缺和方向,找到了 行动的突破口



所有光彩夺目,都是反复训练的结果


从21岁开始独立生活,到现在真正成为一名独立的女性,我用了18年。


这些年里,我在咨询公司做过总经理秘书、人力资源总监,在报社做过财经记者、广告部主任,还写书、成立自己的公司,运营女性生活方式平台“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意外登上“ 中国作家榜 ”,获得“ 文学贡献奖 ”、“ 青年先锋 ”等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荣誉。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获首届青年先锋奖

受《鲁豫有约》节目组邀请发表演讲


我越来越接近自己少女时期想象中的生活,也很清楚,这18年里,我变化很大。


过去,我特别喜欢用浓烈的比喻、排比、段子这类技巧性很强的表达;


现在,一切叙述都普普通通娓娓道来,谁没有见过生活的苍茫,何必说话那么用力呢?


20岁时,爱用感叹号、省略号之类特殊的符号表达不一样的心情,生怕不被别人理解;


现在,满篇文章几乎除了逗号,就是句号,好像一个成年人的脸,心里的情绪不再需要被夸张的表情演绎,翻江倒海的内心戏未必用咆哮的方式表达,一个微笑已经足够。


在上海书展与著名作家蔡澜

李筱懿主持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的新书发布会


这时,我最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


女人的成长究竟有没有捷径呢?如果有,最大的捷径究竟是什么?


亲爱的你呀,我也是用了很多年才想清楚,世界上或许没有捷径,但是一定有方法,找到这些方法,就能够走得更快、更远。


林夕曾经说:


那时候,年轻得不甘寂寞,

错把磨练当成折磨,

对的人终于会来到,

因为犯的错够多,

总要为想爱的人不想活,

才跟该爱的人生活。


你看,绝大多数女人成长的过程都是这个样子吧:亲自撞过南墙才知道疼。


所以,女人得体的举止、丰富的内心和智慧的头脑,从来不是一蹴而就,都是时间的淬炼。


所谓最可惜的才华,就是你什么都不差,可偏偏没有一项特别强。


这才是普通女人和优秀女人之间真正的差距。



▲与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


而这些差距之间,最大的捷径不是从外表装点自己,不是买很多的衣服和包。


而是给自己确定清晰的目标,并且有针对性地反复练习,我们并不是为了成名成家,而是,多掌握一门技能,或许在生活的赛道上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