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两会,总理答记者问这个环节总理身边的女神翻译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于小编这种学口译的人来说,张璐简直就是女神一般的存在。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口译练习里我们对于怎么翻译“大水漫灌”感到非常为难,看了张璐的翻译后真的是醍醐灌顶。她的处理是:“flood the economy with liquidity”,这英语得修炼到什么程度才能处理成这种水平?(这里对于这个表达及翻译做一点小小的补充:大水漫灌在经济调控这方面,指往市场里“放水”,注入大量货币以刺激经济,liquidity是流动性即货币的意思,张璐的处理简洁且一目了然,最传神的是flood的使用,把原文比喻都翻译了出来。)除了政策类的术语,张璐让人惊艳的还有对中文古诗词的翻译。学过翻译的小伙伴都有体会,文学类翻译可以说是最难的翻译之一,古代文学更不用说,基本是地狱级别的难度。这里选择两句较为经典的和大家一起欣赏(学是学不会了,膜拜一下好了): 1.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 to die.这句的翻译是不是给人一种古英语的感觉?完美契合了《离骚》的韵律美。而且用“a thousand time”来表达汉语的“九”也很值得我们借鉴,都是表达“多”的意思,古汉语会说“三”或“九”,英语要是直译可就不合适了。 2.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 spite of rumors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这句翻译妙就妙在对词性进行了转换,使得英语的表达连贯简洁。用动词“stay”接形容词作表语来表达原文的“无疵”;用名词“rumors”、“slanders”来表达原文的“加讪”,这样的处理非常高级,也很有借鉴意义。除了张璐,历史上其实还有很多惊艳了时光的翻译大佬,今天小编想跟大家分享其中三位。第一位是严复,说到严复,他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想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标准也是无数译者在翻译时对自己翻译质量考量的标杆。严复是一名“海龟”,他从英国留学归来,当了政府公务员之后,开始着手翻译《天演论》,希望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引入当时封建落后的中国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振聋发聩,唤起了当时国人的救亡图存之志,对后世也影响深远。第二位是林纾,被钱钟书誉为“译界之王”的他属实让人不得不服。林纾是不懂外语的,靠别人口述意思他再进行翻译,而且他将大量的西方小说翻译成文言文,这是什么概念?让人直呼神仙的水平!更绝的是,他的翻译速度堪比火箭,“耳受手追,声已笔止”,也就是说,人家口述都没完呢,他已经把译文写在纸上了。第三位是杨宏益,他被誉为“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他的翻译作品从中国古典文学到当代文学,经典的代表作品有《史记》、《离骚》、《红楼梦》等等。他有句名言“什么东西都可以翻译,《离骚》也不例外”,确实对于大佬来说,不存在无法翻译的东西。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中外翻译史上翻译人才辈出,向这群勇于攀登巴别塔的英雄致敬!学习英语有方法吗?点击【阅读原文】,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顾悦教授让你不走弯路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