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民智国际研究院
为您解读国际风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练瑜伽  ·  贾玲消失在各大春晚,她做错了什么? ·  2 天前  
哲学王  ·  文明为什么总会被野蛮打脸? ·  3 天前  
慧田哲学  ·  有一种逻辑陷阱叫“注射式洗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民智国际研究院

先大右后大左,为何偏偏居中的马克龙失了宠?

民智国际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4-07-09 17:00

正文

民智评论


作者:王裕昕,民智国际研究院研究助理

原标题:《政坛洗牌:勒庞的崛起与马克龙的豪赌,法国将何去何从?》






(正文约 3600 字,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


当地时间7月8日,法国国民议会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束。其结果令所有人大为震惊,没有政党获得绝对多数席位,出现了“悬浮议会”的局面。其中,左翼党派新人民阵线得票率领先,赢得188个议席,但没有获得国民议会绝对多数所需的289席。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选举的投票率为59.71%,创1981年来最高。


在一周前的6月30日,法国举行了国民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由若尔丹·巴尔代拉(Jordan Bardella)和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带领的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获得领先,支持率为所有党派里最高的33%。让-吕克·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领导的新成立的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得票率约为28%。法国现任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的执政党联盟在一起的支持率为20%。这是自1997年以来,现任法国总统的政治势力首次在立法选举中丧失议会多数的情况。



根据选举规则,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率过半的候选人直接当选;若无人得票率过半,在本选区得票率不低于12.5%的候选人将进入第二轮投票,得票最高者当选。在6月9日,欧洲议会选举在法国结束后不久,出口民调显示总统马克龙的政党联盟在一起大败于民粹主义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随后,马克龙决定依据法国宪法第12条赋予的权力解散国民议会,并宣布提前举行选举,第一轮于6月30日进行,第二轮则在7月7日举行。 外界普遍认为,马克龙此举是一场“政治生涯的豪赌”。



勒庞的短暂胜利


法国乌尔姆的《西南新闻报》指出,勒庞现在正站在权力的门槛上。由于她领导的国民联盟在初轮的决选中赢得显著多数,她有望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在法国组建右翼政府。作为普京的朋友,勒庞被认为目前表现得像“披着羊皮的狼”,但在可能接掌政府之后,这位国民联盟的先锋将显露出其真实面目——极右翼的种族主义、反移民和反欧盟的政策将被全面推行。



勒庞和她带领的极右翼国民联盟的胜利有很多原因可以追溯。在 2018 年,这个联盟被称为“国民阵线”,而如今它不仅仅是改了名字。自 2011 年勒庞当选为该党主席以来,她一直坚持使该党摆脱其父亲让-马里·勒庞(Jean-Marie Le Pen)领导时期的极端主义。 自 1972 年以来,担任国民阵线主席的让-马里·勒庞曾多次因触犯法国的仇恨法而受到起诉。 例如,2017 年,他因形容罗姆少数民族的人“很臭”而被勒令支付 5,000 欧元(约39,000人民币)。此前,他曾因发表有关大屠杀的言论而被罚款 30,000 欧元(约235,000 人民币)。他的女儿玛丽娜·勒庞因此已经禁止这位年迈的老父亲发表言论。


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党已经放弃了其经常公开的排外政治立场和普遍敌视的言论,他们仍然保持着有必要维护具有“法国特色”的立场。 近年来,国民联盟将这一话语与更广泛的民粹主义主题融合在一起,在选民中引起了更广泛的共鸣。例如,制止非法移民和扭转提高退休年龄的养老金改革变成了国民联盟竞选活动的核心。目前,国民联盟的现任主席巴德拉的目标是成为总理,他上周承诺,如果国民联盟上台执政,将禁止双重国籍者担任某些政府职务。



另外,尽管法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外交和军事强国,但许多法国选民仍在为通货膨胀和低收入问题而苦苦挣扎,觉得自己被全球化所遗忘。 勒庞的政党将法国的诸多问题归咎于移民,并利用选民的这种不满情绪,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小城镇和农业社区)建立了广泛的支持网络。 这些社区恰好普遍认为马克龙和巴黎的政界人士脱离了现实。



马克龙的落寞


分析人士称,马克龙解散议会并提前选举的决定并未得到法国选民的理解。 记者兼政治评论家阿兰·杜哈梅尔(Alain Duhamel)表示,马克龙的决定被许多人描述为一项“冒险的举动”;他将这次选举呈现为让选民在“他与混乱”之间进行选择,这引起了法国选民的担忧,也引发了“敌意和怨恨”。



不仅如此,民意调查显示, 多数法国人认为马克龙总统傲慢专制,是反精英情绪的导火索。 这种情绪在近年来席卷法国的“黄背心运动”和新冠疫情等众多危机之后不断蔓延。2018 年 5 月,在一份线上发布的请愿书吸引了近 100 万个签名后,大规模示威活动于 11 月 17 日开始。这场运动最初的动机是原油和燃料价格上涨、生活成本高企以及经济不平等。该运动认为,法国不成比例的税收负担落在了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身上,尤其是在农村和城郊地区。在黄背心运动开始之时,马克龙的支持率一度跌至 25% 以下。马克龙甚至被他的前任老板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çois Hollande)称为“超级富豪的总统”(président des très riches)。


去年3月,面对针对养老金改革的大规模抗议,马克龙不愿改变政策, 这进一步证实了人们认为他冷漠、脱离现实。 马克龙当时的举措——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2岁提高到64岁——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对,并招致广泛的批评。一些媒体强调,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法国人反对这一改革。法国《星期日报》发布的益普索民调显示,在抗议期间,70%的受访者表示对总统不满,马克龙的支持率在一个月内下降了4个百分点。法国媒体援引内政部去年3月19日公布的数据称,在法国举行的示威活动中,共有169人被拘留接受讯问。当时警方和抗议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


▲ 2023年1月19日,示威者在法国巴黎举着各种横幅在示威游行。工人、雇员和学生举行罢工,反对法国总统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2岁提高到64岁的计划。


近期的民意调查显示, 在马克龙宣布提前投票以应对欧洲议会选举失利后,他的支持率跌至 2018 年 12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法国经济类日报《回声报》进行的这项调查显示,大约24% 的受访者相信马克龙能够解决法国面临的问题,比 5 月份下降了 5 个百分点。这份民意调查机构于6月11和12日在线调查了 1,502 名成年人。误差幅度约为 2.2 个百分点。



法国“大左大右”的摇摆从何谈起?


至于此次突然“向左转”的政治格局,背后有多个因素值得探讨。法国的政治环境近年来经历了显著变化。 随着传统中间派政党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极左和极右势力不断崛起,这种变化反映了选民对现状的不满,尤其是对经济不平等、移民问题以及全球化影响的担忧。 同时,频繁的社会动荡和抗议活动(如黄背心运动)也加剧了这种不满情绪。选民对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表现、生活成本上升、就业不稳定等问题也表示强烈不满。政治极端化趋势愈发明显,左右两派在议会中的席位争夺战也愈加激烈。

▲2024 年 1 月 25 日,法国宪法委员会表示,新移民法的部分内容违反宪法,必须废除,人们针对该问题举行示威活动。


同时,战术性投票在这次选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面对极右翼国民联盟的强势表现,许多选民选择支持左翼联盟或中间派候选人,以阻止极右翼上台。 在第二轮投票中,超过200名中间派和左翼候选人退选,以避免分散选票,从而确保极右翼无法赢得更多席位。 此外,这种战略性投票反映了选民对法国民主制度的保护意愿,试图通过合作和让步来维持政治平衡。 选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遏制极端势力的崛起,避免法国走向政治极端化。同时,选举结果也显示出民众对极右政策的不信任和反对,这种趋势在未来的选举中可能会持续。


与此同时,由于选民对现任总统马克龙的政策和领导方式产生了广泛的质疑和不满,削弱了他和执政党联盟的支持率。在这种背景下,左翼联盟的新领导人梅朗雄自然成功吸引了大量不满选民的支持。 法国“大左大右”的摇摆不仅反映了选民对现状的失望和对未来的期待,也体现了法国政治格局的复杂性和变动性。 在未来的政治进程中,各党派如何协作和竞争,将决定法国的政治走向和政策实施。


▲ 极左翼反对党领导人让-吕克·梅朗雄,主要政策建议有短期冻结汽油和食品价格、提高最低工资和最低养老金、降低退休年龄、征收污染税、提供就业保障、退出北约等。



未来的政治局势


目前,法国中间派联盟的未来正在“受到威胁”。在这些突发选举后,政治格局将发生变化。“马克龙的继任者可能会试图建立一些新的东西,”一位民调专家向欧洲新闻解释道,这里的继任者指的是马克龙的前总理、领导中右翼党派地平线的爱德华·菲利普(Edouard Philippe)。虽然多方对马克龙并不看好,但从长远来看,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马克龙仍然可以挽救其政党的残余力量。


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法国的财政政策早在选举之前就已经让投资者担忧,因为5.5%的赤字远远超出了欧盟3%的限制,这可能会阻碍马克龙现任团队的削减预算开支计划,而这一计划遭到了整个左翼的反对。 巴尔代拉为了安抚更多保守选民,已经减少了勒庞在2022年竞选中承诺的大量开支,但根据国民联盟自己的计算,仍然需要兑现一项核心承诺,即削减燃料和能源的销售税,这将在全年花费120亿欧元(约943亿人民币)。筹措这笔资金将十分困难。预算谈判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国民联盟承诺坚持与马克龙政府相同的财政轨迹,但如果不违背对选民的承诺,可能难以实现必要的削减开支或增加税收。


▲ 彭博社数据:根据巴黎证券交易所发布的CAC40指数,法国股市自5月15日开始走低,在选举开始后,仍然将面临较长一段时间的大幅下跌。


在国际事务上,法国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极右翼的反欧盟立场可能会导致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关系紧张,甚至可能影响到法国在欧盟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龙如果能在这种情况下成功地展示法国作为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角色,他可能会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从而增强其国内外的政治影响力。反之,如果共存的情况使得他压力重大,也有可能会出现外交决策瘫痪、难以决断的情况。


马克龙的继任者可能会试图建立新的政治结构,而马克龙本人可能会通过定位自己为宪法保障者来挽回部分政治合法性。未来的政治局势将对法国的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法国将需要各方在国内外事务中找到平衡点,以确保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参考资料

[1]  AFP. (2018, November 17). Macron’s popularity falls to 25 percent: Poll. Yahoo News.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119121546/https:/news.yahoo.com/macrons-popularity-falls-25-percent-poll-231241851.html


[2]  BBC. 法国议会选举:极右翼国民联盟领先,可能颠覆政治秩序[EB/OL]. 2024[2024.7.5].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69161001.


[3]  Baldassari, V. (2024, June 13). Macron’s Approval Falls to the Lowest Level Since Late 2018. Bloomberg.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6-13/macron-approval-rating-falls-to-lowest-since-late-2018-in-poll


[4]  Caulcutt, C., Goury-Laffont, V., Paillou, S., & Remy, P. de S. (2024, June 18). Is Macron too toxic to win France’s snap election? POLITICO. 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france-president-emmanuel-macron-europe-elections-2024-polls-jordan-bardella-marine-lepen/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