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如何用一张照片讲好中国故事?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被抢走330天后离世的3岁女童 ·  5 天前  
新周刊  ·  一夜之间,到底多少人在寻找邪恶熏鸡?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周刊

如何用一张照片讲好中国故事?

新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1-19 19:49

正文

 
姹紫嫣红的颜色顺着化妆笔,层层叠叠落在昆曲演员脸上,晕出柔美精致的戏妆。

戏服一穿,演员们就有了角色的神采。着盛装,甩水袖,一个利落的亮相,便绽放出“中国百戏之祖”的光华。

许多人都醉心于这门始于元末明初、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戏曲艺术,其中就包括了从业三十年的摄影师逄小威。他折服于昆曲之美,希望以昆曲演员为主题拍一组照片。这既是对自身向往的回应,也是在讲好中国故事,记录与传扬中国文化之美。

在逄小威的摄影观里,品质几乎就是一幅作品的生命,在多大程度上还原演员的装扮、姿容、神韵,是照片成败的关键。


这次拍摄,除了大画幅与全画幅相机之外,逄小威还选择了一个有些特殊,但十分日常的摄影器材:手机。
 
从“留影”到“作品”

在当下,手机已经是我们的“身体之外的器官”,是人类目光的延展、手的延伸与思维的定格,能便捷地记录美好事物,同时使用越来越简单、方便,符合直觉。

2000年,逄小威在海外学习摄影后回国。他此前做过演员,所以第一个拍摄项目也与此有关,叫“电影的面孔”。定下主题后,他与太太走遍全国各地的电影制片厂、影视基地,拜访无数电影人,用镜头记录下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这段经历,给逄小威以很重要的启示:“它让我深刻理解到摄影的力量——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对话,一种对时代的见证。

后来他尝试拍摄京剧,在朋友的推荐下又接触了昆曲。起初他只想跟拍青春版《牡丹亭》,但在深入了解之后折服于昆曲的细腻含蓄之美,于是矢志走遍全国八大昆曲剧院,做一个完整的拍摄项目。

长达两个月的拍摄时间里,除了大画幅、中画幅相机,一台手机也帮助逄小威完善了这次珍贵的记录。

在逄小威的手机镜头里,昆曲演员们保留了原创的神采与角色的底色,人像模式可以更精准地凸显演员的姿容,长焦则可以在不打扰演员的前提下,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有时会带来惊喜的画面。


看这组照片,似乎看到演员们下一秒开始表演时的优雅:“美的东西是永远有生命力的。我也特别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传承某种艺术或文化,讲中国故事,说起来是很大的话题,但其实没有想象中困难。“传承”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冠以重大的意义,不意味着繁琐的操作,“拍好中国故事”这样的严肃话题也能用相对简单的方式完成——只需要有一台靠谱的手机,然后发现某个主题,靠近,抬手,拍摄,就能完成一次记录与传播。

就像逄小威说的,他热爱“自然的、朴素的、真实的”影像作品,这既是讲昆曲演员身上传递出来的魅力,也是指这个记录的过程。


自1844 年法国海关官员于勒・埃迪尔来到中国,为耆英拍摄了中国的第一张人像照片开始,摄影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将近 180 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影像技术从最初的“新奇发明”逐渐成为国人的日常,在无数人、无数次接力的时光定格里,记录着中国的历史风貌与社会变迁。

有意思的是,在手机摄影进化到当下这一阶段,拥有了更强悍的拍摄能力时,影像发展史像是绕了一个圈,又来到了专业创作的阶段。

近几年,手机摄影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硬件升级速度、计算摄影水准的提升越来越快,从“专业工具”向“日常用品”的方向不断进化,又从“日常用品”到“专业工具”的高度不断提升,这是一种相当有趣的“互文”。

用手机记录一段严肃历史、拍出高规格成片已经成为可能。手机摄影从简单的“留影”,变成可以拿出手的“作品”。
 
走出去,拍起来

摄影成为一项愈加轻松、顺手的日常。而通过手机摄影这一媒介,人们记录、连接和思考着越发广阔的世界。

媒介早就不只是专业的纸质与电子媒体,它已经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发展,成为每个人都可以触及的领域。每一个带着思考与灵感生活着的人,通过手机这样便捷的拍摄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思想文化的媒介。

麦克卢汉在他的媒介研究中曾经提出了两个关键理论:媒介本身是一种讯息;媒介是人感官与思维的延伸。

“手机摄影”即一种讯息,它表明了人们渴望通过图像记录生活瞬间,并通过分享这些图像与他人建立联系,展现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情感的诉求。

《你好,上海》。(图/万小兵 摄)

而手机作为媒介,毫无疑问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它像眼睛的延伸,让我们能够捕捉到更多、更远的视觉细节,甚至难以用肉眼看到的细节:长焦镜头可以拍到远处的风景或物体,微距镜头可以发现隐藏在近处的新奇和美好,手机的快速跟焦和动态捕捉功能则可以让我们在瞬间记录画面,无论是快速运动的物体、稍纵即逝的场景都能被定格。这超越了人类肉眼在记忆和捕捉画面上的局限,而对热爱生活的人来说,每一次超越都是一种享受和确认。

于是,人们在这个时代可以自然地走出去,轻松地拍起来,通过手机摄影寻找生活的乐趣与意义。手机便携的特性、愈发强大的软硬件支持让它与我们如影随形,帮助我们抬手就有,完成一些专业器材才能企及的题材,感受摄影之美。

器材的改革带来的是创作意识的革新,这就是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即将带来的社会变革,赋能人们投身过去难以想象的影像创作。


11月18日下午,一个从超过4万名创作者的18万余幅手机摄影作品中产生优胜者的颁奖典礼正在进行。这个汇聚了大量创作者的生活灵感,名为“「城事・人间」手机摄影大赛”的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由中国图片社、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社和vivo联合发起。

城事与人间,是人们记录日常最多的两个主题。

从2023年起,vivo便联合新华社发起影像计划。2024年的赛事聚焦城市人文故事,表明了vivo鼓励人们参与记录生活,拍摄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以作品汇聚时代声音的初心。

《夜幕下的北京老城区》。(图/陈风檩 摄)

观察城市要经年累日的行走和记录,观察人间则需要细微的观察力和审美意识,一台便携的、影像功能强大的手机,让人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和视角成为记录者和传播者,无论拍城市或者人,都能挖掘出其中的真意。

《摄影世界》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黄文为陈风檩颁奖。

改变日常的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

正如《摄影世界》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黄文在分享时提到:“手机的便携性与包容性,让人人都拥有了用影像表达的机会。大多数时候移动影像都能很好地完成拍摄,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像语言去观察城市和记录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摄影去推动文化传承。”

vivo的摄影观的建立要追溯到很久之前。他们在卷硬件的同时,早早意识到更要卷观念。这些年,vivo在见证重大历史、展示地域文化、留存濒危景观、传承摄影理念等方面持续留下记录,在多个维度持续强化手机摄影的“行动力”与“创造力”,让普通人突破器材和想象力的障碍,拍下令人惊喜的照片。


这才是手机摄影不断提升的方向和努力达成的效果,也是vivo倡导的“影像平权、科技平权”的要义——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福利与乐趣。

vivo最新一代影像旗舰X200系列,把“讲好中国故事”的念头又推到了新的高峰。

在过去,人们“去拍点东西吧!”的念头,往往从整理相机包、考虑带什么镜头、拍什么题材、检查记忆卡和存储空间、带齐电池和各种配件的过程中,逐步减弱。

相比于专业的影像记录,普通人的摄影,更注重体验。比如“大底长焦”是枯燥的技术字眼,但“我放大再放大,清晰地拍到了天上的飞机,并能看清它机尾的logo!”则是一种生动的惊喜。

比如“风光模式”是一种描述,但抬手就拍,不管远近都能把想看到的景色,无论广阔的江面还是远处的塔尖尽数收进屏幕,同时照片还有当下计算摄影的技术力加持,能在色彩、光暗比等方面让直出的图片就具有极高的素质。


你看,无论是讨自己开心,还是拍出严肃作品,无论是分享身边的人事物,还是讲好“中国故事”,都不是高冷的、难以参与的话题。它就在身边,就来源于一次简单的起心动念——只需要一个好用便携的器材,以及一颗炽热的、随时准备发现乐趣与意义的心。

从高光的宏大叙事到平凡的个人叙事,从深远的文化传承到当下的生活记录,从近代中国的第一张照片到无处不在记录现代「大国时刻」的影像作品,在这短短 100 多年中,影像从陌生走向熟悉,从专业人士手里走向千家万户。

能进入日常的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能忠实记录生活的设备才是最好的设备。一张张让人惊喜的定格,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国家发展和进步,以及我们自己如何走过这些年月,有了哪些值得被记录下来的改变。


作者:钟凡舒

校对:遇见

排版:鹿子芮

(文中图片均由vivo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