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很多朋友都开始搬出了自己的
“降暑工具”
——
电风扇
、
空调
。
但是这样降暑,非常容易
“降出病”
。
空调
风太凉
,时间一久,温度一低,就容易受凉、感冒。而
电风扇
风太硬
,顶着风吹,又容易头疼,不舒服。成年人都不能避免,就更别说家里有老人小孩的了。
所以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款,在日本拥有
81年电器历史
的黑科技——
SK·Japan 超静音无扇叶风扇
。
在欧美、日本等很多发达国家,无叶风扇的
普及率非常高
,特别是对于有宝贝和孕妇的家庭来说,无叶风扇的
安全性更高
,风更
健康更柔和
。
SK·Japan 无叶风扇的制造商是一家拥有81年历史的家电大厂,始于1936年。
获得日本、中国专利无数
为何没有扇叶,还能吹出柔和的风,SK这项技术跟飞机引擎有什么关系?我们在说这项黑科技之前,先抛出一个问题:“
传统电风扇是怎么吹出风的?
”
整个过程大致分三步:
① 空气从电扇后方进入。
② 外围扇叶转速比中心快,气压就会比中心大。
③ 空气受弧形扇叶的影响,由中心到外围,最终被引导吹出。
这样的送风机制,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缺点:
风被
三片弧形扇叶
分别切割开来,所以我们在吹风扇的时候,会感觉到风一阵一阵的。这样的风吹在脸上会产生
强烈的拍打感
,吹久了就非常容易头疼,严重时甚至会出现
面瘫
。
而SK无叶风扇借鉴了
喷气式飞机引擎
上的技术,采用的黑科技是
涡轮增压原理
。
飞机在运行过程中,空气通过涡轮
加速进入
内部,然后通过
内部增压
,喷射出去。
无叶风扇运用了同样的原理。
↓最终达到这种效果↓
这种技术下的风道设计,会形成
360°环形立体风
,吹出来的风是
完整持续
的气流,与人体肌肤的
接触非常自然
。
这种
柔和、平稳的风
,是最接近自然的风
,适合所有人群,特别是
孩子、体弱的孕妇、老人
。
SK无叶风扇运作时,基座内的马达会先从
屁股后的小孔
吸入空气,再把这些空气向上推升到圆环内的中空管道,空气正是从1mm的缝中高速喷出。
如果你这么想,那可就错了!
在
“白努利定律"
的加持下,SK无叶风扇吹出的风量,最终会
被放大15倍
。
什么是“白努利定律"?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
吹出的气体,速度越快,产生的压力就越小。
气流从
1mm
宽的细缝
处高速吹出,风口处的压强较小,而
风圈后、风圈四周的空气
则因为压强大的关系
向风口处挤压
,最终
同向吹出
,从而使最开始的气流
增大15倍
。
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白努利定律的例子:
你可以用一张白纸做个简单的实验,亲身体验白努利定律:
①把白纸对摺立在桌上。
②往中间小心的吹气,你会发现白纸不但没被吹跑,两旁的空气还会还向中间挤压纸张。
由于无扇叶的设计,SK无叶风扇的噪音也要比传统电风扇小得多。我们在
声音环境复杂的
办公区域
,测试了一下
无叶风扇
与
传统风扇
,
最小风力下
的噪音对比。
传统电风扇的声音达到了
80多分贝
,已经属于
噪音
了。
可以看到,无叶风扇的声音维持在
40分贝左右
,仅为传统电风扇的一半。
根据中国现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则,
夜间
居民住房屋的声音
超过
45分贝
就算是
扰民
了。
风圈可上下160°调节,左右90°摆动
不用的时候,风圈可以水平放置,占用体积立马小了一半,方便在家收纳。
8档可调节、睡眠定时、摇摆模式,遥控器远程遥控,使用更加方便。
你也可以将它壁挂起来(附赠挂架,可随时进行拆卸移动)轻松实现座挂两用。
无扇叶 不怕小孩子在家使用
比起有扇叶的电风扇,SK无叶风扇
更安全
。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孩子的好奇心,将
手指伸进风扇
内,或是
头发被卷进去
而造成的危害。
左边有扇叶容易发生危险
右边无扇叶的设计更安全
易清洗 一擦就干净
夏季较长,传统电风扇的扇叶一年往往要清洁
两到三次
,而且
清洗非常繁琐
。
如果清洗不干净,附着的
灰尘和螨虫
就会随着风一起被吹出来,容易导致
过敏、生病
。
为了
安全与便捷
,SK·Japan 取消了风扇叶的设计。
每周只需
简单的擦拭
就能清洁干净!再也不会因为扇叶污垢太多影响心情,影响风量。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SK·Japan无叶风扇与无印良品一样,采用的都是
极简、克制的设计风格
。摆在家里,看起来也
非常简约、时尚
。
办公室 用着舒服
微风拂面,你甚至听不到机器运行的声音。让你安心工作,不被打扰。
空调房加速制冷
当风圈呈180°向上平放时,还能增强房间内空气的循环。
配合空调还能给空调节能,有循环扇的空调房内,比平常使用温度要
低约2°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