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枕边阅读
枕边阅读,睡前的最佳读物,陪你躲过一天的喧嚣,带给你梦中一抹安心的色彩,做你心灵的陪伴者和灵魂的守护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一个差点被抹去的“失败英雄”,何以动人?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高度近视的人,戴眼镜是一种奢侈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今年最火的新中式穿搭,凭什么是它? ·  2 天前  
真实故事计划  ·  事业型妈妈,更容易得到孩子的崇拜么?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枕边阅读

以前的名字那么美,中国人的名字为什么越来越难听了?

枕边阅读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4-19 17:58

正文


来源 / 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给即将出生的孩子取名字是准爸爸、准妈妈们的头等大事。为此,当年小编也没少查字典、翻家谱,光草稿纸就写了几页。但是,最后似乎总是不满意。



祖辈的名字:儒雅讲究


中国人取名字历来是非常讲究的。不过总觉得有些老一辈的名字挺好听的,又不做作。先带大家看看众网友祖辈的名字:


@老狼老狼几点钟 :“谦修。我外公的名。”


@奔跑的曲奇 :“绍礼,我爷爷的名字。”


虽然语法不一,但字里行间,满是自豪。


@芥末味不给你吃 :“我爷爷叫立焕。”


@小檗 :“我外公叫弘杉。”


@芥末 :“老太爷叫玉轩,外公叫靖安;爷爷叫茂贞,奶奶叫冬青。”


@青村-逗 :“外公是席儒,爷爷是慕谦。都觉得好。”


对于祖辈名号的赞美,由衷而发,首先是好听。


@柒川 :“奶奶叫俞子美,感觉好好听。”


@Echo君 :“申甫,我爷爷名字,感觉很有文人气息。”


@[已注销] :“我奶奶叫孙蓬,我觉得特别有气节的感觉!”


@七喜 的感觉看来更深:“朋友的爷爷叫钰鹤,好听的哭了。”


当然,赞美之外,感觉也不一:


@喵~ :“我爷爷名字叫念孝,那时候是家里最小的,说是希望他孝顺顾家,就叫念孝,奶奶名字叫凤兰,也挺雅致的感觉。感觉那时候真的挺有知识书卷气的。”


@橘子 就说:“我姥姥叫玉贤,好有大家闺秀的感觉,最喜欢姥姥!姥爷叫宜法,好严肃地说。”



而大家普遍的感受,是那一辈人的名字,都非常有讲究。


@HWJ:“爷爷叫公达,爸爸叫齐顺。感觉老一辈的名字都起得好大气文艺。”


@兔子Monika 的叙说充满故事:“外公叫敬仁!原来绍兴大户人家的孩子,哎!”


每一个名字对大家来说都是特别:


@郗鶠:“奶奶叫念慈。读起来感觉暖到心里去。”


@桃花山下一碗粥 :“外公那一辈的叫和笙,聿修,沛民,唯一一个女性叫慕昭。 好听到哭,都是外公的父亲取的名字,是那时候的老师特别有文化。”


看完后,不得不被那个逐渐逝去的时代浓郁的知识书卷气儿所折服。


其实,那时候的人取名是很严肃的一件事情,都不是瞎胡起的,而是按照族谱和五行八字来起的,是啥字辈的就按啥字辈起,一辈一辈传承下来的。他们取名多在伦理纲常之内,不外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端,以至君子贞人,还有些文人取名,多寄予山水,抒情梅竹,所以不会显得很世俗。



父辈的名字:大路化


爸妈这一辈好像就特别爱国爱民什么的,男的就是什么卫东卫国建国建平,女的什么萍什么琴什么什么梅什么香的!虽然没那么好听但是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转变之兆:“姥爷荣先,姥姥淑兰,爷爷希进。父辈名字开始大路化。虹啊晖啊爱民啊鸿志啊!”


“大路化”的名字看来普遍让大家无感。


@egoist 就说:“爷爷俞荣生,奶奶付淑英,觉得都不错,很有民国时期的感觉。到爸妈这辈的确没那么有感觉了。”


@文森 也说:“爷爷叫恩满,太爷爷叫承善,都是按照家谱取得名字。到爸爸姑姑这辈就没按家谱取名,变成了立军立红什么的。”


不好听倒是其次,而那种名字可能更让年轻人用一种无恶意的方式调侃。


@Estrellaz:“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叫琼如、章纪、渭崖、素琴......我妈妈三姐妹的名字连起来是东方红,哈哈。”


@西瓜卷卷 :“爷爷叫西臣,我爹那辈就海波海涛了。”


被调笑的名字看来是具有一定共性的。


@Hey兔子 说:“爷爷叫君良,爷爷弟弟叫君玉。到了我爹叫建明,大伯叫建国。”


@忧郁的小秋裤 :“脑海中瞬间飘过胜利、建国、国庆、红梅、杜鹃、*艳、*霞、大妞、狗剩、二蛋等等,哈哈。”


名字也怕对比,


@胖达桑的自然态:“延卿,我爷爷。当我第一次知道我爷爷名字的时候都震惊了。因为我爸我姑的名字就是楼上那类建国什么的。”


@Pangebo :“我爷爷叫義轩,到了我爸就叫建明了,唉。”


@不眴:“爷爷守业,奶奶桂莲,姥爷玉庆,姥姥家荣;太祖青山、玉山。我妈是宝字辈,我爸和我都是单字名,土爆了真的。”


@饕餮鱼 :“我爷爷的名字好像是兰亭,还有字。等到我爹我姑就叫建军建国建平,土爆了。”


@黄轩的太太:“爷爷叫恩吉,奶奶叫景真。轮到我爸这辈就土气了。貌似是听我爸说某一年响应国家才改的名字,就全都是改成跟新中国有关的。”


确实,一个名字反映了一个时代。


@斯芬:这种变化出在一个“乱”字上:“外公家世代读书,家里辈分都有对应字的。外公那边叫“开功明义”,外公叫开贤(同辈开哲开远之类的);舅舅叫功国(功勋,功程);同辈明锋,明宇,明烨;小辈开始说是义字辈,其实都乱起了[拜拜],实在可惜。”


为什么会出现不再讲究,毫无章法地乱取名字呢?


@老流氓杜索新 的话似乎是那个大时代的背景:“个人觉得,给我们的爷爷辈起名的那代人,来自清朝,对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演绎本来就比现代人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再加上社会环境和氛围,起出那样的名字不奇怪。至于我们的父辈,刚好赶上了某党建国和那十年,名字越来越难听也正常~”



我们的名字,不忍直视


乱套之后的“大路化”,看来影响深远。规则一旦被打破,很难再延续起来了。


@段露露168 :“爷爷景林 ,奶奶秋歌。爷爷是读书人,到了爸爸这一辈都是广字辈,到了我们这一辈就乱套了。”


对于自己的名字,看来都不愿提及,欲言又止,可能,说多了都是泪吧。


@黑猫小卷 :“爷爷叫仲坦,爸爸叫庆苏,我觉得都挺好的,但是到我的......”


@天线宝宝摘蘑菇 :“奶奶叫景蕙,奶奶的姐姐叫景兰。我的名字,可惜不怎么样。”


怎么到我们这一辈就成了无法描述了?


先看看人民日报早在2014年统计的一个数据:



像这样烂大街的名字以后听着还会像当初那样好听么?


有人感慨到:再过20年,大街上一对对的子涵拉着欣怡在谈情说爱;30年后,一堆子涵和欣怡在帮孩子取名字......



当代人,有学历,没文化


满大街同名现象,从侧面也反映出当代国人人文素养的匮乏。


民国时期识书写字的人很少,在唐朝能识字书写的人也只不过占了人口的2%,一人读书往往是全家人、甚至一个家族的人做劳力支持的结果,试想这样的人怎能不拼命读书呢?四书五经在他们这里无不烂熟于胸,甚至三教九流只要是书,无不过目不忘。


这是因为能读书的人,本身就已经经过淘汰,留下都是优秀的人。再说考秀才举人,这是要命的事,全国这么多人,选几十个,选上是不正常的,选不上才正常!范进中举疯掉是真的,全家干活养你考试,你考到几十年才中,不疯才怪。


因为不识字,所以民国时期老百姓取名字的时候,都会去找读过书的取,这些没中秀才的人可不代表他们没文化,从《易经》《诗经》中信手而来,名字自然就好听又有喻意,有文化的人一读就知取名人对其的寄托。


古代取名字,还要求读音的声调,像写诗一样平仄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又要有喻意,这名字真不是普通半桶水的人能取好的。


反过来再看看我们现代人,有学历的倒是不少,但有文化的却是真没几个,明明只识字,偏偏要说自己有文化,除了会写字,还会什么?尊重传统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大多数家长给孩子起名要考虑生辰八字和五行盈缺,前途未来,但毕竟肚子里墨水有限,要么求救度娘,要么用取名软件,甚至让专业取名公司取名,附庸风雅,重字重名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


其实取名在民国及之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大都从四书五经中某句取意,又讲究平仄,自然好听了(也仅限有条件的人家)。现代人不讲究和文化的水平有关,自己倒想取好,水平不够也就随便了。


文末,带大家再看下小编认为最美的10个名字,初见惊艳,再见留念:


10  仓央嘉措



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仓央嘉措,藏语意思为“梵音海”,很美的名字。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仓央嘉措有他存在的理由,他是人,不是佛,纵然有天有佛,也不能勉强他做任何事。


但这毕竟为统治者所不容,在他被押往北京的途中,23岁的仓央嘉措死在那片“青色的海”边——梵音之海,湖水用它通透意达的胸怀,包容了这个犯戒的少年,鹫鹰滑翔天际,叼去少年的骸骨,传说流淌在山高水远的另一边。


9  卓文君



你若无情我便休,往事如昨易白头


卓文君(生卒年不详)。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


“文君”二字没有过多的艳丽、矫情,可它踱步而来,水墨丹青中,就映出那个文采斐然的卓然君子,就映出那个决绝女子的才情和不输男儿的智慧果断。她不需要葬花,自然风情万种;她不需要醉酒,自然敢作敢为。 

 

8  魏无忌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魏无忌(?-前243年),号信陵君。魏昭王少子,战国四君子之首。 


无忌太多,春秋费无忌(又作费无极),战国魏无忌,晋代何无忌,唐初长孙无忌,武侠张无忌……无论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还是胸襟宽广的侠义少年郎,公子无忌,也许他名声不大,一生不完美,可他是战国人心之所向,是王侯将相中无二的存在。


无忌,不猜忌,不忌惮,不避忌,这不是恣行无忌,发而无忌,而是我心从容,所以无忌。


长孙无忌魏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 


司马相如蔺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7  柳如是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柳如是(1618~1664),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明末清初名妓,秦淮八艳之一。 


柳隐是读辛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取的名,想来是愿同辛弃疾一样的摒弃尘世,心静如青山。流连章台时,柳如是爱好女扮男装,这也可以看出其人同稼轩一般,有豪放的浩然之气。 


柳如是嫁与颇有才名的大官钱谦益,夫妻伉俪情深。后来柳如是暗地支助抗清力量,巾帼不让须眉,欲一雪国耻,可惜钱谦益去世,她为保护家产,悬梁自尽,一代风流奇女子香消玉殒,连与丈夫合葬一墓都是奢望。

 

6  南怀瑾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南怀瑾,出身于书香世家,怀瑾是他的本名。


名字涵义为“怀瑾握瑜”,出自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意思: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南老说过:“譬如说我姓南,生下来叫什么名字,读书的时候叫什么名字,有小名、乳名(吃奶的时候的名字),有学名,像我,现在叫南怀瑾,一辈子三个字,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5  李清照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给人以文弱纤细的形象纯粹是她的名字和后期凄凄惨惨词作的影响。


每每读到“清照”二字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冷冷清清的月光照在大地上的感觉。她就象一轮宋朝的月亮,那清寒皎洁的光芒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直抵达今天人们的眼眸。“名字清照”让人感到冷清而怜惜。

 

4  林徽因



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的名字出自《诗经·大雅》: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赞美周文王及其母亲妻子的颂歌,“徽音”意为美誉,她祖父先是为她取名林徽音,在她身上载了许多希望。早年间,有一个名叫“林徽音”的男子常发表诗歌,林徽音(女)便改名为“林徽因”,以示区别此林徽因非彼林徽音。 


林家女子总是优雅而有才情,或许是双木给了她们诗意的栖居,得以纵横。“徽因”比“徽音”少了一份女子娇气,多了一点因果看透的豁达。 


3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之一。 


纳兰性德和知交从来不称呼“性德”,他们更为偏好的,是“容若”这个字。原因现在早已不清楚,但可以说明,无论是纳兰本身,还是我们,更为喜爱的,始终是“容若”。 


纳兰容若,容若。虽然是音译,但这也是一阕绝佳的好词,好词不必过分字字追究,如此反而味同嚼蜡,食之无味。我们只需把它轻轻放在舌尖,幽转不息的味道便缱绻于唇齿,涤荡开来。 


2  徐悲鸿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流艺术家画派创始人。


前面这么多名字,许多都带有悲剧色彩,纵然的确是悲剧,可取名也不会有“悲”字。有些东西,还是婉约点好,毕竟“悲”的重量,不是一个单薄字体所能承受得了的。而艺术家是永远不会悲的,他们有的,顶多是未完的遗憾。 


徐悲鸿就用了“悲”字。据说在他十七岁那年,他去亲友家吃喜酒,满座衣冠楚楚,只有徐悲鸿一人粗布大褂,人们的嘲讽和白眼,使他如坐针毡。顶着世俗的压力和平寒的出身,他借钱读书,可贵人们眼高于顶,怎会瞧得起这个贫家子? 


世态炎凉,前途渺茫。千里马不得伯乐,是否将姘死於槽枥之间?他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 


1  周恩来



一念恩来


周恩来,幼名大鸾。据说这和周恩来的生母万氏怀孕时做的梦有关。而且在淮安方言中,“鸾”和“揽”读音相近,意即揽得住(容易抚养长大)。鸾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鸾凤常用来比喻贤俊之士。


1903年周恩来进家塾读书,取学名恩来。这是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起的。有一种说法,周恩来一名的含意,为“恩惠到来”之意。据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所著《领导者》一书第七章说,“恩来”译过来是“恩赐来临”的意思,“这是一个简明地刻画出他的形象和性格的名字”。


你听过最好听的身边人的名字是什么?

戳文末留言聊聊吧~


 商务合作QQ:1900556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