圻子
路灯下
早春的雨有些冷,冷雨淋湿了柏油路面
无人的街道反射着暗蓝色的光
路灯下,雨滴像一条条明晃晃的虚线
与时间纠缠并发出无声的鸣叫
在这县城一隅,雨中没有马
只有出租车,亮着的路灯通向某个站台
——那些孤立的地方,将继续孤立
回想年轻时,迷惘促我离开了这个地方
失落的身份无足轻重,却有一盏路灯
将我扶起。现在这一切很快被一场冷雨
填充,广阔的雨夜里没什么人
那路灯兴许孤独,安慰了多数夜晚
拥抱那无明的世界,而世界乏善可陈
普通之夜
挽着那隐没的群山,普通之夜
与渺茫的世间并存,另有文字与梦
古老的话语,这已经是很久远的事了
那清晰的事物总是得益于言之所及
我如此等待着,进入尚未昏沉的写作
虚室里,灯光下有幽深的走廊
这里有一个我时,才算是真正的容器
而窗外,树叶沙沙,鸟落于野……
在更空旷的地方,聚集了命运、法则
寓言和迷思,当文字靠近普通之夜
并言之所及,我或将成为那更深的部分
未熄之火
“雪是一种开始。”铲雪的人
推开了一条浅显的路,街道上
行人依稀与影子结伴,纷扬的雪
早已散尽。如果雪下在大海上
大海会将其吞没;如果雪下在深山
深山将披上白色围巾;现在雪
下在我们的身体里,如未熄之火
这安静世界的手笔,照亮着
我们的一生。雪啊,在这里
是一场祈祷,你瞧那雪的语言
无声开始或结束,美好又寒冷
当北风来临,铲雪的人弓着背
抵住那风,就像夜晚之火跳动着
紧紧抵住那深刻中涌起的静谧
自我决定的孤独
终于与无关的事物保持距离
孤独当作中年的药品,皈依
某些流连忘返的知识。幽暗青春
置于形而上的角落,拿出来
瞅瞅,不过是一行发霉的诗
那个人,不过是理想短暂的容器
旧我如过去寄出的信,今天
再次收悉。早安啊,朋友
生命会由灰暗的日子和明亮的日子
组成,基于哭泣与欢喜,聆听
或凝视,自我决定的孤独或像
无言的树,倾心表面的生活
却发现明天与明天,叠加一起
轻如落叶,那里的梦已存在多年
作者简介:
圻子
,70年代出生,江西瑞金人。有诗见《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等文学杂志。
寿劲草
火棘
一株丹桂下面,
火棘屈身
在纸箱板的叶子上布置一个手指的陷阱
卸掉花。香味。
在美的一面卸掉滤镜
偏于一隅,完成了拒绝。
雪
雪,下在地上犹如下在心上
我都有腾空的庭院
有一棵杏树
像早就准备好的善良
万一,其中一片是一只鸟呢
在人间
为它们预留一个渺小的天堂
所有瓜葛对我太重
而它们为我
提供了一个无瑕的角度
布谷湖
布谷湖的每一滴水都在构建
思想上的清澈
把我揽入它的怀中
并在时间层面上形成重叠
抵消着语言学带给世界的复杂性
在步行道上漫步
我自觉重新确立自己的步伐
把耳朵放在偶尔传达的
布谷身上
青山投入其中
排列着它们的灵魂
一并带入通过山巅的下午的太阳
在阔大湖面上
用这样的水连缀起个人的秩序
有何复杂可言?
它内部,白云来自脚边
成为小镇的标志
而各种意义一一就此打住
冬日午后
我为冬日午后这个懒散的时光
写过好几首诗
现在又沉溺在这样的氛围
我所消磨的不会是时间,也不会是
国家的意志
在这样的阳光里
遥远的热情烘烤着体内最寒冷的部分
我会突然爱上冬天。我觉得
一个人无所事事
兑现着所有贬义词的积极意义
那种空洞或许深刻地穿透了一个虫洞
比如我写到过的那棵栎树
在一阵突如其来的大风里
它的整个身体大幅度扭动着,
几根树枝弯腰,在地面捡回那些落叶
从一个喜欢发言的诗人这里
夺回诗歌一个侧面的真理
作者简介:
寿劲草
,60后,浙江诸暨人。供职于教育系统。
林珊
又见芦荻
山野里依然盛开的,只有芦荻
那一大片,茫茫的,安静的
朴素的白
回忆如此真切。一支长长的
一眼望不见尽头的,送葬的队伍
刚刚从芦荻深处闪出
古浮桥
漫步踱过这座古浮桥,便到了
赣江的对岸了
那天的花香袭人
那天的树荫,真的很稠密
当我和你坐在石阶上
目送一江春水,向东流
八百多年前的马蹄声
已远去
白墙补记
那些空白,可以再辽阔一点儿吗
每次面对一堵白墙时
我总是希望,那些空白
可以再多一点儿,再多一点儿
这样我就仿佛可以置身于
遥远的荒漠,或是无垠的草地
重返南方后的夜晚
我有时也会坐在一盏枯灯下
面对一张白纸,长久地出神
我总是无法预料,我将要在那巨大的
空白中,写下些什么
直到窗外的曦光
就在这样的空白中
一点儿一点儿加深
最先传出鸟鸣的,一定是
院子里那株白玉兰
十八年过去了
一些悲喜,停在那里
翻滚,起伏,随风而逝
如今我看到的每一片叶子
都历经了枯槁与新绿
这多么多么像
我们之间
无法避开的宿命
寒山记
只有无数鸟鸣
抚慰过我们
可是整座寒山是空的
草木并没有从枯竭中挣脱
我们在泥泞不堪的山路上
迎着冷风,走了很久
那么多松针从树上
簌簌掉下来
那么多陌生人迢迢赶来
为他送行
这漫长而短暂的一生啊
仿佛来自一个梦境
我们看到的
是饱经风霜的野浆果来自绝境
青苔遍布的石头有无法抹去的阴影
此刻我们需要铭记些什么
需要遗忘些什么
他走之后的每一天
都将是崭新的
一场大雪之后
残阳落满寒山
全世界的老祖母
将和往常一样
顶着满头白雪
挑水,割草,放牛
当她推开家门
无法忘却的
是那年冬天
他的旧衣物
填满朱红的棺柩
作者简介:
林珊
,1982年生,江西籍,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出版诗集《好久不见》《小悲欢》。
发表于《当代·诗歌》202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