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当代
我知道,打开一本书很难,但你需要了解“当代”。《当代》关注现实,尊重读者,支持原创。每日发布文坛最新消息、连载原创文学、与读者真诚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汇学人  ·  张巍 | 史家修昔底德的“艺术散文” ·  3 天前  
为你读诗  ·  中国书法的智慧所在,不止坐落笔端 ·  昨天  
为你读诗  ·  好事会随春天到来,兑现你对它的等待 ·  昨天  
互联网思维  ·  40 岁后,你的心在什么层次,命运就在什么层次 ·  2 天前  
互联网思维  ·  40 岁后,你的心在什么层次,命运就在什么层次 ·  2 天前  
当代  ·  朝内166文学讲座第202期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当代

邱华栋x梁晓声x李文儒x祝勇:人在,文物在——《国宝》新书发布会|活动招募

当代  · 公众号  · 文学  · 2025-02-20 08:30

正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国宝

图片
1933年2月5日深夜,一支特殊的队伍悄然驶出北平紫禁城。一万多个木箱在寒冬中沉默地向南移动,箱内封存着华夏八千年的文明基因——商周青铜铭刻着最初的礼乐,唐宋书画凝结着文脉的温度,明清瓷器流淌着技法的精魂。而此时,东三省的硝烟已烧至山海关,日军铁蹄步步紧逼,故宫文物危如累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最特殊的一场迁徙:没有难民,没有枪炮,唯有穿草鞋的学者、扛木箱的挑夫、驾卡车的士兵,在北方当代寒夜里护送文明的星火向南逃亡。 时延十数年,地迤万余里,过长江、越秦岭、入川渝,文物箱的辙印与故宫人、抗战将士的血痕在中国版图上交错成河山图谱。

史料记载那么多无名者参与运输,或许是时候通过文学的显微镜,让那些消散在历史迷雾中的“那文松”们重获面容。 九十二年后的今天,作家祝勇以这段尘封的历史为经纬,耗时数载,完成六十万字长篇历史小说《国宝》。 这不仅是故宫文物南迁史的文学再现,更是一个民族文明基因的觉醒之旅。

当大英博物馆的文物在战乱中散佚,当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在炮火里崩塌,回望这场人类文明史上最成功的文化遗产保卫战, 《国宝》的追问振聋发聩

一个民族的尊严,从不是看它能征服多少土地,而是看它愿以多大的虔诚守护文明的温度。

2月22日(星期六)下午15:00—17:00,在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26号),我们特别邀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邱华栋、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文儒及本书作者祝勇一起,聆听那些木箱中的山河回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主题

图片
图片

人在,文物在——祝勇长篇小说《国宝》新书发布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时间

图片
图片
2025年2月22日(周六)
15:00-17:00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地点

图片
图片
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
(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26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嘉宾

图片
图片

- 对谈嘉宾 -

邱华栋 (著名作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梁晓声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

李文儒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

- 本书作者 -

祝勇 (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

- 嘉宾主持 -

孟盛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参与方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扫码报名线下活动↑
不能来现场的朋友,
↓可预约线上直播↓

点击按钮,预约直播

图片

图片
图片

推荐阅读

图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