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园地
主要发布与历史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发布《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的各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俄乌,突发大消息 ·  9 小时前  
银行螺丝钉  ·  [2月12日]指数估值数据(港股科技大涨,还 ... ·  19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特斯拉,大消息!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0佣金!京东突放大招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刚刚,新高来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园地

精品推荐 | 一人一国一时代——从海昏侯博物馆看汉朝大一统【课件+教案+学案】

历史园地  · 公众号  ·  · 2024-09-14 00:00

正文

点击【 历史园地 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及时查看更多文章


课件





教案




《一人一国一时代 ——从海昏侯博物馆看汉朝大一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唯物史观:理解汉朝大一统局面形成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背景,认识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认识到汉朝的兴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2. 时空观念:能够准确说出汉朝的建立时间、都城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 能够结合地图,指出汉朝的疆域范围以及海昏侯国的地理位置。

3. 史料实证:学会分析和运用《史记》《汉书》等文献资料以及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等实物资料,论证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能够辨别史料的真伪和价值,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历史推断。

4. 历史解释:能够对汉朝大一统的政治制度(如中外朝制、推恩令等)、经济政策(如货币官铸、盐铁官营等)、思想文化(如儒学独尊)等进行准确的解释和说明。能够分析汉朝大一统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和文化内涵。

5. 家国情怀:通过了解汉朝的辉煌成就和历史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汉朝大一统的政治、经济、思想、疆域等方面的主要措施和成就。

海昏侯博物馆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方法,分析汉朝大一统的形成和发展。

如何让学生理解汉朝大一统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以及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汉朝大一统的相关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历史框架。

2. 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通过分析史料和文物,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分享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4. 直观教学法:运用课件展示海昏侯博物馆的文物图片、地图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金色海昏》视频导入,提问学生对汉朝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汉朝大一统的相关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2. 讲授新课

一人一国一时代:大一统之兴盛

汉朝皇帝与刘贺,展示汉朝皇帝的世系图,介绍汉朝的皇帝传承。重点介绍刘贺的生平经历,包括他曾经担任的昌邑王、皇帝和海昏侯的角色。展示相关文物或图片,如与刘贺有关的印章、器物等,增强学生对刘贺的感性认识。

大一统之政:君主专制的强化

讲解中外朝制的形成和运作机制。引用《汉书 ·霍光金日磾传》中的记载,说明霍光等权臣在朝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中外朝制对君主专制的强化作用。

大一统之政:中央集权的强化

介绍推恩令的实施背景和具体内容。展示推恩令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该政策对诸侯王势力的削弱。结合海昏侯国的相关历史,说明推恩令对地方行政区划的影响。

大一统之思想:儒学独尊

解读《汉书 ·董仲舒传》中关于“春秋大一统”的论述。讲解儒学独尊的背景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展示孔子徒人图漆衣镜等文物,说明儒学在汉朝的地位和影响。

大一统之经济:货币官铸

引用《汉书 ·食货志下》中关于汉文帝时货币制度的记载。讲解汉武帝时期禁止郡国铸钱,铸币大权收归中央的政策。展示海昏侯墓出土的五铢钱,说明货币官铸政策的实施情况。

大一统之疆域开拓

展示汉武帝北伐匈奴图和西汉形势图。讲解汉朝在北击匈奴、开拓西域、加强对西南和东南地区治理等方面的举措。结合海昏侯墓出土的山羊纹银当卢等文物,说明汉朝与西域的交流。

大一统之中外交流

展示西汉丝绸之路的地图。介绍汉朝与西方的交流,包括物品的输入和输出。 展示海昏侯墓出土的与中外交流相关的文物,如西方输入的物品或具有西方风格的器物。

大一统之社会生活

展示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温鼎、青铜雁鱼灯、漆盘等文物图片。讲解这些文物所反映的汉朝社会生活的特点,如饮食文化、照明用具等。引导学生感受汉朝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一人一国一时代:大一统之衰落

展示相关史料,如公孙贺、霍去病等人的行为记载,说明西汉后期土地兼并的情况。讲解绿林赤眉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分析大一统的西汉衰落的原因,包括政治腐败、土地兼并、社会矛盾激化等。

一人一国一时代:复兴与落幕

介绍东汉的建立者、时间和都城。展示东汉光武帝进一步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如增强尚书台的作用、裁并郡县、整顿吏治、释放奴婢、清查全国垦田和户口、重视儒学等。

分析这些措施的作用,如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思想控制等。讲解东汉衰亡的原因,如幼主即位、外戚专权、宦官交替专权等。展示相关史料,如东汉豪强地主的势力扩张情况,说明东汉后期的社会问题。

3. 小组探究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根据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和史料,分析汉朝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生活风貌。结合《史记》《汉书》等文献资料,探讨汉朝大一统的形成原因和历史意义。分析海昏侯刘贺的人物形象,思考史书记载与出土文物差异巨大的原因。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收集相关史料和信息,进行讨论和分析。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补充。

4. 课堂总结

总结汉朝大一统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疆域等方面的措施和成就。强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历史。

5.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一篇小论文,题目为《从海昏侯博物馆看汉朝大一统的历史意义》,要求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史料,阐述自己的观点。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或文章,如《史记》《汉书》《海昏侯的财富与昌邑国的地理优势》等,加深对汉朝历史的了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